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这事几乎是个死胡同。
----------------------------------
第二章 传教
九 没有选择的选择题(2)
----------------------------------
这是个不得不做的选择题。
选项有二
选项A:认可此事,承认杨、萧二人确系天父天兄下凡,允许他俩玩二人转。
选项B:不认可,唤醒民众,指出其忽悠的本质,拆穿二人的骗局。
选A还是选B?
如果选A,会导致如下结果:
第一,洪秀全多了一个父亲,一个哥哥,自己从老大变成老三。杨、萧清醒时,他们听洪秀全的;一旦口味白沫、浑身颤抖,洪秀全得听他们的。
第二,以前是洪秀全唱独角戏忽悠人民群众,以后可以来个忽悠三人秀,一起忽悠人民群众,忽悠的效果应该会大大的增强。
选B的话,结果也有两种:
第一种可能,杨、萧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对洪秀全进行反击,指出其忽悠的本质,拆穿他的骗局。
第二种可能,杨、萧承认自己是忽悠:对不起啊,同志们,我是闹着玩的,你们还是让洪教主接着忽悠吧?
----------------------------------
第二章 传教
九 没有选择的选择题(3)
----------------------------------
洪秀全是不愿意选A的。
洪教主一手创办拜上帝教,不容易啊!
从1843年开始,已经整整过去5年了,其中得忍受多少白眼,多少艰辛?
洪秀全被人当成疯子遣送回家,冯云山差点丢掉性命。(卢六就没这么幸运)
现在好不容易打开了局面,事业有点起色了,可偏偏冒出两个抢班夺权的煞星。自己至高无上的教权,已经被别人用这种原始而简单的方式,无情地剥夺了,而且是台二人转(杨秀清和萧朝贵)。
可是,选B能行得通吗?
你洪秀全能上天见到天父,人家就不能天父天兄下凡?就算杨、萧不拆穿你,人民群众虽然迷信,但不是白痴,以后忽悠这种事得停产了,革命和理想也就无情划上了句号。
洪秀全,你已经没有选择,你的宗教理论本来就有这个天大的漏洞。怪就怪你没有说自己是天父上帝投胎转世啊?(中国的君权神授理论就相对严谨,真命天子只有一个,还是独生子好啊!)选B,那就玩不下去了,为了革命大局,这条路是走不通的。
看来,答案只有一个
——A
就这样算了吧,还是安慰一下自己,这样子也不是完全没有好处。如果杨秀清和萧朝贵都说在天堂里见过仁兄,不是证明了你洪秀全上天见到天父确有其事吗?对革命大局还是有帮助的。
那就心照不宣,把忽悠产业从个体户做成股份公司吧。
----------------------------------
第二章 传教
九 没有选择的选择题(4)
----------------------------------
洪秀全和冯云山做完这个没有选择的选择题,做出如下决定:
第一,承认杨、萧二人的传言,认可他们的表演,承认杨秀清有权代天父传言,萧朝贵有权代天兄传言。(只要他们有演出要求和兴趣)
第二,重新排位:尊奉上帝为天父,耶稣为天兄,洪秀全是天父第二子,冯云山是天父第三子,杨秀清是天父第四子,韦昌辉称天父第五子,杨宣娇称天父第六女,石达开称天父第七子,萧朝贵称帝婿。
太平天国以后就多了两个独特的节日:爷降节和哥降节。
杨秀清和萧朝贵也很有悟性,对洪秀全的肯定也给予了及时回应,在下凡的最初一段时间里,时时不忘捧捧洪教主的场,说在天上见过洪秀全,上天受命确有其事,我们没有下凡的时候,你们要听洪教主的话,要忠于教主,不可造次。
洪秀全对此颇为满意,咱哥们到底都是上帝之子啊,心有灵犀不点通啊。
当然,天父皇上帝也拣了大便宜,凭空多了几个混血子女。
洪、冯、杨、韦、石的排位,在我们看来,好象宝哥哥初见林妹妹——似曾相识。历史中类似场景的确不少,刘关张不是在桃园三结义吗?梁山好汉不也是在忠义堂里排座次么?
天父天兄下凡的问题总算解决了,但是洪秀全同志做的选择题,埋下了令人胆战心惊的定时丨炸丨弹
——那是一场近乎灭顶的血光之灾!(以后再说)
这里还是先把太平天国几位重要人物的情况,做一个简单的说明。
因为他们就是日后的首义六王——太平天国的第一代领导班子。
----------------------------------
第二章 传教
十 进领导班子必杀技(1)
----------------------------------
洪秀全、冯云山和杨秀清是如何进入班子的,已经很清楚了。
这里要说明的是韦昌辉、萧朝贵和石达开。
先说上帝第五子韦昌辉,这是个有争议的人物。
天京变乱就与此人干系重大。(以后再说吧)
韦昌辉又名韦正,广西桂平县金田村人,生于道光六年(1826),比洪秀全小12岁,父亲韦元阶(也有写作韦源介的),是个地主,家有水田二百六十亩,雇有长工短工,还出租一部分土地。一年光地租收入就达六万斤,外加放点高利贷,做点小生意,顺带榨点油,贩点牛,一年下来,收入十分可观的。
按说韦家跟拜上帝教是扯不上关系的,可问题出在韦元阶是个暴发户。
暴发户的基本特征是有钱无势。可有了经济地位的他,对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充满了强烈的渴望。因为没有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最多算个土财主,算不得社会贤达和社会名流。
因为有钱无势,不断受到豪强地主的欺压和官府的勒索。
韦元阶把全部希望寄托在韦昌辉身上。希望他能够通过读书考取功名,光宗耀祖。
可韦昌辉不是块读书的料(读书也是要点天赋的),比洪秀全好不到哪去,考到二十几岁,连秀才也没有考上。
不过还有希望,考不上,可以买嘛。
当时的清政府,已经腐败到卖官鬻爵,补贴国用的地步。
无奈之下,韦家只得花钱捐了个“国子监生”,并在家门前高悬“成均进士”的匾额,以炫耀乡里。(典型的暴发户心理)
----------------------------------
第二章 传教
十 进领导班子必杀技(2)
----------------------------------
乐极生悲,麻烦就来了。
地主蓝如鉴勾结县里差役,乘黑夜将“成均”二字铲去。第二天就被大湟江巡检王基(与抓冯云山是同一个人,派出所长或治安大队长)以冒充进士的罪名,将韦元阶押赴亲圩团局,结果被敲诈了几百两银子的罚款,才算了事。
如此羞辱,让韦家感到空前的失败,从此彻底抬不起头。
这事引起了冯云山的注意,于是做韦昌辉的工作,许诺拜上帝会可以保护他家,不怕豪强欺凌,如果能够倾家相助,那就同打江山,最好不过。
冯云山不愧是做思想工作的高手,这番话打中了韦昌辉心中的七寸,于是举家入伙,由于股份较大(家资丰厚,带资入伙,“献银数万”),再加上韦昌辉人也机灵,挤进前五。
----------------------------------
第二章 传教
十 进领导班子必杀技(3)
----------------------------------
接下来说萧朝贵。
要说萧朝贵,就先得说杨宣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