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273
事实上,早在刚回到长安后不久,李适就搞了一次大赦,并借机将卢杞由新州(今广东新兴)司马改任为吉州(今江西吉安)长史。
从地理位置上来看,吉州距离长安更近,经济也比僻处岭南的新州更为发达,这对卢杞来说,显然是一个好的信号。
本来有些消沉的卢杞一下子又精神起来了,他得意地对身边人说:你们看着吧,用不了多长时间,我一定可以再次回到朝廷!
应该说,卢杞的判断没错。
仅仅几天后,皇帝李适就决定将卢杞再次擢升为饶州(今江西鄱阳)刺史。
奉命起草诏书的,是给事中袁高。
得知皇帝要给卢杞升官,袁高一下子就炸了,他不仅不肯动笔,还马上冲到政事堂,找到了当时正在值班的两位宰相卢翰和刘从一:卢杞祸国殃民,导致天下大乱,怎么能突然获得升迁?请两位相公立即向陛下反映!
卢翰和刘从一都是官场老油条,当然不可能这么做。
他们一面与袁高虚与委蛇,一面又绕开袁高,重新找人草拟了诏书。
没想到袁高竟然利用自己在门下省工作的职务之便,擅自扣下了诏书不准发布,同时向皇帝上书,要求皇帝收回成命:卢杞穷凶极恶,文武百官都视他如同仇敌,六军将士更是恨不能吃他的肉,这样的人岂能再次起用!
第二天在朝堂上,袁高又当着皇帝的面极力进谏。
李适阴沉着脸,不屑一顾地说:卢杞不是已经历过两次大赦了吗?—言下之意是,就算卢杞以前有再大的问题现在也不该再追究了。
但袁高还是不肯让步:大赦只不过是免掉卢杞的刑事责任,让他不用坐牢,并不表示他可以升官!
左补阙(唐代言官名称)陈京、赵需等人也纷纷进谏:卢杞执政的时候,把国事搞得一团糟,如果再用他,必将让天下人寒心!
见他们你一言,我一语,言辞越来越激烈,李适忍不住勃然大怒。
他一边狠狠地用手拍着龙椅,一边大声咆哮。
周围的侍从人员从没见过皇帝发这么大的火,都吓得不由自主地往后退。
赵需等几个言官也不由自主地低下了头,不敢再说话。
只有陈京依然毫不畏惧,他梗着脖子,大声对赵需等人说:你们不要退缩,这是至关重要的大事,我们须以死相争!
…
接下来又发生了什么,由于史书的缺载,我不知道。
我只知道,这场朝会最终不欢而散。
退朝后,李适的头脑总算逐渐冷静了下来。
但他却始终还是放不下卢杞。
也许,在很多人的心目中,卢杞意味着无数的事故,可在他的心目中,卢杞却代表着无数的故事!
如果他对卢杞的思念有声音的话,那必定是震耳欲聋!
于是,李适在次日召见宰相李勉时又提出了一个新的建议:朕想让卢杞去一个小州当刺史,这样总可以了吧。
可李勉对此依然表示反对:陛下就是让卢杞去大州当刺史也不是不行,只是会让天下所有人都失望!
李适只能苦笑着摇了摇头。
他沉吟了一会,随即抛出了一个他百思不得其解的疑问:为什么这么多人都说卢杞奸邪,而朕却看不出来呢?
李勉掷地有声地回答:这正是卢杞的奸邪所在!
这下李适无语了。
就这样,在群臣的极力反对下,李适最终不得不作出了让步—卢杞没能当上刺史,只是被任命为澧州(今湖南澧县)别驾。
这样的结果,自然不是卢杞想要的。
之前他对此有多上心,现在他就有多伤心!
卢杞无比郁闷,不久就郁郁而终。
no.274
不过,卢杞的死,在李适的心中,似乎并没有激起太大的浪花。
因为他面临的麻烦实在是太多了。
他本以为叛乱结束后自己可以享受一阵太平的日子,没想到内忧刚平,外患又起—吐蕃人对唐朝西北边境发动了大规模的军事行动!
