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no.225

能够让各藩镇中最为狡猾的李正己输得毫无脾气,崔祐甫的能力可见一斑。

他也凭借自己的表现赢得了朝野上下的普遍爱戴。

按照史书的原话就是:祐甫谋猷启沃,多所弘益,天下以为可复贞观、开元之太平也—崔祐甫谋略深远,通晓治国之道,做了很多有益的事,天下人都以为贞观(唐太宗年号)、开元(唐玄宗年号)年间的太平盛世又要再现了。

可惜的是,这一切并没有发生。

不是崔祐甫的水平不够,而是他的时间不够。

在当上宰相仅几个月后,他就得了重病,不久就去世了。

病中,他向皇帝李适推荐了自己的继承人—两年多前因受元载牵涉而被贬任道州(今湖南道县)司马的杨炎。

杨炎是凤翔(今陕西凤翔)人,年轻时就以才貌双全而闻名。

《旧唐书》称其:美须眉,风骨峻峙,文藻雄丽,汧、陇之间(汧水、陇山一带,即今陕西甘肃交界处),号为小杨山人。

也就是说,他长得眉清目秀,风度翩翩,而且写得一手好文章,看上去仙风道骨,超凡脱俗,号称小杨山人,在他的家乡名气很大。

杨炎早年曾受河西节度使征召,出任掌书记(节度使属官,大致相当于现在的秘书),但不久就惹出了事—当地有个县令酒后辱骂杨炎,杨炎大怒,带着左右将这个县令打得奄奄一息,几乎送命,在当地引起了很大的民愤,幸亏节度使偏爱杨炎之才,对他网开一面,他这才逃过了一劫。

由此可见,杨炎这个人虽然有漂亮的风度,却缺乏足够的气度;虽然有超人之才,却没有容人之量;心气虽然比天空还高,心眼却比针眼还小。

这样的性格,仕途当然是不会顺利的。

人到中年,他才勉强混了个从六品的司勋员外郎,直到后来因缘际会结识了宰相元载,他才终于时来运转,迈入了升官的快车道。

元载与他是凤翔老乡,对他的才华也非常欣赏。

在元载的提携下,杨炎很快就升任知制诰,接着又迁中书舍人,负责为皇帝撰写诏书,这正好发挥了他无与伦比的写作才能,让他如鱼得水,成绩斐然。

在此期间,他还为名将李光弼的父亲李楷洛作了一篇著名的《李楷洛碑》,文采飞扬,一时间广为传颂。

公元774年,杨炎又更进一步,被擢升为吏部侍郎。

毫无疑问,他之所以能在官场上如火箭般迅速蹿升,很大程度上靠的是元载。

然而,能把火箭推上天的强大能源,一旦爆炸起来,杀伤力也不是一般的大。

三年后元载出事爆雷,作为元载死党的他也不可避免地受到牵连,被一撸到底,从京城被贬到了偏远的道州(今湖南道县)。

那一年,杨炎已经51岁了。

靠山倒了,自己老了,也许那个时候的他对自己的未来已经不抱希望了。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深山老林处,寂寞了残生。

也许,这就是那个时候的他眼中的归宿吧。

可命运似乎总是特别爱搞恶作剧。

此时的杨炎本已经彻底躺平,没想到竟实现了躺赢!

崔祐甫病中的一纸推荐,让他从人生的谷底一飞冲天,一下子登上了人生的巅峰!

