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对董卓的故作大度、放虎归山李儒痛心疾首。李儒认为,在这个世界上,化敌为友不是不可能,是太有可能了。但是有一种人是决不可能化敌为友的。因为他们天生反骨。

比如曹操。

还有一种人也是不可能化敌为友的。因为他们志在天下。

也比如曹操。

一个人,好好的县令不干,却在京城四处游走,在各种政治势力间寻找突破口,以图霸业,这样的人,怎么可能化敌为友呢?

对李儒的见解,董卓却不置可否。

因为他觉得是大惊小怪。

不错,曹操是志存高远,但是光志存高远有什么用?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曹操单枪匹马,怎成霸业?

很快,董卓就不认为李儒是在大惊小怪了。

相反地,他认为自己是在大惊小怪。

因为曹操从洛阳东门策马远去后不是归隐南山,而是号召天下去了。据东门门吏传回的报告,曹操策马至此,为求出城,谎称“丞相差我有紧急公务”,然后便匆匆远去。李儒进一步分析道,曹操此举只能说明两点,一、他之所以献刀是暗杀未遂后的应激反应,否则的话,他大可安心回寓所,而不是心虚窜逃;二、曹操从洛阳东门出逃,目标直指其老家东留,定是图谋霸业去了。

董卓突然间觉得自己很傻很天真,因为他再也抓不住曹操了,只因为他跑得太快——

骑着他奉送的西凉快马一溜烟地跑了,跑出了洛阳,跑出了一个时代的惊天动地与他董卓的胆战心惊。

李儒没再说什么。事实上多说无益。现在他们能做的事只是亡羊补牢,在全国范围内通缉曹操。抓到了,大家的日子都好过;抓不到,那就要看这个叫曹操的年轻人到底能折腾起多大的浪花。不过,一想到已经在山东渤海招兵买马的袁绍,李儒的头就大了。他是真心替董卓着急啊——如果曹操、袁绍一拍即合的话,天下反董势力将凝成一股绳,这才是真正可怕的。

董卓也着急。他握着手中那把打制精巧的七宝刀,深感人生无常,盛筵必散,自欺欺人最可耻。

小人物对大人物过目不忘

中牟县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县。

中牟县的县令也是个默默无闻的县令。

但是这一天,一个人的到来让该县特别是该县县令变得赫赫有名起来。

来者是曹操。他一骑远来,直奔家乡而去。

中牟县,似乎将与他路上所经过的无数小县一样,成为其来去匆匆的一个驿站。

却到底没有。

因为他在此落网了。曹操曾经以为,“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这句话只是人间噫语,更何况他干的是经天纬地的大事,行的是为国除奸的义举,怎么可能会被董卓发往全国的通缉令所制?

可事实确是如此。

原因只有一个,中牟县的政府工作人员太敬业,本着宁可错抓一千,绝不漏过一个的精神将曹操抓到了县衙门。

陈宫这个名字就此浮出历史的水面。因为他就是该县县令。

陈宫不仅是中牟县的县令,在此之前他还见过曹操。

那是他在洛阳求官的时候,曾有幸一睹曹操尊容。

但曹操却不记得他了。

这个世界确实经常是这样,小人物对大人物过目不忘,大人物却只对更大的人物过目不忘。虽然曹操还谈不上是大人物。

曹操因此被关押了。事已至此,他的记忆力究竟怎样其实已无关紧要,紧要的是,陈宫记得他,这就够了。

但是陈宫关押了曹操并不意味着他要杀了他。

也不意味着他要将曹操解往洛阳。

他什么都不为,只为心头一个疑惑找不到答案:曹操为什么要刺董?

曹操没有给他答案,只给他一句名言: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曹操边说这句名言边笑,是那种居高临下的笑,也是寂寞向死之笑。在一脸笑意中,曹操终于明白,在这一回的暗杀行动中,天意到底没有在自己一边。

不错,刺董前他是有九成把握,但毕竟还有一成天意逃不过。中牟被囚,曹操以为就是那一成天意的体现。

陈宫却出人意料地放了他。

不为别的,就为曹操说了一句名言: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这是一句直指人心的名言。曹操为之所憾,陈宫也为之所憾。

其实很多年来,陈宫一直是郁郁不得志的。其郁郁不得志的一个主要表现就是每天仰天长叹: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无人回答他。

中牟县有着无数的燕雀,却没有一只鸿鹄。所以,对来自陈宫这只疑似鸿鹄的提问,在中牟县是找不到答案的。

找不到答案,有惺惺惜惺惺者也行。

却也没有。所以陈宫的痛苦是双重的痛苦,直到曹操突然在他面前,吐出这句他每天必念的话时,陈宫有如遇知己的感觉。

任何一个时代,知己都是可遇不可求的。遇上了,陈宫决不轻言放弃。所以他不仅放了曹操,还很快做出了一个后来影响他一生的决定:弃官跟随,随这个男人去浪迹江湖,去问鼎天下。

