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270
达奚抱晖冷汗直流,连连点头。
因为他知道,陕州毕竟不是河朔三镇,绝大部分的文武官员心中都向着朝廷,要是自己真的与代表着朝廷的李泌作对,绝对不会有好下场。
当天,他就悄悄逃亡了。
关于他的去向,史书中只有四个字:不知所之。
就这样,李泌凭借自己超人的智慧和非凡的勇气,轻松平息了这场潜在的叛乱!
与此同时,和他一起离开长安的马燧也回到了自己的大营。
由于在皇帝面前立下了一个月内平定河中的军令状,他的心中并不轻松。
一到军中,他就与浑瑊、骆元光等人一起商议作战计划。
众人都认为,目前最难啃的骨头就是据守长春宫的河中猛将徐庭光—政府军已经围攻长春宫将近一年,却始终没有任何进展!
该如何对付这个难缠的徐庭光呢?
继续强攻显然并不是一个好选择—之前一年都打不下来,不要说现在只有一个月的时间!
思来想去,马燧决定换一种做法。
行军,陆路不通,可以改走水路;打仗,攻城不行,那就试试攻心!
这天,他只带着少数随从,策马来到长春宫城外,对着城上大声呼喊:我是河东节度使马燧,请徐将军出来说话!
徐庭光早就听过马燧的大名,便带着手下来到城头,恭恭敬敬地向马燧行礼。
见此情景,马燧知道有戏,便又进一步试探道:我从朝廷来,你们应该西向受命。
徐庭光等人随即又对着着西面长安的方向恭恭敬敬地行礼。
这下马燧心里有底了:此事必成!
于是接下来他便对徐庭光等人做起了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自从安禄山叛乱以来,这四十年中你们朔方将士为国家屡建功勋,多次挽狂澜于既倒,忠义闻于天下,为什么现在要做这种灭族的事呢?听我的话,不但可以免去灾祸,富贵也近在眼前!
徐庭光等人都沉默不语。
见城上没人应答,马燧干脆一把拉开战袍,露出胸膛,放出了一句狠话:你们如果不信我的话,为何不用箭射我!
马燧的举动,让徐庭光深受触动。
他看到了马燧的诚意,也想到了自己的难处。
事实上,虽然因为李怀光对他有知遇之恩,他不得不追随李怀光走上了这样一条对抗朝廷的道路,但他的心中却一直都是有朝廷的,他的内心一直都是非常纠结的—反旗虽然举在手,我心依然是唐朝心,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唐朝印!
可现在他又能怎样呢?
背弃对他恩重如山的老上级李怀光,那是不义,他做不出这样的事;而与朝廷对抗到底,在反叛的道路上越走越远,那是不忠,他也觉得于心不忍!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他实在是太难了!
每天,他心中都无比痛苦无比忧愁。
爱国之心今犹在,只是旗号改。问他能有几多愁,恰似一世英名付水流!
想到这里,徐庭光忍不住泪如雨下。
而他麾下的将士很多也跟他有着同样的感受,也都情不自禁地抽泣起来。
他们的心思,马燧当然不会看不出来。
他略加沉吟,便有了主意。
他对城上的将士提出了这样的建议:祸乱是由李怀光惹出来的,你们无罪。我即将率部征讨河中,你们坚守不出就可以了!
这正中徐庭光等人的下怀—他们不想与朝廷为敌,但也不愿明目张胆地和他们的老领导李怀光对着干。
马燧的这个提议,恰好让他们摆脱了两难的困境。
因此他们全都异口同声地回答:好!
之后,马燧与浑瑊、韩游瑰等人率唐军主力绕过长春宫,直逼河中城下。
见唐军来势汹汹,李怀光急忙命人点起烽火,向距离不远的徐庭光告急,要他速来增援。
黑夜里燃起的烽火,就像黑夜里高速公路上的刹车灯一样显眼,但徐庭光却始终假装看不到。
李怀光望穿秋水,也没有等到一个援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