公元779年八月,杨炎被越级提拔为门下侍郎、同平章事,正式成为宰相。

与他一起被任命为宰相的,还有原怀州(今河南沁阳)刺史乔琳。

数月后,乔琳因表现不佳被免职,而杨炎却深得皇帝李适的信任。

李适之所以如此看重杨炎,除了杨炎确实有过人的能力外,据说还有一个原因—他想回报元载。

no.226

代宗李豫晚年宠幸独孤贵妃,一度曾有过废掉李适、改立贵妃之子韩王李迥(jiǒng)为太子的想法,幸亏元载极力劝谏,李适才保住了太子之位。

喝水不忘挖井人,当了皇帝的李适当然不可能忘记自己的恩人元载。

可惜的是,树欲静而风不止,恩欲报而元载不待,无奈,李适只能把对已经去世的元载的感激之情全部寄托在了杨炎这个元载当年的死党身上。

有了当今皇帝的大力支持,有了梦寐以求的宰相之位,杨炎摩拳擦掌,决心大干一场。

和刘晏一样,他也把主要的着力点放在了财政方面。

只不过,刘晏的改革主要是事务层面的,比如改进漕运、完善搉盐法等,而杨炎的解决办法则更倾向于制度层面。

这其实也是可以理解的。

因为杨炎现在是炙手可热的宰相,手中的权力比当初的刘晏要大得多!

杨炎觉得,要管理好财政,首先要做的,是摸清国家的家底。

其实这原本并不是问题。

唐朝建国以来,朝廷征收的赋税本来一直存放于左藏库(相当于现在的国库)。

左藏库有极为严格的管理制度—太府寺(掌管宫廷库藏及贸易的机构)每季度上报一次,比部(掌管稽核的机构,类似于现在的审计署)则负责核查,确保帐物相符。

但在安史之乱发生后,情况却发生了变化。

肃宗李亨在位时期,由于平叛的需要,军费开支极为巨大,有些将领趁机把左藏库当成了提款机,用起钱来跟我老婆一样大手大脚毫无节制,甚至借机中饱私囊。

当时主管财政的度支使第五琦对此非常头疼,却又得罪不起这些手握重兵的军头,万般无奈之下,他想了个办法—把左藏库里的所有钱帛,全都搬进了宫中的大盈库(皇帝的私人仓库,由宦官掌管,主要用于宫廷和皇室的一些额外花销)。

以后你们用钱,就直接向皇帝要吧!

这样一来,将领们自然是鞭长莫及了,第五琦的耳根也终于清静了,但却造成了一个新的问题—天下的赋税全都进了皇帝的私人仓库,皇帝用钱倒是方便了,管事的宦官倒是发财了,可有关部门对此却是两眼一抹黑,啥都不知道!

国家究竟有多少家底,在此后将近二十年的时间里,完全成了一笔糊涂账。

这当然是不行的。

毕竟,任何一个人办事之前,都得看看自己钱包里有多少钱—否则开发商也不会在客户看房之前要求先验资了,否则我也不会在拼多多上买一块九毛八一条的皮带了。

这个简单的道理,大臣们当然都知道。

可谁都没有提出过任何异议。

不是他们不想,而是他们不敢。

因为他们知道,要把国库的管理权从宦官手中夺回来,肯定会得罪掌权的宦官,甚至还可能得罪皇帝本人!

而杨炎却敢。

他从来就不是个怕事的人。

他上任以后的第一件事,便是向皇帝进谏:财赋是国家的根本,百姓的命脉。因此以往都由国家重臣掌管,既便如此,有时还难免有损耗及管理混乱的情况发生,如今让宦官管理国库,大臣们对此一无所知,政治上的弊端,没有比这更严重的了!请陛下下令将财赋搬出内库,交由有关部门管理。至于宫中所需的用度,可以每年列出预算,由国库如数划拨,绝不会少一丁点。只有这样,朝廷接下来的政令才能得以推行!

此时的李适一心想要励精图治,马上下令照此执行。

二十年的积弊,就这样被杨炎轻而易举地解决了。

朝野上下都对他刮目相看。

不过杨炎对此却很是不以为然。

在他看来,这点小小的成就跟他接下来要干的的大事相比,就相当于把云淡心远出书拿到的版税和上海陆家嘴的大面积江景房房价相比—完全不值一提!

大变局——大唐帝国的后半生》小说在线阅读_第126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云淡心远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大变局——大唐帝国的后半生第126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