其实在之前的一段时间,唐朝和吐蕃的关系还算是相对比较稳定的。
公元783年初,由于河北、淮西等多地发生叛乱,为了避免吐蕃人趁火打劫,在德宗李适的授意下,时任凤翔(治所今陕西凤翔)节度使的前宰相张镒代表唐朝朝廷与吐蕃宰相尚结赞在清水(今甘肃清水)会盟,以割让凤翔以西广大土地的巨大代价,缔结了与吐蕃的友好条约,两国之间总算是实现了久违的和平。
几个月后,泾原军在长安发动兵变,李适仓皇出逃,危难之际,李适病急乱投医,请求吐蕃出兵助战,还口头许诺等自己收复长安后会割让安西(即安西都护府,治所今新疆库车)、北庭(即北庭都护府,治所今新疆吉木萨尔)的土地。
后来,吐蕃也象征性地派出了部分兵马,会同浑瑊等人的军队一起参加过数次战役,但起的作用却相当于往长江里撒上一粒盐—基本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在叛乱平定后,李适却觉得吐蕃人没帮上多少忙,不愿意兑现当初的承诺。
这惹恼了吐蕃宰相尚结赞。
公元786年秋,在尚结赞的亲自指挥下,吐蕃军突然大举入侵泾州(今甘肃泾川)、陇州(今陕西陇县)、邠州(今陕西彬州)、宁州(今甘肃宁县)等地,大肆烧杀掳掠。
一时间,关中大震。
德宗李适急忙调河中节度使浑瑊、镇国节度使骆元光率军进驻咸阳(今陕西咸阳),以保卫京城,同时命凤翔、陇右、泾原三镇节度使李晟全盘主持对吐蕃的作战。
李晟果然不辱使命。
得知尚结赞即将进犯汧(qiān)城(今陕西陇县南),他立即命勇将王佖事先率领三千精锐埋伏在吐蕃人的必经之路旁,并叮嘱他放过吐蕃军的先头部队,攻击其中军,也就是其主帅尚结赞的所在。
王佖依此而行,果然大破吐蕃军,就连尚结赞也差点成了唐军的俘虏—只是由于没人认识他,才让他侥幸逃脱。
这一战,让尚结赞体会到了李晟的厉害。
他恨恨地对左右说:唐军中的良将,只有李晟、马燧、浑瑊三人,我一定要用计来除掉他们!
数日后,尚结赞亲率麾下全部大军,向李晟所驻的凤翔进发。
见吐蕃人来势汹汹,李晟没有选择与他们硬拼,而是在凤翔城内严阵以待。
令人意外的是,这些吐蕃人在其他地方无恶不作,但在凤翔附近却啥恶都不作,几乎称得上是秋毫无犯,甚至看到有老太太过马路还争先恐后地去搀扶,东接西送南搀北扶中指挥,几大高手一齐出动,这边扶过去,那边又扶过来,搞得老太太连续几个时辰都没回得了就在马路对面的家…
更令人意外的是,这些吐蕃人到了凤翔城下也不攻城,只是冲着城头大声喊叫:李令公(李晟当时在朝廷的职务是中书令)召我来,为什么不出城犒赏我!
城上的唐军都莫名奇妙。
本以为彼此是敌人,没想到这些吐蕃人竟把自己当客人!
本以为彼此会有一场大战,没想到这些吐蕃人竟是在大喊!
而且,他们喊的东西到底是什么意思?
李晟笑着解释道:这不过是尚结赞搞的反间计而已,模仿的应该是当年刘邦离间项羽和范增,但这模仿得也太蹩脚了,比菜场地摊上卖的五块钱一个的假古董还要蹩脚!咱们别管他,等他们喊累了,估计就会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