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9
6.7奠基者上位
公元471年7月,在连续杀掉诸弟以后,明帝刘彧又开始对手握兵权的将领们展开屠杀,并在这个月相继杀掉了几名有兵权的将领。之后,又派人前往萧道成的驻地,让萧道成也回京。当时,萧道成的亲信都劝萧道成万万不能回京,不然定然会死。可萧道成想的却恰恰相反。萧道成认为,刘彧在杀完诸侯王之后又杀各个将军,这确实让人害怕,可他杀死的都是些什么人?都是些平时嚣张跋扈,不服管教,且各种贪污腐败的国家蛀虫。而自己呢?虽然有相当的势力,但却从来没有表现出对国家对朝廷有半点儿不忠,而面对北方的魏国,刘彧还需要自己帮忙。所以在这个时候,刘彧召见自己只有两种可能。
其一,试探自己,看看那些将军被杀之后自己对国家有没有反叛之心。
其二,如果自己去了,那么就证明自己并没有反叛之心,到那时,刘彧不但不会杀了自己,还会对自己委以重任。为什么?因为就刘彧现在的身体而言,他的寿命明显剩不了多长时间,所以他必须要找一个又有能力,又对国家忠心耿耿的托孤大臣。而这个大臣,就是前往建康以后的萧道成。
基于以上,萧道成想都没想便快马来到了建康,比刘彧预料的快了好多好多。因此,刘彧大喜,当即便封萧道成为散骑常侍太子左卫率,算是给太子留了一个班底。
而就在刘彧疯狂改变人事任命之时,北魏亦发生了一件震惊全国的大事件。北魏献文帝拓跋宏,从小就聪明伶俐,并兼刚毅果断,更爱好黄老之学和佛学,每次接见朝廷官员和僧侣之时都要和他们谈论一下这些东西,所以对世俗的荣华富贵非常淡薄鄙视,有的时候甚至都有要放弃国家专心修行成佛的打算。大臣们一直都对这件事非常非常担忧,毕竟像拓跋弘这样的明主是很难遇到的。
果然,在本年7月之时,他们最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这个月,不知道是不是受了什么神明的托梦,拓跋弘毅然决然放弃了皇权,打算将皇位禅让给叔父拓跋子推。可这决定刚刚在朝堂上发布,下面的一众官员和诸侯王们就怒了,甚至是疯了。那任城王拓跋云(拓跋子推的亲弟弟)第一个便站出来,几乎是吼着道:“我是拓跋子推的亲弟弟,兄弟二人感情极好,我说的话算是公允了吧?!现在我就是要说!陛下即位以来,清明政治,整顿国家,现在大魏在陛下的治理下已成盛世,哪怕是我大魏三帝也不见得就比陛下您强得了多少!可就在这种盛世之下,您却要抛弃人民,这说得过去吗?!而且,父子相传是我们的传统,从来没有改变过。陛下怎么能将传统放弃,而立旁系?!您这不是要让国家大乱吗?!敢问陛下百年之后还有何颜面去见我们大魏的列祖列宗?!”
话毕,源贺又站出来道:“任城王说得不错!!陛下现今打算传位给皇叔,我恐怕后世史书也会对陛下的举止行为进行抨击,陛下您这又是何必?!”
话毕,东阳公拓跋丕又站出来道:“是呀,就是传位也要传给皇太子才对。可皇太子虽然已经展现了杰出的治国天赋,但年龄也是太小,陛下正当壮年,国家刚刚走上正轨,却要独善其身,不把天下放在心上,您这样做,国家社稷怎么办?亿万百姓怎么办?人,怎么可以如此自私?!”
话毕,一名大官又冲了出来,指着一根柱子吼道:“若陛下舍弃太子,传位亲王,老臣我现在就撞死在这柱子上,血洒金銮!”
“你,你们!”
这一顿连珠炮给拓跋弘轰得是头晕目眩,可面对这帮忠臣,他拓跋弘又能如何?于是被气得脸色铁青的拓跋弘看向心腹赵黑,那意思是哥们你快来帮帮我,可赵黑呢?把头一扭,只冷冷道:“我赵黑只知道效忠陛下和太子,至于别人,不好意思,我不认识。”
“我他x!中书令!中书令何在!”
中书令高允:“臣下在。”
拓跋弘:“拓跋子推贤能刚毅,为人处世面面俱到,有什么不能禅让的,你和他们说说,我整不了他们了。”
高允:“这是陛下的家事,我可不敢多说,周公辅政了解一下?”
得~~,又他x是个拿话点自己的。这么一看,对于自己退位这件事满朝文武虽然持抵制态度,但并不是不能,他们也挡不住,可如果自己禅让的话,这帮家伙必定会拼死抗命。没有办法,拓跋弘最后只能将皇位传给拓跋宏,然后就退位了,自此以后潜心修佛,再不理会朝中政事。
那么这个拓跋宏又是一个什么样的君主呢?拓跋宏,北魏第七个皇帝,君主等级—s+,是我最喜欢的三个皇帝之一,我个人认为甚至是整个北魏最伟大的皇帝(注意,是个人)。为什么呢?因为他杰出的政治天赋?为什么?因为他的勤政爱民?为什么?因为他的军事天赋?不,虽然这些都是因素,但我最爱拓跋宏的,是他将鲜卑人真正变为了汉人,让汉人和鲜卑人从此再也没有了隔阂,成为了真正的一家人。如果说,苻坚是民族大融合的急先锋的话,那么拓跋宏,便是民族大融合的奠基者!那么北魏又将在这个明主的带领下走向一条什么道路呢?我们可以期待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