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金田集结号(3)
------------------------------
机会说来就来,1849年,江苏、浙江、安徽、湖北发生水灾,广西和湖南大旱,农民颗粒无收,日子过不下去。
天地会李沅发觉得这是个机遇,于是率领天地会发动起义。
为了对付二百年来的老冤家,清政府调集湖南、广西、贵州、湖北四省兵力,重兵围剿。
李沅发部寡不敌众,英勇奋斗后归于失败。
天地会为了报仇雪恨,各山堂(天地会并无统一领导,山堂林立,各自为政)纷纷坚旗反清复明。
清政府剿不胜剿,疲于奔命,比救火队还忙。
洪秀全决定抓住机会,开始团营,准备起义。
------------------------------
第三章 团营
二 金田集结号(4)
------------------------------
1950年(道光三十年)6月,洪秀全派人将住在花县的家人接到金田,免去后顾之忧。(要不肯定被清政府灭族)
7月,洪秀全在作为临时指挥部的韦昌辉家,发出了总动员令,吹响了太平天国的集结号,命令各地会众到金田村集中团营,会师时间定在11月4日。
近水楼台先得月。最先到达的金田村附近的会众,约1000人。
先后顺利到达金田的部队有:
紫荆山老兄弟2000余人;
贵县石达开带队的4000余人;
赖九率领的陆川、博白等地6000余人;
秦日纲率领的龙山矿工2000余人;
各地会众合计约20000余人。
一些队伍由于清军拦截,未能按时到达。
最可惜的是广东信宜凌十八率领的近1000人,中途贪功攻击玉林、博白不克,在折回广东的路上被清军全歼于罗定。(还是要坚持围绕中心工作的方针)
如何将这些拿锄头的农民兄弟,组织成舞刀弄枪具有强大战斗的军队,是拜上帝会的当务之急。
------------------------------
第三章 团营
三 战斗力是怎样炼成的(1)
------------------------------
将善良勤劳的农民伯伯变成能征善战的天兵天将,不是件容易的事。
为此,拜上帝会在团营期间实施了提升战斗力五大工程。
工程一:男女分营。
到金田的会员大多是“一家老小向前冲”,举家而来。(落在家里岂不被清军喀嚓了?)男人入男营,女人入女营。夫妻一周允许约会一次(禁欲主义,得节省体力,保证战斗力)。青壮年男女编入“牌面”,是作战部队。五十岁以上的男子和十五岁以下的儿童,编入“牌尾”,是后勤部队。能打仗的青少年单独编成“童子军”(后来的英王陈玉成,就是童子军首领)。老弱妇女编入“女馆”,搞后勤工作。另外,有技术特长的编入“诸匠营”和“绣锦营”,制作军需物资。
战斗部队和非战斗部队,一目了然,分工合理。
------------------------------
第三章 团营
三 战斗力是怎样炼成的(2)
------------------------------
二号工程:建立军制
作战部队军制是依照周礼设计,“五人为伍,五伍为两,四两为卒,五卒为旅,五旅为师,五师为军。”军是独立的作战单位。每军设军帅一员,分前后左右中五营,每营设师帅一员;每师分前后左右中五营,由五旅帅分统;旅帅下分一二三四五五个卒长统帅,每卒长下又分东南西北四个两司马统领,两司马下分刚强、勇敢、雄猛、果毅、威武五个伍长统领,每伍长下又分冲锋、破敌、制胜、奏捷四个伍卒(士兵)。理论上算起来,一个军共一万三千一百五十五人。但据史料记载,实际上后来的太平军编制基本没有满员,在岗军士人数为二千五百人。
有了军制,就有了组织。
有了组织,就能够指挥。
------------------------------
第三章 团营
三 战斗力是怎样炼成的(3)
------------------------------
三号工程:严明军纪
在建军训练军队的同时,洪秀全发布了五条命令:一遵条例(遵守军纪);二别男行女行(男女分营);三秋毫莫犯(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四公心和傩,各遵头目约束(同甘共苦,服从上级指挥);五同心合力,不得临阵退缩(团队合作,英勇杀敌)。这五条军令为太平天国后来在军事上取得重大胜利,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我们知道,一支军队要有战斗力,一是号令严明,服从指挥;二是顺应民心,做一支受老百姓欢迎的军队,只有王者之师才能成就大业。
这五条军令简单明了,方便记忆,核心内容是听从指挥和爱护百姓。
自太平军建军起,执行这五条军令毫不手软,有一次一名士兵抓了老百姓一只鸡,当即被处决。所以,太平军上下都能无条件地遵守军纪,乃至到了太平天国的后期,大部分太平军都是如此,这才使得太平军始终能兵锋凌厉,克敌制胜,不断取得辉煌的战果。
有了军纪,就有了纪律。
有了纪律,就有了约束。
------------------------------
第三章 团营
三 战斗力是怎样炼成的(4)
------------------------------
四号工程:蓄发改装
满洲人入主中原后,强迫汉人剃发垂辫,原则是“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要脑袋还是要头发,自己看着办吧?拜上帝教是反清的,因此要恢复汉人的习惯,表示与清政府决裂,于是大家都把头发留起来,改穿宽袍大袖的衣服。这是一种革命的象征。所以后来清政府污蔑太平军为“发匪”或“长毛”。
改了服装,就有了区别。
有了区别,就有了旗帜。
------------------------------
第三章 团营
三 战斗力是怎样炼成的(5)
------------------------------
五号工程:建立圣库
圣库制度是一种“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苏俄实行过,统一调度,平均分配,保证了反外国武装干涉和平定国内反对武装的胜利),特点是一大二公。一是单一的公有制,参加团营的会众,都把家产变卖,折成银两,上交到圣库(国库)统一管理,如果觉悟不高,敢私藏金银,私自设立小金库者,重罚。战利品也统一上交,私藏者,杀。第二个特点是平均主义,吃大锅饭,统一调度分配。非常的战争时期,这一制度保证了财政运转的正常,也有效防止了士兵在打仗时为了抢钱而消极杀敌(抢钱时由于注意力分散,也有被敌人杀掉的可能)。
有了圣库,就有了保障。
有了保障,就有了希望。
好了,组织有了,纪律有了,约束有了,保障有了,就是正式的军事政治组织,就不再是一盘散沙的乌合之众。
这样的队伍,真的能打仗吗,能打赢经过专业训练的清军吗?
——真理来自实践。
——战斗力来自于实战。
------------------------------
第三章 团营
三 第一次真的很重要
------------------------------
武装斗争说来就来。
拜上帝会将迎来起义前两次重要的军事胜利。
金田村团营动静不小,清政府对这支以前并不起眼(天地会吸引了清政府的视线)的力量开始重视起来。
1850年10月底,前来平南与胡以晃商议起义事项的洪秀全、冯云山和萧朝贵一行,引起了地方政府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