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风云(前所未有的解读)
序
从历史断代上说,三国起于公元229年孙权称帝,建立东吴,至于公元263年曹魏灭掉蜀国,共计35年。在此之前,曹丕称帝,但蜀汉与江东却并没有称帝,是不能称为严格意义上三国的;在此之后,中国大地上只留下曹魏以及后来的晋与东吴两个政权,亦不能称为三国。
这一理解与我们平素基于《三国演义》而得出的印象,大相径庭,因为,我们耳熟能详的“三国英雄”大多活跃于所谓的“三国”之前!起码在曹操、刘备去世以后,我们印象中的三国故事已经不太精彩了,而三国最精彩的故事基本上都发生在东汉献帝建安年间。
由于拙著《细说两晋南北朝》(网址http://bbs.tianya.cn/post-no05-146711-1.shtml)(出版后的名字分别为《西晋风云》(上中下,重庆大学出版社,作者孙峰)、《东晋风云》(四卷本,作者孙峰、孙艺真,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南北朝风云之宋齐兴亡》(五卷本,作者孙峰、孙艺真,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南北朝风云之梁陈兴亡》尚未签约,已出版的淘宝网、京东商城等均有出售)在《西晋风云》第一卷中已经写了刘备死后的大部分历史,因此,这一新贴,将主要描写从公元184年黄巾起义到公元223年刘备去世这一段,共计40年的历史(最多延至魏文帝曹丕去世)。这一段在史学上应当属于后汉史,但却是我们印象中的三国史,或者说属于三国奠基期,也是我们观念中三国故事最精彩的一段历史时期。
再啰嗦两句。
关于写作历史,我的观点是:历史原本就很难轻松读清楚的。试想:你我又有几个人能青史留名?我们经历的又有多少件能够彪炳史册?岁月的流逝又给我们多深的理解障碍和隔膜?这些个历史上的形形色色的人中蛟龙们做的那些个大事,中间隔着时光的磨砺,又夹杂着无数写史人个人人生经历和种种偏见,还有种种即便是在当时已无人知晓的内幕,不经过认真的辨别和深入的研究,岂能轻松地下结论?当然,我们都愿意轻松地完成每一件事情,就像我们都从内心深处想轻松地成佛一样,但也许那是不可能的,我们只能做到尽可能接近那个目的,如果非要将轻松作为写史人追求的第一目标,有些时候我们写的可能只是哗众取宠的伪历史而已。另外,历史事件中自然会有前因后果,但历史本身本来就是流水账,如果刻意的要弄出来一些符合小说特征的花样来,也不符合历史的本来面目,我们需要做的仅仅是复述以及尽可能去伪存真,让读者了解曾经发生过的事、曾经存在过的人,至于能否给读者不同的感悟,这需要人们自己去把握,智者见智,仁者见仁。
因此,只想依照我自己的标准,把想写的历史努力写好。
由于我们实际上记述的是东汉末期历史,因此,有必要先了解一下东汉的官制。
最高官职:
上公:太傅,一般在新皇帝即位时加封一名德高望重的大臣为太傅,该人死后,就不再设了。
三公:
太尉,起初称大司马,掌军事。长史1名,一千石,属官47名。
司徒,起初称大司徒,掌民事。长史1名,一千石,属官67名。
司空,起初称大司空,掌建设。长史1名,一千石,属官71名。
比公(三公待遇):
特进,授予德高望重大臣的荣誉称号。
大将军,到东汉末年,大将军的地位超过了三公。
骠骑将军,
车骑将军,
卫将军,
前将军,
后将军,
左将军,
右将军。(前后左右将军位次九卿)
但大将军、骠骑将军等的位次因人而异,有时也位在三公之上。各位将军有司马、长史各1人,一千石;从事中郎2人,六百石;属官60人。如果领兵的话,大将军下辖五部,每一部有1名部校尉,比二千石;1名军司马,比一千石。不设校尉的部,仅设军司马。根据颜师古的《汉书注》称,秦汉时期官员工资以发给粮食计算,东汉时改为半粮半钱,两千石一级的官员又分为中二千石、二千石(又称为真二千石)、比二千石三种,其中,中二千石是指实际上可以领到超过二千石的俸禄,最多可达二千一百六十石;二千石要打七二折,实际领到一千四百四十石;比二千石要打六折,实际领到一千二百石。北京博物馆内有东汉的司农铜权,是东汉政府标准的度量衡器,据实际测算,东汉1斤等于现代的0.5市斤;《汉书?律历志》称:“一龠容千二百黍,重十二铢,两之为两。二十四铢为两。十六两为斤。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说苑》记载与之大体相同,也就是说一石为一百二十市斤,折合现在为六十市斤。《后汉书?百官志五》称:“百官受奉例:大将军、三公奉,月三百五十斛。中二千石奉,月百八十斛。二千石奉,月百二十斛。比二千石奉,月百斛。千石奉,月八十斛。六百石奉,月七十斛。比六百石奉,月五十斛。四百石奉,月四十五斛。比四百石奉,月四十斛。三百石奉,月四十斛。比三百石奉,月三十七斛。二百石奉,月三十斛。比二百石奉,月二十七斛。一百石奉,月十六斛。斗食奉,月十一斛。佐史奉,月八斛。凡诸受奉,皆半钱半谷。”斛与石相同。也就是说,比二千石每月领取工资一百石,其中,发给五十石粮食,另外五十石粮食折合成钱发放。按照大米市价1市斤大约3.5元人民币计算,比二千石的工资大致相当于每月21000元。
部下面还有曲一级单位,设1名军候,比六百石;曲下又有屯,设1名屯长,比二百石。另设有军司马、军候的副职,分别称为军假司马、假候。独立营的将领称为别部司马。
度辽将军,二千石,又有使匈奴中郎将、护乌桓校尉、护羌校尉各一人,均为比二千石。
九卿:
一是太常卿:1名,中二千石,掌祭祀;太常丞1名,比一千石。
下设:
1、太史令。六百石,掌天文。有太史丞、明堂丞、灵台丞各1名,二百石。掌占卜、历法等,有太史待诏37人,灵台待诏42人。
2、博士祭酒。六百石,解疑释惑。博士14名,比六百石。
3、太祝令。六百石,祭祀。太祝丞1名。属员二三百名。
4、太宰令。六百石,祭祀时安排器皿。丞1名。属员二三百名。
5、太乐令。六百石,祭祀时演奏。丞1名。属员二三百名。
6、各个皇帝陵园各有1名令,六百石,负责护陵。属员数名,卫士一二十人。
二是光禄勋:1名,中二千石,掌宫廷宿卫。丞1名,比一千石。
下设:
1、五官中郎将1人,比二千石。下属又有五官中郎(比六百石)、五官侍郎(比四百石)、五官郎中(比三百石)。
2、左中郎将1人,比二千石。下属中郎(比六百石)、侍郎(比四百石)、郎中(比三百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