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315
显然,必须有人要为此承担责任。
朝中大臣纷纷将矛头指向了此次朝廷讨伐军的主帅吐突承璀。
宰相裴垍进谏说:吐突承璀首倡用兵,造成了现在这样的局面。陛下就算念及旧情不诛杀他,也应该贬黜他以谢天下!
翰林承旨李绛的言辞则更为激烈:陛下这次如果不处罚吐突承璀,如果以后要是再有败军之将,陛下该如何处置?要是诛杀,由于有吐突承璀这次的先例,天下人肯定不服,要是赦免,那么谁还愿意在战场上为朝廷拼命?小不忍则乱大谋,希望陛下痛下决心,以儆效尤!
给事中吕元膺等人更是直截了当地要求处死吐突承璀。
见群情汹汹,李纯不得不作出表态,他一定会严肃处理,随后下诏免去了吐突承璀的左神策军使一职,将其贬为军器使(主管武器制作的官员,当时多以宦官充任)。
朝野上下人心大快。
然而他们万万没有想到,李纯口中所说的“严肃处理”就和我老婆与我一起逛街时所说的“我就随便逛逛不打算买”一样完全当不得真。
因为没过多久,他们就发现,李纯居然又悄咪咪地重新将吐突承璀提拔为了左卫上将军、知内侍省事!
耿直的李绛对此极为不满,便经常在皇帝面前揭发吐突承璀的种种不法行为。
有一次李纯听烦了,忍不住勃然变色:姓李的…不…李绛,你说得太过分了!
李绛流着眼泪动情地说:陛下您对臣如此信任,如果臣只知道明哲保身,不敢进言,那就是臣辜负了陛下;但如果是臣据实直言,陛下不愿意听,那就是陛下辜负了臣!
李纯到底是一心想干一番大事业的人,这种真情流露的忠言对他来说,就如同对乙酰氨基酚对普通发烧般地对症,因此在听了这番话后,他的怒气马上就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硬挤出来的四星级酒店大堂经理般的笑容:爱卿说的,都是别人不敢说的。朕很欣赏你,你不愧是忠臣,以后希望你还和今天这样知无不言,哪里不对说哪里…
不过,话虽然是这么说,李纯却并没有处理吐突承璀。
他信任李绛,可同时他也喜欢吐突承璀,手心手背都是肉,哪一个他都舍不得。
但吐突承璀在听说此事后,却对李绛恨之入骨,一心想把李绛拉下马。
不料他还来得及动手,自己竟然先出事了—他通过手下收受贿赂,帮人谋取节度使职务,没想到事情败露,搞得人尽皆知,影响极坏。
这次,在舆论的强大压力下,李纯没有再包庇吐突承璀,下令将其贬出朝廷,贬为淮南(治所今江苏扬州)监军。
事实上,这次他之所以下决心忍痛割爱,除了吐突承璀确实搞得太不像话以外,还有一个原因—他打算提拔与吐突承璀有很大矛盾的李绛为宰相。
公元811年十二月,近年来一直无宰相之名而有宰相之实的李绛被任命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正式成为了宰相班子中的一员。
当时裴垍已经病逝,与李绛搭档的,是不久前再次拜相的前淮南节度使李吉甫。
应该说,李吉甫是个能力很强的人,既有知识也有见识,既有理论水平也有实干水平,无论在地方还是在朝廷,政绩都不错。
值得一提的是,他还是个学者型官员,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他著述颇丰,曾先后撰写了《六代略》、《百司举要》、《元和郡县图志》等多部著作,可惜只有《元和郡县图志》流传了下来,这部书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地理总志,在地理学上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不过,李吉甫也不是没有缺点。
最主要的就是作风比较专横,听不进不同意见。
这一点,从他首次拜相时闹出的一次风波就可以看出来。
no.316
那次,朝廷举行了一次名为“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的制举考试,在这次考试中,伊阙(今河南伊川)县尉牛僧孺、陆浑(今河南嵩县)县尉皇甫湜、前进士李宗闵三人脱颖而出,被列为最上等。
皇帝李纯对此表示认可,授意中书省优先提拔三人。
当时中书省的长官正是时任中书侍郎的宰相李吉甫,由于三人在策论中对朝政进行了直言不讳的抨击,李吉甫很不高兴—既然你们把我的执政说得一塌糊涂,那我就让你们失去前途!
他下定决心,无论如何都要将此事搅黄。
经过一番研究,他从皇甫湜身上找到了突破口。
李吉甫对李纯说:皇甫湜是翰林学士王涯的外甥,王涯参与了这次的复试工作,却没有事先向朝廷提出回避,有舞弊的嫌疑。
李纯听了大怒,当即下令将包括王涯在内的几位有关官员全部贬职,而牛僧孺等人官职卑微,贬无可贬,付出的代价是多年得不到升迁。
也许这对李吉甫来说只是一件小事,但前途被毁的牛僧孺、李宗闵等人却将这笔帐一直记在了心里,这也为后来晚唐著名的“牛李党争”埋下了伏笔。
当然了,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所谓窥一斑而知全豹,这一事件表明,掌握大权后的李吉甫,已经和当初那个善待落难宰相陆贽的李吉甫不一样了。
他还是他。
但他已不是他了。
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他甚至不惜不择手段,打压异己。
尤其是在他第二次拜相后。
皇帝李纯对此也有所耳闻。
他决定敲打敲打李吉甫,这才有了对李绛的任命。
应该说,李吉甫和李绛都是有才干的人,可两人在一起的合作,却并不愉快。
李吉甫自恃资格老,对朝廷政务当仁不让,而李绛性情刚强,连皇帝都敢顶撞,当然也不可能事事都听他的,经常与他争得不可开交。
有一次,为了逢迎皇帝,李吉甫对李纯说:天下太平无事,陛下该及时行乐了。
李绛马上驳斥道:眼下黄河南北五十多个州都不受朝廷的控制,西北边疆烽火不断,各地不时发生水旱灾害,国库也十分空虚,这正是需要陛下励精图治的时候,怎么能说是天下太平呢?
一心想当圣君的李纯毫不犹豫地站在了李绛一边:爱卿所言,正合朕意。
退朝后,他又对身边的近侍说:李吉甫专门迎合我,像李绛这样的,才是真正的宰相!
可李吉甫心中对此却并不服气,一心想压过李绛。
他知道李绛喜欢直言进谏,有时甚至使皇帝下不了台,便故意在一次议事时发表这样的议论:人臣不应该强迫君主接受自己的意见,这样一来,君主开心,臣子也安心,他好我也好,岂非两全其美?
对这样的观点,李绛当然不会同意。
他立即回应道:身为人臣,就应当指出君主的过失,倘若不这样做,就会让君主蒙受恶名,这怎么能算得上是忠臣?
李纯听了频频点头:李绛说得对!
显然,在李吉甫和李绛两位宰相之间,此时皇帝李纯更欣赏的是李绛。
李纯似乎对李绛的谏言上了瘾,只要李绛多日都没有进谏,他就觉得生活如同没放盐的菜一般寡淡无味,就会忍不住问李绛:爱卿你很久都没提意见了,究竟是没事可说呢,还是因为朕不能容纳你的谏言呢?
由此可见,这段时间的李纯有多么清醒,多么励精图治!
在中晚唐那一连串的皇帝中,他就像黑暗中的萤火虫,那么鲜明,那么出众!
尽管在讨伐成德的战事中遭遇了重挫,可他并没有像他的祖父德宗李适那样丧失斗志,而是一直在枕戈待旦,静待时机。
因为他知道,真正的英雄,不是一直胜利,而是从不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