毫无疑问,陈县令是痴情的,或者说是执着的。但另一方面,他也是轻率的。这轻率倒不是指他作出的弃官举动,而是指他盲目跟随曹操。陈宫不知道,自己很快就会为这个男人付出沉重的代价,原因是他根本就不了解眼前这位大名鼎鼎的男人究竟是个怎样的人。

其实,曹操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是个怎样的人。

一如我们中间的很多人,自以为光明磊落、问心无愧,为天下事可以公而忘私,却不知道在某些特殊的时刻,他们心里的狰狞触角,会突然恶狠狠地伸将出来,伸向那些最熟悉、最友善人儿的喉咙,令其死亡。

这样的人间悲剧,这回要在曹操身上上演了。

并且这样的时刻,已然近在眼前。

因为曹操又出发了,朝着目的地,表情坚定、心无旁骛地出发了。他的身边,则是对未来充满憧憬的陈宫……

命运,即将在此二人身上拐一个弯儿,一个死弯儿。

世界,告诉你我不相信

吕伯奢见到曹操和陈宫二人时,天色已经很晚了。

当时曹陈二人是来投宿的。行至成皋,天色已不容许他们继续往前走,曹操只得投靠其结义兄弟吕伯奢。

在成皋这个地方,吕伯奢其实已经生活了很多年。也就是说,他经历过很多的白天和黑夜。

安然无恙。

所以一般来说,吕伯奢是不怕天晚的。

吕伯奢不怕天晚夜深说到底还是应了那句老话:为人不做亏心事,不怕夜半鬼敲门。

何况来者不是鬼,而是他的结义兄弟曹操。

曹操给他的眼神则是坦荡的,坦荡到有些放松的程度。所以,起码到目前为止,他们两人互相相信对方是安全的,是可信赖的兄弟。

寒暄。落座,直到准备酒席。

如果没有那场震惊后世的血腥屠杀,一切都只是平淡无奇的探亲访友老故事。

但是杀戮还是发生了。

那么,杀戮究竟是怎样发生的?第一丝不安的气息又是从哪里产生的呢?

一切来自于人心。

曹操之心。

曹操在与吕伯奢寒暄之时突然觉得自己犯了一个错误,那就是将自身安全交给了特殊时期的结义兄弟。

不错,眼下正是特殊时期,他曹操正被满世界通缉,当其时也,什么才是真正可以依靠的?

曹操以为,只有自己。

除此之外,什么都不可靠,包括结义兄弟。

所以当吕伯奢起身跟曹操说要去西村买酒时,曹操坦荡到有些放松的眼神开始变了。

变得有些复杂。他对世界说——告诉你,我不相信。

当然曹操这话没有说出来,而是悄悄地在心里对自己这么说。

很快,曹操的眼神又开始变了。

变得有些恐惧。因为他听到了磨刀声。

曹操不仅听到磨刀声,还听到了人声。这人声是伴随着磨刀声从后院传出来的,若有若无却令人瘆然——

缚而杀之,何如?

曹操终于明白,这个世界不是一般的可怕,而是相当的可怕。最熟悉的人往往伤害你最深:原来吕伯奢买酒是假,杀人、通风报信是真!

曹操出手了,怀着一种被侮辱与被损害的悲愤心情出手了。陈宫也随他一起出手。因为事情到了这般地步,陈宫也虔诚地相信,他们落入了陷阱。

一刻钟后,这两个满脸血污的人站在吕伯奢家的后院呆若木鸡。

地上躺了八个人。

八个停止呼吸的人。

八个在他们的剑下停止呼吸的人。

但他们的眼光没有落在死者身上,却落在一只猪身上。

猪是活猪,如果吕伯奢家的八个人不停止呼吸的,这只猪将停止呼吸。

因为它在此之前已被牢牢绑缚,只待引颈成一快,然后被今晚吕家尊贵的客人大快朵颐。

只是现在,这只猪逃脱了厄运,因为曹陈二人是注定不可能大快朵颐了。

他们只能逃亡。

继续逃亡。

在吕伯奢没回家之前继续逃亡。

但是,命运的安排却是逃不过的。

他们命中注定与吕伯奢相遇。

在逃亡途中,曹陈二人遭遇吕伯奢,首先看到的是吕伯奢的手。

因为他手中有酒。

最三国——一个乱世的欲望与宿命》小说在线阅读_第11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麻辣摇滚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最三国——一个乱世的欲望与宿命第11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