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二十)愿者上钩(上)
本篇参考剧情第十九集
上文聊到了杨金水对着徽商一顿鬼扯,毕竟织造局一把手的身份摆在这里,杨金水作为资深宫务员的优秀代表,起码的公信力还是有的,再加上杨公公演技到位,语气、神态、微表情控制地是天衣无缝,除非几位徽商开上帝视角,去查看4集之前杨公公的一番话,否则很难从话中甄别出破绽。杨公公肯出来背书,自然比自己含糊其辞的回答有公信力的多,何茂才一脸兴奋地用手点指几位徽商,“都听明白了吗?”产权的事徽商总算半推半就、将信将疑地接受了,终于可以谈合同的细节了。依然是那位王掌柜开口询问,“请问几位大人,沈一石平时织卖的丝绸都不要缴税,我们接管了他的作坊,是不是也可以不缴税呀?”地方政府为了招商引资,拿出相应的政策优惠本来就是天经地义的事,郑泌昌直接回复,“你们接了作坊以后就是给宫里当差了。”郑大人这句话其实是把底都告诉徽商了,接作坊这事压根儿可不是什么纯商业行为,徽商以为这就是个一般的并购重组业务,实际上郑大人一早就告诉他们了,接了沈一石的作坊,徽商你们企业的性质可就变了,从私有制就变成宫有制了,原来是给老乡胡宗宪打工,以后就是给道长打工了,郑大人话虽然只说了一句,可其中深意却要细细品味。想从道长手里薅羊毛那真是与虎谋皮,道长搞并购从来都是生吞活剥、吃人不吐骨头那种,到时候道长吃肉,几位徽商别说喝汤了,怕是连沈一石那口白开水都喝不上,就这种羊入虎口的事,徽商还上赶着去送人头,这就叫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罢了。
郑大人话音刚落,那位眼不瞎心瞎的老年徽商就说话了,“那总不成又不让我们缴税,织造局还拿钱买我们的丝绸,那好处岂不都让我们得了。”大爷您这眼睛不是才治好吗,这话说的怎么跟睁眼瞎似的,楼主作为一个局外人都听不下去了,这好事全都让您占了,您家胡总督在浙江这地面上也太横了,人家沈老板喝了二十年白开水,您这才上桌就要吃独食,这合适吗?果然老年徽商此话一出,何茂才听得是一阵恶心,这生意要是这么个谈法还不如直接去抢算了,要按何大人平日的做派早就拍桌子骂娘了,何大人刚要说话旁边郑大人赶紧几声咳嗽制止了他。不得不说还是郑泌昌涵养比较好,耐着性子不厌其烦地解释,“这句话问道点子上了,皇粮国税,干哪一行的都得缴纳。既不要你缴税,你们当然就得为宫里贡缴丝绸。这是一笔细账,诸位耐住性子,待后我们会一笔一笔跟你们算清楚。算完了以后,你们就会知道,接了沈一石的作坊,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听了郑大人一番话底下几位徽商一阵交头接耳、议论纷纷,郑大人请几位徽商耐住性子,坐在旁边的何大人却先耐不住了,把茶杯往桌上一撂大声说,“这话干脆挑明了说好!”一旁的郑大人赶紧咳嗽,何大人扭过头对着郑大人说了句,“你咳嗽我也得让他们听明白了。”郑大人也是一脸无奈,不过对面这些徽商也忒不识抬举了,让何茂才出面震一震也好。何茂才对这几个徽商颇不耐烦,边敲桌子边说“二十五座作坊,每人要多少,今天就签字画押。”
听说今天就要签字画押,几位徽商又是一阵议论,依旧是眼不瞎心瞎的老年徽商发问,“请问何大人,我们如果每人要五座作坊,今年各要给朝廷贡缴多少丝绸?”聊了半天才算聊到正题,终于可以谈谈价格了,何大人脱口而出“十万匹”。今年五十万匹丝绸的任务平摊到沈一石的二十五座作坊,可不就是5座作坊十万匹吗,此时会议室突然闯进一个宫务员,对着杨公公一阵耳语,这一幕看的郑、何二位大人都有些心神不宁,几位徽商还在盘算着十万匹丝绸换5座作坊划不划算,对面两位大人早已经心不在焉了,所以说有时候面对不可知的危险,还是应该大胆相信自己野兽般的直觉。该来的终于来了,对赵贞吉一行人杨金水早就恭候多时了,这就叫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时候一到该报全报,杨公公故作轻松地高声说了句,“等着吧,知道了,是针工局催要今年皇上万寿的衣料。”说罢起身迈步向外走,“那我得失陪了,二位大人先陪他们慢慢谈着,有什么结果告诉我一声就是。”哎,杨公公这张嘴,真的是骗人的鬼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