3月14日,广西巡抚周天爵抵达武宣,坐镇前线指挥部。
17日,向荣带领楚粤官兵火速赶到武宣,与周部会师,声势稍壮。
19日,太平军发动攻击,迫使周天爵、向荣部东退至三里墟(今武宣三里镇)。
3月23日,洪秀全在武宣登基,对外称“天王”,立“幼主”(小天王),公开宣布改朝换代,做起了封建皇帝。
一人升天,仙及鸡犬。
天王洪秀全对有功之臣都进行了加封。
杨秀清被封为正军师,领中军主将;
萧朝贵为右弼又正军师,领前军主将;
冯云山为前导副军师,领后军主将;
韦昌辉为后护又副军师,领右军主将;
石达开领左军主将。
太平天国军师制和五军主将制度宣告出台。
-----------------------------------
第三章 团营
八 朕的另一种称呼:天王(3)
-----------------------------------
杨秀清作为“正军师”,总摄太平天国政务;作为中军主将,统帅太平军,负责军事指挥,事实上已经掌握了太平天国的实权,位居万人之上,一人之下。其权势地位已经超过了冯云山(冯云山是上帝三子,杨秀清是上帝第四子)。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
第一,此前几次大捷,均是杨秀清指挥,此人确有军事才华和领导才能。
第二,杨秀清有天父代言权,宗教地位甚至可以超越洪秀全,只要他来个即兴下凡表演,他就是老大。
杨秀清排在冯云山前面,还说得过去。可是,连萧朝贵都强行超车,位列第三,实在有些说不过去,推论起来,恐怕也只有两个原因:一是因为萧朝贵有天兄代言权,宗教地位高过冯云山;再者,他与杨秀清是死党,杨秀清一定会力挺萧朝贵,以增强自己在太平天国中的实力。
很快,军师制和五军主将制在三里墟会战中,显示了强大的威力。
-----------------------------------
第三章 团营
九预备队的威力
-----------------------------------
三里墟会战前,双方处于对峙状态。
太平天国一边加强政权建设,一边在东岭一带构建纵深严密的防御体系,将一部主力集结于要塞,一部主力作为为预备队驻扎于中心地带,以便策援各地。
由于兵力不够,李星沅、周天爵、向荣感到了强大的压力,他们一面集结兵力,一面向清政府上奏,要求增援。
3月底,清军完成集结:6000人集结于第一线,担任攻击任务;4000人集结于第二线,担任堵截任务。
太平军作战部队在1万人左右,双方人数大体相当。
4月3日,双方在东岭和三里墟一带展开决战。
清军部署:周天爵率兵攻击东岭要塞,向荣率部主攻三里墟。
作战意图:夺取三里墟,重创太平军。
周天爵兵临东岭,却不见太平军人影。
双方一阵炮击,太平军小股出动,周部立即猛扑。
太平军大队人马突然从天而降,围住周天爵部。
清将张敬修增援周天爵部,改向进攻东岭。
太平军预备队又从天而降,围住张敬修部。
周天爵和张敬修左冲右突,不能突围。
向荣只得放弃攻打三里墟,赶到东岭救援周、张二部。
清兵此时在东岭的总兵力已经达到4000人。
杨秀清再调预备队,将周、张、向三部4000人团团围住。
清兵丢下上百具尸体后,仓皇逃窜回营。
秦定三率领的2000贵州兵,在树林中遭到太平军伏击,狂奔夺路而逃。
清军夺取三里墟的战役意图完全落空,太平军在武宣暂时稳了脚跟。
这一仗,在杨秀清统一指挥下,各军密切配合,协同作战,显示了太平军的独特战法,显示了杨秀清过人智慧和心机。
其一,预备队的灵活运用。根据敌军数量变化,不断增加兵力,始终证了战场兵力的绝对优势。克劳塞维茨说过,预备队有两个使命,一是延长和恢复战斗,二是应付意外情况。杨秀清在三里墟一战中,三次使用预备队,有效防止了敌人增兵带来的危险,在可能增援的敌军全部出现后,才将主力全部投入战斗,取得了开战以来的第一次大胜。能如此灵活运用预备队战术,杨秀清,不愧是军事天才啊!
其二,战术的创新。先派小股部队用扔火罐等办法惊扰敌军,然后用自制藤牌护身,用自制削尖的长竹竿刺杀持拿短兵器的清军。用土炮轰击清军大部。(一炮下去,多少能炸死几个)这种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办法,非头脑灵光者不能为之也!
美中不足的是,此役杀伤敌军十分有限,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很大的错误。
太平军没有认识到,两军对决的根本意图,是最大程度地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毛主席最深谙此道,他老人家已深悟其精髓,故能一败蒋介石,二败日寇)
即使如此,已经够李星沅他们受的了。
-----------------------------------
第三章 团营
十 迟到的慰问信(1)
-----------------------------------
三里墟一战,虽未能大量歼灭清兵,却给李星沅一帮将帅带来不少的麻烦。
他们的表现,让咸丰很不满意。
4月10日,三里墟会战才过去一周,咸丰帝便命大学士赛尚阿(正一品,牛!)驰湖南,办理防堵事宜。蒙古都统巴清德、满洲副都统达洪阿,随往协同办理。并告诫李星沅、周天爵、向荣不得以特派有人,稍有观望。次日,咸丰授赛尚阿为钦差大臣,调四川兵1000名侯其调遣,并派天津镇总兵长瑞随往。
咸丰的调令,暴露了他的全部想法。
其一,咸丰对李星沅等能在广西就地剿灭太平军,是没有信心的,要不就不会派赛尚阿在湖南“防堵”。
其二,咸丰更加倚重满人(还是自己人信得过),这是清朝入关以来的传统,他们对汉人始终还是不放心。
其三,对李、周、向的表现很不感冒,明确警告:尽管我特派了领导,你们也不要有想法,不要偷懒。(要不就是告诫三人:你们不要偷懒,要不我换了你们,人我都安排在路上了。)
-----------------------------------
第三章 团营
十 迟到的慰问信(2)
-----------------------------------
其实,咸丰帝对他们的信任早已动摇。
早在3月24日,咸丰就已经命令广州副都统乌兰泰,帮办(协助)广西军备了。
当然,李、周、向三人咸丰帝的动作,也早是有心理准备的。
早在3月23日,也就是洪秀全“万寿起义”的那天,李、周、向就已经向咸丰主动提出遣将增兵的要求:广西的“小毛贼”太多,太难打,我们能力太小,兵力不够,还望朝廷派遣一位威望高、级别高、能力强的领导,另外还得派几千精兵来,要不然广西的局面将一发不可收拾。
他们说的也是实情:太平军有上帝的精神胜利法(天父天兄天王保佑,妖兵能耐我何?),纪律严明,领导班子讲团结(同吃同住,有事大家商量),尤其是五军主将制和军师制确立后,太平军的指挥更加快捷灵活。相比之下,清军在数量上不占优势,战斗力差,纪律松散。更要命的是,李、周、向将帅不和,政见相左,打了败仗互相指责,推卸责任。
李、周、向本意是向咸丰求援,没想到咸丰帝要换人,让他们下场。
想法归想法,李、周、向还是不敢消极怠工。
-----------------------------------
第三章 团营
十 迟到的慰问信(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