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宣娇是太平天国里为数不多的花木兰,本姓黄,父亲叫黄权政,因胆识过人,武艺超群,与杨秀清认作结义兄妹,改姓杨,所以叫杨宣娇,认作六妹。
萧朝贵(出生于1820年左右)与杨秀清是好朋友,家住桂平县平在山下古棚村,与杨秀清住的东旺冲(东旺?东王?)相隔只有八里,烧炭卖炭的艰苦岁月让他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由于这层关系,杨秀清便撮合萧朝贵和杨宣娇结成了夫妇,萧朝贵便成了皇上帝的女婿,成了洪杨的小舅子。加上他武艺过人,极具胆识,是员猛将,更重要的是表演天兄下凡成功,终于挤进前三。
----------------------------------
第二章 传教
十 进领导班子必杀技(4)
----------------------------------
极具传奇色彩的石达开,是不得不说的,因为这位同志不但位及王爷,而且是个改变太平天国轨迹的重要人物。(成也达开,败也达开,以后再说)再者,大渡河的故事更让他平添了几份神秘感。
石达开,广西贵县人,生于道光十一年(1831),家庭经济状况还算过得去,只是父母死得早,一边读书,一边种田,半工半读,文武双全,豪爽仗义,外号石敢当。
洪秀全和冯云山慕名拜访,结为兄弟。
石达开倾尽家产,加入拜上帝会,成为老六。(他的股份,除了财产,还有他在贵县发动的4000会众)
----------------------------------
第二章 传教
十 进领导班子必杀技(5)
----------------------------------
分析一下这六位第一批领导核心,第一届班子成员的进入史,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很有意思的结论。
——进领导班子的必杀技
要想进入董事会,得有以下几种资源和贡献:
1.公司的开创者,公司经营理念原创者。(洪秀全)
2.公司初期发展有过重大贡献。(冯云山)
3.有过人智慧和表演才能,在公司低迷期力挽狂澜,扭亏为盈。(杨秀清)
4.与上述三条人事关系密切,有一技之长(表演天赋)。(萧朝贵)
5.资本雄厚,带资入伙。(韦昌辉)
6.人脉资源丰富,带队入伙,扩大员工队伍,个人素质较高。(石达开)
一双筷子易呀易折断,十双筷子呀牢牢抱成团。
团结就是力量,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刚,比铁还硬,比钢向强,向着清政府齐开火, 让一切不人道的制度死亡,向着太阳,向着自由,向着太平梦发出万丈光芒。
目前摆在第一代领导班子面前的问题是:
——集结会众,开创伟业。
--------------------------
第三章团营
一 农民起义模式考(1)
在讲太平天国团营之前,先来了解中国古代农民起义的几种模式。
模式一:突发性。事先没有预兆,属临时性的突发事件。比如发生在秦朝末年的,中国古代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陈胜吴广起义。陈胜吴广由于误了到达渔阳的日期,按律当斩,于是这班人干脆豁出去了,反了他娘的。(程咬金语)将相王侯,宁有种乎?说不定还真能夺了鸟位!(李逵语:杀去东京,夺了鸟位?)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连旗帜和武器起没有准备好,这不是心血来潮是什么?
还有一种是完全自发型的。陈胜吴广多少还学了狐狸叫,点了下篝火,也算简单的准备了一下。难民聚集起来的突发性起义则完全没有准备,没有组织。明末李自成起义就是这种情况,当时全国上下到处开花,大大小小的起义部队多如牛毛。那时全国都在闹饥荒,明政府为了防守满人的进攻,不断增加苛捐杂税,搞得民不聊生。老百姓只得外出逃荒要饭,志同道合的流民和乞丐,狭路相逢后便成群结队而行,遇到地主和官府的粮仓,便聚众抢米。地主武装和官府军队前来剿杀,难民为了活命,不得不进行正当防卫。防卫往往过当,抢米风潮就被逼成了聚众造反。官府为了扩充军队,镇压农民兄弟部队,就向没有造反的农民兄弟征税,逼得原本没有打算造反的农民兄弟,也不得不加入政府反对军。最坏的时候,造反几乎就变成一种职业。朝廷剿不胜剿,起义部队真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朱元璋起义时的元朝末年,情况也类似于此。
--------------------------
第三章 团营
一 农民起义模式考(2)
--------------------------
这种聚众闹事性质的起义,结局有两种。
一种是立马被枪毙,原因是势单力薄,无人响应,孤掌难鸣,昙花一现。这种情况一般出现在太平年代。大家日子还算过得下去,犯不着冒着掉脑袋的风险,去从事造反这类高风险的投资。
第二种是陈胜吴广式的结局,滚雪球,越滚越大。这种情况一般出现在乱世。大家过不下去了,还不如赌一把,失败了,大不了一死,成功了,那就赚大了,指不定能混个将军丞相,做一回开国元勋。
模式二:预谋型。有组织,有准备。这种起义一般都有理论基础。分为两种。一种是非宗教理论,如宋江领导的梁山,以儒家忠义思想和江湖义气为指导思想。另一种宗教思想,如张角利用太平道组织起义部队。洪秀全属于这一种,只不过他的理论是进口货,张角用的是国产货。
这种有理论和指导思想的组织,往往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表演出一幕幕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宗教的力量是巨大的。马克思说宗教是精神的鸦片。没错,处在水深火热中的百姓,需要宗教来安慰他们的灵魂,需要有人帮助他们描绘美好的未来蓝图。
宗教的组织作用主要在于集结队伍,要想步入起义的正轨,准备工作的任务还是相当的繁重。
拜上帝的准备工作极具自身特色——团营。
团营就是要把分散在各地的会众召集起来,拧成一股绳,然后打出旗号,公开与朝廷对着干。
第一个要解决的问题是:在哪里吹响集结号?
------------------------------
第三章 团营
一 金田集结号(1)
------------------------------
拜上帝教决定在金田(今广西桂平金田镇金田村)吹响集结号,原因有三。
金田村位于紫荆山的出口,水陆交通便利,进可攻,退可守,具有军事战略价值。这是第一个原因。
第二个原因,选在金田,便于指挥。
紫荆山是拜上帝会的根据地,最铁的会众,就是冯云山同志最早发动的三千余人,包括后来太平天国首义六王在内的核心骨干力量,都在紫荆山。
第三个原因,与韦昌辉有关。
起义得有武器,农民兄弟的锄头钯头开荒种地还行,可惜登不了大雅之堂。
还得打造刀枪剑戟,才能与正规军抗衡。
------------------------------
第三章 团营
二 金田集结号(2)
------------------------------
打造武器得注意两个问题:
一是要隐蔽,私自打造管制刀具,弄不好把官府招惹来了,武器没打成,脑袋倒先搬了家。
二得有钱有原料,不是打把菜刀,得准备成千上万件兵器,得有大财主投资。
最符合这两个条件的,是韦昌辉家。
1850年,韦昌辉家开了十二座铁炉炼铁,打造武器。
动静不小。为了掩人耳目,韦家养了一百多只鹅,用鹅叫声掩盖打铁声,铁炉日夜开工,加班加点。
打造好了的武器,就藏匿在附近犀牛潭的深水里,只等来日有机会起事取用。
------------------------------
第三章 团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