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no.341

当然,这样的话,萧俛他们不会说出口。

他们连忙回答:是谏官郑覃、崔郾…

李恒尽管贪玩,但并不笨,反应还是很快的。

他脸上马上绽放出五星级酒店大堂经理一样的笑容,诚恳地对郑覃等人表示:多谢你们指出朕的问题,以后朕一定照你们说的去做!知错就改不偷懒,亡羊补牢犹未晚…

郑覃等人受宠若惊,激动得流下了泪水:陛下如此优秀,真乃百姓之福…

但很快,他们就发现自己错了。

皇帝根本不是优秀,而是作秀。

虽然李恒嘴上说得无比真诚,可实际上却把“君无戏言”这句话完全当成了戏言,依然游乐无度,依然赏赐无度,依然好色无度…

李恒就是这样一个毫无责任心的皇帝!

鱼配鱼,虾配虾,乌龟配王八,一次性筷子配盒饭八块八。

李恒在各方面都难望其父项背,他所任命的宰相萧俛、段文昌之流也和宪宗朝那些名相杜黄裳、裴垍、李绛、李吉甫、武元衡、裴度不可同日而语。

萧俛等人都是缺乏远见的庸才。

他们认为天下已经太平,形势固若金汤,应当裁撤军队,以减少军费开支。

在他们的极力倡议下,李恒下诏要求天下所有军镇都至少要裁撤百分之八的兵士,彻底注销这些人的军籍。

然而没过多久,残酷的现实就给过于乐观的他们泼了一盆冷水。

公元820年十月,成德(治所今河北正定)节度使王承宗去世,将领们打算拥立王承宗之弟王承元为留后,好在王承元对朝廷颇为忠心,坚决不肯接受,主动上疏请求朝廷任命新的节度使。

从那些将领企图拥立王承元一事可以看出,成德虽然表面上已宣布回归朝廷,但实际上,当地军人对朝廷的忠诚度依然比荡*对贞操还要淡薄,只要稍有机会,他们就有可能重回割据的老路!

这一点,李恒和他的宰相们都看出来了。

经过宰相们的一番商议,最终他们决定对成德及其周边藩镇进行一次大范围的人事调动:

王承元离开成德,改任义成(治所今河南滑县)节度使;

魏博(治所今河北大名)节度使田弘正调任为成德节度使;

武宁(治所今江苏徐州)节度使李愬调任为魏博节度使;

义成节度使刘悟调任为为昭义(治所今山西长治)节度使;

左金吾将军田布(田弘正之子)为河阳(治所今河南孟州)节度使…

这么做的意图很明显:废除藩镇节帅在本地统治的终身制,切断他们与多年老部下的联系,从根本上避免拥兵自重的可能,从而把节度使从原先的土皇帝变为彻底听命于皇帝的朝廷命官…

可决策是作出了,萧俛等人的心中却依然七上八下。

毕竟,换节度使不是换纸尿片,难度还是很大的—尤其是在成德、魏博这样有割据传统的藩镇。

能否成功实施,他们并没有太大的把握。

受命转任成德节度使的田弘正对此也忧心忡忡。

作为五十多年来一直掌控魏博的田氏家族的成员之一,他在魏博的地位可谓是根深蒂固,但在成德的群众基础却几乎是零,不,是负的—这些年他曾多次率魏博军与成德作战,死在他手下的成德人不在少数,而这些人的子侄兄弟很多还在如今的成德军中,他们时时都想为父兄报仇雪恨,时时都想让他血债血偿,让他去成德,岂不是置他于险地?

