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一直在深度思考三星堆的文化内涵及其外延,渐渐推演出三星堆及其以前较为完备的历史演变和文化养成路径,尤其是三星堆与周边文化的关联是如何发生,为什么会那样发生,内在机理是什么,有什么足迹可以追寻等问题基本已理清,接下来把这些问题梳理一下,待贯通古蜀历史前后以后与大家做个交流。一直跟帖的朋友大致看得出来,从本帖开帖以来个人就试图不走考古学术一途,也无意去沾染考古学术,但是后来在诸多师友的“鞭策”之下不得不做了我不愿意做的事。
给大家提一个小小的疑问,你们在思考问题的时候有没有发现你们的思考方式,问题的提出,乃至思维理念已经被一些条款给框住了,比如有要谈考古求实证的朋友,你们有没有发现考古确实能考出一些器物,但器物是死的,怎么才能活过来呢?得解释,那解释权又在哪里呢?最后谁才有权威的解释权呢?任何不是考古专业的,任何没有从事一线考古的,任何没有接触某个遗址完整考古过程的,你们怎么会有信心确保你在考古解读方面能比一线工作者了解的更全面,解读更具权威性?到最后,如果要谈考古,那得听谁的?
又比如要谈文献典籍考据的朋友,你们有没有发现你们的立论或论据是不是已经受到了已有的文献资料或古今研究资料的影响,以致你们在找寻文献支撑的时候不得不选择性摘取于自己有利的资料,而忽略其余,最后无奈的产生一种“断章取义”的感觉?因为文献典籍也是古代学者考据或个人思考的结果,它本身或许并不足以成为坚实的证据,但普通爱好者很难对浩如烟海的文献典籍进行逐一考证,最后“偶然”发现一条有利于自己思路的文献资料就奉为真理,殊不知那些资料就连留那些资料的“学者们”自己都不确定,但在你那里被确认了,于是.
历史爱好者,容易,爱好历史者,不容易,考古资料怎么解读,文献资料怎么选用,要做的工作太多太多太多,对专业从业者尚且艰难更不要提对普通爱好者而言,更是难上加难,尤其是像三星堆这样考古“看不懂”,文献基本没有的天书。那是不是说就完全没有办法了呢,我认为不是的,前面我说过历史是唯一的,时间,空间,人物,事件等因素是历史的基本属性,在对应的时空里,在相应的知识体系下,发生与时代生产力生产关系相符合的事件是历史最根本的要义,我个人不相信有外星文明的介入,也不相信人类文明会突变跳跃。
三星堆文化是中华史前文化的阶段性产物,三星堆的意义很重大也很关键,它可以为我们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补上重要的一角。这个观点是我目前的基本结论,得出这个结论自然不是随口说说,但要说清楚也不容易,李学勤老先生的预感是正确的,“如果没有巴蜀文化的深入研究,便不能构成中国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完整图景…中国文明研究中的不少问题,恐怕必须由巴蜀文化求得解决。
各位师友们大家好,首先拜谢大家的支持与关注!我个人非常欢迎不同真知灼见的表达也非常期待有有益思考的出现,有不少朋友应该知道我个人并不寻求与人争辩辨高低上下,也无意做说服工作,都是对三星堆文化感兴趣的朋友在一起讨论,既然是讨论就没有结论,支持有个人坚持,但个人的坚持没必要成为别人的坚持,更没必要你的坚持没有成为别人的坚持而心里失落,完全没有必要。
最重要的一点,我们现在说的并不会成为定论,正如我前面说的支持的人多不一定全是对的,没人支持并不代表就没道理。我前面我可以说出三星堆的子丑寅卯,能解释三星堆很多现象,但强调过这只是我个人的迷之自信,万一是我信口开河呢,对不对。我能做的就是给相信我的朋友做个交代,必定不会让你们失望;至于不相信的朋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见解,无可厚非的,我完全理解和尊重你们的做法,没有关系。
三星堆现在以及将来好长一段时间可能都会没有定论,学术界考古界在各种政策支持下稳步展开相关工作,他们尚且不急,大家又何必为了一点异见费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