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他开始借酒浇愁,吸食鸦片,清醒的时候,也只是长吁短叹,痛哭流涕,他只是想快点死掉。

看着这一切,慈禧很快就认识到,老公是靠不住了,她必须只手撑起一片天,为儿子和自己找到一条出路,不然的话,他们早晚就要逃到白山黑水之间,重新去过茹毛饮血的生活。

更大的可能是,最终会有一天,周围这些现在把胸口拍的嘭嘭响,歇斯底里的对天发誓效忠的人中间,会有人拿出刀来,把她和她儿子的头割下来,献给未来的统治者。

所以,在咸丰崩溃的日子里,慈禧开始自救,她把她全部的心思,都放在了堆满他老公案头的奏折里,她急切的需要知道,天下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到底还能不能挽回?谁能在咸丰死了以后的日子里,助他一臂之力?

不久,当这个日子到来的时候,她已经对天下的情况了然于胸。她首先和顾命大臣肃顺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坚持所有的奏折必须要她亲自过目,才能盖章。

接着,她又在其他事情上故意和顾命大臣肃顺发生严重冲突,在僵持不下的时候,她又主动示弱,提出双方各退一步,自己多退一点,肃顺少退一点,欺骗肃顺放弃了京城的兵权,然后她联合恭亲王,传说还有他的老情人荣禄,一举把他们拿下,成功的掌握了政权。

上台之后的第一件事,她就先改了肃顺起的那个年号“祺祥”,听着和“乞降”差不多,太晦气,她改成了“同治”,当然,意思并不是后来历史学家说的,两个皇太后“同治”,或者满汉“同治”,真实的意思,应该是只有她自己来“统治”,当然,这些都是揣度,没有证据。

接着,她就把南方战场的兵权,财权,行政权,毫无保留的,完全的交给了曾国藩,这个举动,可把那些守旧的满汉大臣给吓坏了,特别是后来的大坑货翁同龢,反复的游说慈禧千万不要这么做。

为什么我们要说翁同龢是个大坑货呢?因为历史证明,他劝你做的事,一定是让你掉坑里,摔掉两个门牙,他劝你不做的事,那肯定是一个大好事,你跑慢了,立刻就没有的。

翁同龢劝慈禧有两个原因,第一,他是一个被程朱理学教傻了的奴才,生怕皇权有一点点旁落。第二,他是一个小人,和曾国藩,李鸿章有着不共戴天之仇,所以他不能允许他们做大。

咦,你可能就奇怪了,曾国藩李鸿章在前线打仗,离北京的翁同龢相隔十万八千里,丈二杆子都打不到,怎么会结下这么深的梁子?

这话说来话长,翁同龢有个哥哥叫翁同书,是一个十足的大笨蛋,靠着父兄的能量,凭借着官二代的出身,当上了安徽巡抚。

可是这人的武力指数几乎为零,智商为零,面对捻军的进攻,一个城也守不住,连战连败。这搞的该地区的战区司令曾国藩很头痛,不过看在他父兄的面子上,也没有深究,就让他去守一个叫寿远的小城,戴罪立功。

没想到,跟着他做了一件蠢到极点的傻事。在他的辖区有三个将领,都是民兵头目。其中两个和另一个发生了斗殴,闹出了人命。于是其中一个就反了,而且还来攻城,这个人叫苗沛霖,是一个出了名的反复无常的小人。

苗沛霖

这可把翁同书给吓坏了,考虑到自己的武力指数为零,就想去招降反了的头目,幕僚就劝他,别怕,那两个头目和苗沛霖有血仇,拼了命他们也会奋力死战的,肯定守的住城。而且苗沛霖一反你就原谅他,这也是政治不正确啊。

但是问题是,翁同书就是一个笨蛋,听不来人话,还是派人去招降,结果苗沛霖回话说,除非你把另两个没反的人杀了,我就投降。正常人的理解是,我反意已定,别唧唧歪歪,咱们打吧。

但是翁同书听不来人话,他把这个当成条件了,居然真把这两个人杀了,然后把头送给苗沛霖,苗沛霖也算是经过大风大浪的,但是那一刻,他一下就傻了:“大哥,我不是这意思,我从小舌头大,是不是说话不清楚?虽然你对我这么好,但我真不是这意思,而且你把两个头送给我,实在是把我吓着了,当你的手下太危险,我就更不敢不反了。”

事情传到曾国藩李鸿章那里,气的他们两个人直接晕过去好几次,于是管不了他哥他爸是不是皇帝的老师了,由曾国藩授意,李鸿章亲自主笔,一份气势汹汹的奏折递了上去,上面写着“请速速斩此白痴!”

奏折到了热河,咸丰皇帝当时已经懒得看了,于是慈禧就越俎代庖,帮着看了一看,立刻气不打一处来,这小伙子平常看着精精灵灵,结果怎么没长脑仁呢?!既然没有脑花,留着何用?就替咸丰下了一道命令,砍了吧!

结果翁同龢他爸,皇帝的老师,听到圣旨,急火攻心,当场就死在了皇帝面前。哎呀,这下慈禧就不好意思了,仔细看了几遍圣旨,没写错啊,说的是杀你儿子,你急着去死干嘛?

于是慈禧有点心虚,不管怎么样,毕竟是儿子的老师,这给急死了,就算是替儿子顶罪了吧,算了算了,充军三千里,留了翁同书一命。

写到这里我就不明白了,慈禧在光绪亲政以前,一直还是比较英明的,后来她怎么就会还接着用白痴的哥哥继续教皇帝?结果,这个坑货害惨了光绪,甲午战争失败的最大罪人就是他,最后光绪慈禧都恨他,这是后话。

于是从此以后,翁同龢恨死了曾国藩李鸿章,事事和他们对着干,不过虽然他唧唧歪歪了半天,但是这个时候的慈禧,心里是有数的,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她是一清二楚。

所以大臣们越反对,慈禧就给曾国藩越多好处,一让曾国藩放心,说明我是全力支持你的,二是让那些蠢材知道自己的决心,识趣的闭嘴。

于是没有多久,她又下旨给曾国藩赏赐了更多的财物,更大的权力,这样反对的声音一看,慈禧这么坚决,也就无可奈何,反对声也就渐渐消停了。

现在我们知道,慈禧的这个决定是多么的英明。可是在当时,连曾国藩自己也没谱,虽然曾国荃攻下了安庆,但是李秀成攻下了杭州,宁波,再次兵临上海,所以一进一出,其实也没占什么便宜。

而且更重要的是,虽然安庆一仗,曾国荃和多隆阿携手挡住了陈玉成的救援,消灭了他4万多人,可是自己损失也不轻,而且陈玉成虽然退到了安徽合肥一带,但是还是有6万多大军。

这个时候,曾国藩很为难,首先,李鸿章虽然决定出去单干,回老家招了一支军队,现在要去上海救援,但是只有9000来人,他的对手李秀成有30万大军,感觉有点以卵击石,能不能保住上海,洋人愿不愿意帮忙,实在是没有把握。

其次,曾国荃虽然拿下了安庆,但是却不敢沿江而下,进攻南京,因为万一陈玉成缓过劲来,重新来攻安庆,多隆阿一个人挡不住他,一旦被攻破,曾国荃就会腹背受敌,很可能会全军覆没。

而如果曾国荃不立即进攻南京的话,就无法调动李秀成回师救驾,左宗棠就会被赶出浙江,李鸿章的上海之行就会变得徒劳无功。

晚清沧海事》小说在线阅读_第20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戈舞升平2018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晚清沧海事第20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