不过,担心归担心,田弘正毕竟对朝廷忠心耿耿,最终他还是带着两千亲兵怀着忐忑的心去成德上任了。

与此同时,其余诸镇也如期实现了权力的移交。

消息传到京城,几位宰相忍不住弹冠相庆。

此时已是公元821年初,为表庆贺,他们宣布大赦天下,并改年号为长庆。

可事实证明,他们高兴得还是太早了点。

仅仅几个月后,反叛的浪潮就再次席卷了河朔三镇!

no.342

最先发生变乱的,是位于三镇最北面的幽州(治所今北京)。

这事还得从幽州节度使刘总的出家讲起。

刘总本是前节度使刘济的次子,十多年前刘济卧病在床,他趁机发动兵变,毒死父亲,接着又杖杀大哥刘绲,夺取了节度使之位。

公元821年二月,刘总突然给皇帝上了一封奏折—请求批准他弃官为僧,另派人来接管幽州。

这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

一个弑父杀兄、心狠手辣的强人,怎么会想到要遁入空门呢?

前段时间还是李逵,这段时间就成了唐僧,这画风的转换是不是太突然了?

确实突然。

但史书就是这么记载的,信不信由你。

反正我只是史书的搬运工。

史载刘总那时常有一种幻觉—看见其父兄突然出现,伸着舌头,找他索命,不分场合,不分时间,随时出现,随时消失,从来不需要想起,永远也不会忘记…

这让原本天不怕地不怕的刘总感到寝食难安。

他只好在家中供养了几百个和尚,让他们昼夜不停地为他做法事。

他每天都和那些和尚一起诵经念佛,连睡觉也必须和他们一起睡,似乎只有这样才看不见父兄的鬼魂,而只要一离开这些和尚,他就感觉心惊肉跳,晚上根本无法入眠。

如此时间久了,他便产生了这样一个念头:既然离不开这些和尚,不如干脆出家当和尚吧,这样或许能让自己获得佛祖保佑,过上安生的日子…

于是便有了上面那个请求出家的奏折。

刘总主动申请离职,这对一直想把幽州真正掌控在自己手里的唐朝朝廷来说,显然是个天上掉馅饼般的好消息。

但天上掉馅饼的事,总是让人难以相信的。

一个大权在握的藩镇主帅,不惜一切要出家。这是什么精神?

这是伟大的…

对不起,我编不下去了。

这不是什么精神,精神病还差不多!

考虑到刘总不大可能是精神病,李恒和他的宰相们只得继续挽留刘总。

后来见刘总一再上表,铁了心要出家,他们才确信这真的是馅饼,而不是陷阱!

李恒随即下诏,同意了刘总的申请。

刘总不愧是曾割据一方的枭雄,水平还是有点的—他并没有甩手一走了之,临行前对善后工作作了一番颇为周密的安排。

他先是把包括兵马使朱克融在内的一帮桀骜难制的部将全都送到了长安,请求朝廷对他们提拔任用,给他们在京城安排合适的岗位—毫无疑问,他这样做的目的,是把这群刺头置于朝廷的监控之中。

接着他又上了一道奏疏,提出了一个将幽州一分为三的方案,并推荐了三个出镇的人选。

做完这一切后,没等朝廷的回复,他就立即剃发出家,连夜离开了幽州。

数日后,有人在定州(今河北定州)境内发现了刘总的尸体。

刘总究竟是怎么死的,没人知道。

但有一点是明确的,刘总的死给朝廷提供了一个彻底解决幽州问题的绝佳机会。

现在,就看朝廷怎么应对了。

由于皇帝李恒热衷于吃喝玩乐,对朝政基本不闻不问,这个任务自然落到了宰相们的头上。

当时萧俛、段文昌已经罢相,朝中的宰相是崔植和原翰林学士杜元颖。

两人自恃高明,自作主张,根本就没把刘总的建议当回事。

他们将原本据有九个州的幽州分为两镇—划出瀛(今河北河间)、莫(今河北任丘)二州设瀛莫镇,由京兆尹(首都最高行政长官)卢士玫出任节度使,其余七州则仍为幽州,由宣武(治所今河南开封)节度使张弘靖为新任节度使。

张弘靖曾在宪宗年间担任过宰相,后来在河东(治所今山西太原)、宣武两镇做过节度使,为政宽和,颇得民心,算得上是位高望重,因此崔植等人将其看作是执掌幽州的最佳人选。

但这显然是有问题的。

大变局——大唐帝国的后半生》小说在线阅读_第190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云淡心远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大变局——大唐帝国的后半生第190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