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至于徐世昌,他在得知自己被封“嵩山四友”后,非但不高兴,反而抱怨说:“嵩山四友者,永不叙用之别名也。阳尊之,而阴摈之,吾又何贵乎此?”对于帝制,徐世昌原本并不反对,但他认为当时的时机并不成熟,反对操之过急。在帝制运动进入高丨潮丨的时候,徐世昌向袁世凯辞去他上任不久的国务卿一职,回到老家河南卫辉继续过他的田园生活去了。

说起徐世昌与袁世凯的关系,那是几十年的交情了。徐世昌同袁世凯一样,也是出身于书香官宦家庭,但他没有袁世凯运气那么好,徐世昌的父亲很早便去世了,致使家道中落,家计困窘。在未发达之时,徐世昌曾当过塾师,又在洛阳、安阳、扶沟等县衙帮办文案事务,一直是郁郁不得志。光绪五年(1877年),徐世昌在淮宁县任文案一职,由于淮宁与陈州相隔不远,徐世昌得以结识袁世凯。

袁世凯比徐世昌小4岁,他当时非常倾慕徐世昌的才气,而徐世昌则认为袁世凯是有大志的人,两人于是结为金兰之好。年轻时的袁世凯轻财尚侠,他在得知徐世昌无钱赴省应试后,于是便慷慨解囊,馈送了100两银子给徐世昌作为川资,以壮其行色。徐世昌也确实是个才子,他在随后的科举中连连得中(1882年中举,1886年中进士),十年寒窗终于修成了正果,而此时的袁世凯则已经投入军中,并随着吴长庆去了朝鲜。

徐世昌在中进士后入翰林院为庶吉士,三年后授为翰林院编修,但由于当时的军机大臣、掌院李鸿藻(也是徐世昌的老师)对他的评价不佳,以至于徐世昌在翰林院九年,连一次外放的机会都未曾有过(翰林一般会外放各省学政或督办乡试,大有油水可捞),生活非常清苦,他过年过节能送给老师的贽敬,只有二两银子。

等到袁世凯小站练兵后,他知道徐世昌收入菲薄,于是便想办法将他调到自己幕中担任营务处总办,年薪能拿到两千两银子,远高于翰林院的收入。徐世昌与袁世凯为布衣之交,而且很早就知道袁世凯绝非常人,因此也就不顾自己的翰林身份,在军中帮袁世凯操持所有文案工作,如所有来往文书、随营学堂的阅卷、军营中的章程制度、操典律条等,都是出于徐世昌之手。袁世凯对徐世昌也十分优容,但凡家中有事,徐世昌可以来去自由。

在袁世凯的不断保荐下,徐世昌在仕途上也是平步青云,先后出任练兵处提调、兵部侍郎、军机大臣、民政部尚书等要职。1907年的时候,徐世昌出任东三省总督并兼管三省将军事务,成为名重一时的封疆大吏。二年后,徐世昌回京再任邮传部尚书、军机大臣、协理大臣等要职,而此时袁世凯已经被罢回乡,北洋系的势力实际上都是由徐世昌在暗中维持。在武昌起义后,袁世凯出山也是靠徐世昌的坚持举荐下才得以成行。由此,徐世昌在北洋系中的地位基本无人可及。

与徐世昌的消极形成对比的是,袁世凯的另两位老友严修和张一麐却对复辟帝制明确表示反对,他们一再劝阻袁世凯不要走上这条绝路,但袁世凯终究未曾醒悟。严修是天津人,进士出身,他原本是贵州学政,袁世凯在直隶办新政的时候将他延请为直隶学校司督办,将直隶境内的学校教育改革搞得有声有色。1905年,在袁世凯的举荐下,严修升任学部侍郎,在全国推广“废科举、办新学”的教育改革运动。袁世凯被罢官的时候,严修公开站出来为袁世凯上折鸣不平,而且是亲自到车站送袁世凯回乡的少数几个人之一。为此,严修也被清廷罢官,两人可谓是患难之交。

袁世凯复出后,几次请严修出任教育总长之职,其中当然也不乏报答老友之意。但此时的严修已经绝意仕途,他一心一意的从事教育(南开大学便是严修创办),就连袁世凯的几个儿子如袁克定、袁克文也与严修有师生之谊。在听说袁世凯要复辟帝制后,严修急忙从天津赶到北京,而袁世凯听说老友来了,他也立即停下手里的工作接待严修。

严修见了袁世凯后也不客气,他开门见山的对袁世凯说:“我听说大总统受杨度等人的撮弄蛊惑,要变更国体,改行帝制,心里十分着急。杨度这个人一向阴险狡诈,为了自己的发达而不择手段,大总统一定要小心此人。如今共和思潮已经深入人心,倘若逆历史潮流而动,必将天下大乱,后果不堪设想。大总统你想,历朝历代的帝王家有什么好下场?你何苦要去做什么皇帝呢?你别看现在外面搞请愿、搞选举,闹得乱哄哄的,可大总统对外面的事情真相,你知道多少呢?”

见袁世凯还没有醒悟,严修有些激动起来:“大总统!现在的局面危险万状,你要不及时刹车回头的话,我真是为你担心,为克定和袁氏家族担心哪!”听到这里,袁世凯才频频点头,似有触动。但严修走后,袁世凯又故态复萌。

曾在经济特科复试中获得一等第二名的张一麐也跟随袁世凯多年,并深得袁世凯的信任。在袁世凯进京担任军机大臣并参与新政立宪事宜的时候,张一麐成为袁世凯最得力的助手,几乎是形影不离。袁世凯一出山,便立即把张一麐调到身边,后来任命他为机要局局长,所有重大事件的策划都少不了张一麐的身影,而机密文件也大都是由张一麐来起草和保存。

作为袁世凯的心腹亲信,张一麐对帝制运动的猖狂感到忧心忡忡。一天,张一麐终于抓住机会向袁世凯进谏:“大总统,在辛亥革命的时候,我曾经劝你自立为帝,取代清廷,但那时你没有答应。如今时机已失,民心已定,决不可改弦更张,重蹈覆辙啊!如果你现在非要冒天下之大不韪而帝制自为,恐怕真的要大祸临头呢!”

袁世凯听张一麐说得这么认真,便敷衍他说:“这都是外面的传闻,复辟帝制是没有的事,请仲仁(张一麐,字仲仁)放心!” 张一麐听后很高兴,出去后逢人便说袁总统无称帝之意,为袁世凯辟谣。袁克定和杨度等人听到后,气得直牙痒痒,后来终于想方设法将他改任为教育总长,目的就是要把张一麐从袁世凯的身边调开。

《民国往事》:连载九十七

民国往事---尚未凝固的国家历史》小说在线阅读_第81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金满楼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民国往事---尚未凝固的国家历史第81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