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84
郭子仪命部将长孙全绪率军进驻蓝田以北的韩公堆一带,一边竖起无数面旗帜,一边又命人一刻不停地击鼓,晚上还点起了无数堆篝火。
火光熊熊,鼓声阵阵,远远望去,似乎有无数的兵马。
吐蕃人见状,心中不免有些发毛。
而长安百姓见状则大受鼓舞,纷纷传言:盼望着,盼望着,官军来了,胜利的脚步近了…郭令公从商州带着不计其数的军队来了,而且全都是参加过平叛战争的精锐,人人都能胸口碎大石徒手开啤酒隔山吹死牛,指东从不打西,指狗从不打鸡…
吐蕃人听说后更慌了。
而更令他们胆寒的是,这天半夜竟然连长安城中也响起了一阵接一阵的鼓声—其实这也是长孙全绪的杰作,他派部下偷偷潜入城内,结交了数百名长安社会青年,让他们趁夜在长安城的主干道朱雀大街上四处击鼓。
这下吐蕃人再也坐不住了。
这些个唐军,怎么像生活中的挫折一样无处不在?
难道唐朝的勤王大军真的已经来了?
事实当然不是这样的。
尽管代宗李豫在退出长安前就向各地节度使派出使者,要求他们立即赶赴长安勤王,可真正响应号召的却寥寥无几,崤山以东更是一个都没有,其中甚至包括和郭子仪齐名的大唐军界的标志性人物—时任河南、淮南、山南东道诸行营副元帅的临淮王李光弼(代宗李豫登基后晋封其为临淮郡王)。
李光弼不是不想去,而是不敢去。
他怕像来瑱一样遭到程元振的暗算。
与来瑱相比,他和程元振之间的关系似乎更差—史载程元振素来厌恶李光弼,曾多次在皇帝面前说他的坏话;与来瑱相比,他的战功更大,名头更响,能力更强,更有功高震主之危,更容易引起皇帝的猜忌…
如果以来瑱的条件和命运作为已知项来建立数学模型的话,可以毫无疑问地推算出,一旦李光弼和来瑱一样受到程元振的陷害,他的命运一定会比来瑱更惨!
在这样的情况下,李光弼怎么敢轻易跑到皇帝身边去呢?
那不是自投罗网吗?
因此,犹豫再三,李光弼最终还是没有离开他的大本营徐州(今江苏徐州)一步。
不是我对陛下的命令不愿服从,只怪陛下你对程元振言听计从!
连之前对朝廷一向忠心耿耿的李光弼都不愿赴援,其他人当然难免也会有类似的想法。
尽管各地的节度使几乎个个都接到了勤王的诏书,但除了鄜延(治所今陕西富县)节度使白孝德等少数几人外,其他人全都把皇帝的圣旨当成了手纸,全都按兵不动。
当然,这些东西吐蕃人是不知道的。
他们被长孙全绪所制造的假象吓坏了,只觉得四面八方的唐军正如潮水般往长安集中,加之他们在长安已经捞了不少油水,便立即萌生了退意—还是赶紧跑路吧,晚一点说不定就来不及了!
他们当即带上他们的战利品匆匆撤出了长安。
吐蕃人走了,高晖这个唐奸当然也要仓皇出逃。
不知为什么—也许他是个路痴,也许他是史上最早的地圆说(地球是圆的)的信奉者,高晖明明想跟吐蕃人一样向西逃,可实际上却是一路向东跑到了潼关,被唐朝守将李日越抓获处死。
就这样,在被吐蕃人占领了整整12天后,长安总算又再次回到了唐朝的手中。
然而,长安虽然收复了,人们心中的创伤却远没有平复—吐蕃人进出大唐的国都,居然比进出菜市场还要随意,世界上难道还有比这更丢脸的事吗?
究竟是什么导致了这样的奇耻大辱?
这笔帐当然不能不算。
no.185
太常博士柳伉上表,直接把矛头指向了皇帝李豫,说他自登基以来一直疏远功臣、宠幸宦官,才酿成了这样的大祸,强烈要求他下罪己诏,改过自新,并剥夺宦官的权力,诛杀程元振。
李豫看了心中很不舒服。
居然敢这样指责皇帝,简直是澡堂里的拖鞋—没大没小!
不过,那个时候毕竟是以包容著称的唐朝,他并没有把柳伉怎么样—要是在清代,敢对皇帝这样说话,柳伉就是有一百个脑袋都不够砍的!
当然,李豫也不可能下罪己诏、承认自己的错误,更何况,他根本就不认为自己宠幸宦官有什么错!
但无论如何,出了这么大的事,他也知道必须要有人为此背锅。
最适合背这个锅的,无疑是民愤最大的程元振。
如果不是他隐瞒战报,吐蕃人怎么可能如此轻松地长驱直入!
因此,尽管李豫之前对程元振一直信任有加,这次也不得不忍痛割爱了。
于是程元振被免去所有官爵,遣回原籍,他原先的元帅府行军司马这一要职则由宰相元载接任。
之所以没有处死程元振,一方面是李豫念及程元振对他有拥立之功,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他不想把事做得太绝,伤了其他宦官的心。
事实上,之后他依然十分信任宦官这个群体。
回到长安后不久,他就加封此次在陕州护驾有功的鱼朝恩为天下观军容宣慰处置使,让他总领禁军。
鱼朝恩带着他在陕州时的老部队神策军入驻禁宫,自此取代程元振,成为了新一代的权宦。
而程元振居然还不甘心,竟在不久后又穿着女人的衣服偷偷潜回了长安,企图东山再起。
见这家伙毫无自知之明,毫无眼力见,李豫对他也忍不住厌恶起来—现在你已经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我怎么可能在这样敏感的时刻用你?
很快,李豫就下诏将程元振流放到溱州(今重庆綦江区),之后又改于江陵(今湖北荆州)安置。
从此程元振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
彻底退出历史舞台的,还有李光弼。
在当时的唐朝军界,无论是从战功、威望还是影响力来说,李光弼都不亚于郭子仪,但在经历了此次吐蕃入侵事件以后,两人在皇帝李豫心目中的地位,却有着天壤之别。
郭子仪赋闲多年,手中没有一兵一卒,但却临危受命,收散卒,克长安,建下了奇功,真正做到了“我是唐朝一块砖,啥时需要啥时搬”,李豫对他极为感激—回京的时候,他曾握着郭子仪的手激动的说:朕没有早点起用爱卿,才会落到这样的地步!
而与郭子仪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手握重兵于徐州的李光弼却对李豫的勤王令置若罔闻,不要说出兵响应了,连一点反应都没有!
这让李豫怎么会对他没有想法?
之前在程元振等人之前的多次挑唆下,他本来就对李光弼有些猜疑,现在见李光弼表现得如此不听话,他当然更不放心了。
不错,你确实功劳大,能力大,但正因为这样,我对你的担心也越大!
回到长安后不久,李豫就下诏改任李光弼为东都留守。
东都留守是东都洛阳的最高行政长官,级别不低,却是个文职。
显而易见,李豫发布这个任命的意图是要解除李光弼的兵权。
这一点,谁都看得出来。
为了说服李光弼离开徐州去洛阳上任,派去宣旨的宦官说尽了好话:陛下对太尉您是非常信任和关心的,您看,这次调您去洛阳,尽管是平级调动,实际上却可是说是背心换胸罩—虽然没往上提,可位置更重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