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no.292

然而李适接下来说的却是:我宣布,免除赵光奇一家的全部赋税!

仅此而已吗?

是的。

仅此而已。

明明知道问题广泛存在,却既不调整相关政策,也不查处相关责任人,而只是免除赵光奇一家税赋,这样的行为,就相当于在太平洋打一个鸡蛋就想让全世界人民都吃上蛋花汤一样的荒谬。

几百年后的宋朝史学家司马光就此事对李适的评价是:甚矣唐德宗之难寤也—唐德宗李适实在是太难以醒悟了。

这其实是比较委婉的说法,真正的意思应该是:李适这个人,不可理喻,不可救药,烂泥扶不上墙…

李适所辅佐的,就是这样一个烂泥扶不上墙的货色!

可想而知,他有多不容易!

他不仅辛苦,而且心苦;不仅鞠躬尽瘁,而且心力交瘁。

已经年迈的他终于累趴下了。

公元789年三月,担任宰相仅十九个月的李泌积劳成疾,病逝于长安,享年68岁。

李泌的人生极富传奇色彩。

他明明在幼年时就以神童而知名,可成年后却偏偏不走寻常路,潜心修道,不慕荣利,不求显达;他明明清心寡欲,不羡权位,可命运却偏偏把他推上了政治舞台的中央,让他成为了那个时代聚光灯下最闪亮的一颗明星!

如果用一个关键词来形容他的话,我觉得,应该是潇洒。

他生逢乱世,命运多蹇,一生几落几起,可他始终都是那么泰然,得并不喜,失也不悲,居庙堂之高能治国安邦,处江湖之远能恬然自得,对无数人孜孜以求的权力、地位,他毫不在意;对无数人渴望获取的金钱、名望,他视若无物。

他既能谋国,也能谋身;既能出世,也能入世;既有干才,也有口才;既有非同一般的智略,也有单骑平叛的勇气…

宋元之际的史学家胡三省曾将李泌与汉初名臣张良相并称。

是的,两人的确有很多相似之处,都有王佐之才,都不贪恋权位,都信奉黄老之道,都被帝王视为师友,都参与过皇室家事…

只有一点不一样—张良遇到的是刘邦,而李泌遇到的肃宗李亨、代宗李豫、德宗李适,却没有一个称得上是明主!

这是李泌的悲哀,也是大唐的悲哀!

李泌去世后,继任宰相的是户部侍郎窦参和太常卿董晋。

窦参为人刚强果断,凡事喜欢独断专行,董晋则是个唯唯诺诺的老好人,除了附和,绝不掺和;宁可多余,也不多言语。

如此一来,朝政大权自然落入了窦参的手里。

有人说,权力是一种毒药。这话用在窦参身上可谓是再合适不过了。

在当上宰相前,他政绩颇佳,人望颇高,但做到宰相后,他却为了专权大肆打击异己,还纵容自己的子侄和亲信大肆贪污纳贿,李适屡屡警告他,可他依然置若罔闻。

最后,李适忍无可忍,只好下令将其免职。

由于窦参在执政期间得罪的人太多,他失势后墙倒众人推,不断有人在李适面前说他的坏话,窦参被一贬再贬,最终竟然被赐死了,成了继刘晏、杨炎后死在李适手里的第三个宰相。

该用谁来接替窦参呢?

李适想到了曾与他共过患难的陆贽。

当初李适遭遇泾原之变和李怀光叛乱,时任翰林学士的陆贽在那段时间一直陪在他身边,帮助他作出了很多重要的决策,为平叛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不过由于陆贽经常直言劝谏,有时甚至搞得李适下不了台,李适表面上虽然接受,内心却并不高兴,因此陆贽尽管颇受礼遇,官位却一直没变,始终只是翰林学士。

回到京城后不久,陆贽因母亲去世而不得不暂别官场,归乡丁忧—按照唐代规定,子女应为父母守丧三年。

守丧期满后,陆贽回到了长安,当时的宰相窦参对陆贽十分忌恨,陆贽也因此被排挤出了翰林学士的行列,改任兵部侍郎。

公元792年四月,窦参倒台,陆贽被正式任命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成为了新的宰相。

大变局——大唐帝国的后半生》小说在线阅读_第163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云淡心远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大变局——大唐帝国的后半生第163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