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然,加勒比海地区是英国人重要的原料产地,而英国也会对自己的黄金水道保持极大关注,可是,他们更加明白什么对他们才是最重要的。英吉利民族是和法兰西民族同样杰出的民族,他们知道,英伦三岛才是他们的根。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所以,他们的战略防御重点,只能是英吉利海峡。
拿破仑称帝后,重新启用了富歇,继续担当他的警务大臣。于是,法国的情报工作又有条不紊地进行了。这第二个计划尚未实施,拿破仑就接到情报说这一计划已经落到英国人手中。
维尔纳夫已经患上了一种疾病,这是种特殊的心理疾病,叫做纳尔逊恐惧症,世界上得这种病的人不多,维尔纳夫戏剧性地患上了。他更适合当一个参谋,让他当海军司令实在是勉为其难了。
几艘西班牙商船被英军击沉,而又令他胆战心惊的是,纳尔逊正率领英国地中海舰队在地中海面上等着他。
他不敢出海,真的不敢。
时间到了1805年,拿破仑又提出了第三个计划:由米塞司的舰队驶往加勒比海(实际上他已经按照第一个计划到达那里了),维尔纳夫的土伦舰队则运送部队到马提尼克岛登陆进行增援。他们的目的是对英国的殖民地进行打击,然后根据布伦的命令回到欧洲或是加纳里群岛。
维尔纳夫总是在拖延,这种迹象海军部长德克里斯不可能不发现,便质问他为何对执行皇帝的命令推三阻四。结果,他回信说:“大哥,你要知道这土伦司令可不是我要当的,而是你和皇帝让我当的,这里的情况糟糕的很,士兵不守军纪,士气全无,军官不听从我的命令,装备也比不上英国佬,那个要命的独眼龙还在地中海上像幽灵一样地游弋,我肯定是打不过他的,所以,我不想干了,请您和皇帝大发慈悲,让我重新找个地方过过安乐日子吧。”
接到维尔纳夫的信,德克里斯大吃一惊。他实在是想不到维尔纳夫竟然斗志全无,不像个男人。土伦海军士气全无,也和维尔纳夫有很大的关系。这是,作为一个负责人的海军大臣,他必须立即向皇帝汇报这件事情。
然而,可悲的是,他并没有向拿破仑汇报这件事情。他在想,维尔纳夫勉为其难,对大局应该没有什么影响。嗯,他还是有能力的。因为对维尔纳夫的私人感情占了上风,他十分不应该地将理智抛在了一边。所以,法军海军的失利,海军部长也要负很大的责任。
维尔纳夫左等右等,还是没有回复。所以,他只能呆在土伦海军司令的位置上,勉为其难地执行拿破仑的命令。
就这样,战战兢兢的维尔纳夫率领11艘战列舰和9艘巡洋舰,心不甘情不愿地驶离了土伦港,开往加勒比海地区。他在默默地乞求上帝,千万不要让纳尔逊追上他。
纳尔逊一出发,纳尔逊就收到间谍传来的消息了。可是,至于他要往哪儿去,纳尔逊不知道。所以,他要猜测。
纳尔逊猜测,维尔纳夫一定是去了马耳他或者埃及,便开始了全速追击。现在的纳尔逊,已经差不多到了知天命的年纪,而且是个失去一条手臂和一只眼睛的特级伤残人士。可是,他的火气仍然很大,他要拿维尔纳夫来泄火。他命令水手拿出吃奶的劲头儿,全速向他预测的方向追击。
当他风风火火地率舰队赶到亚历山大港时,却发现这里的港口静悄悄,只有不少海鸟在半空中盘旋。于是,他又心急火燎地赶到了马耳他,结果还是没有逮到维尔纳夫。
纳尔逊对法军妄图赶往加勒比地区的说法是半信半疑的,因为,埃及和马耳他也是英军重兵布防的地区,他可能是觉得维尔纳夫是个爷们,要把当年在阿布基尔丢掉的场子找回来。
结果事实却让他大跌眼镜。
原来,维尔纳夫出海三天后就遇上了风暴。本来就吓破了胆的维尔纳夫认为这不是个好兆头,便十分脸不红新不热地又回到了土伦港。
纳尔逊恨得牙痒痒:“这个狗日的维尔纳夫,也太孬种了吧?害得俺在茫茫大海上一通好找!”
得知维尔纳夫回到土伦港的消息后,拿破仑终于意识到,维尔纳夫可能不能胜任土伦的指挥任务。于是,他派出将领去土伦督战,并罢了维尔纳夫的官。但是,倒霉催的维尔纳夫还是离不开土伦舰队,因为,拿破仑让冈托姆当土伦地中海舰队总司令,让维尔纳夫当他的副手,继续提心吊胆。
同时,朝令夕改的拿破仑祭出了第五个作战计划:维尔纳夫率舰队前往马提尼克,而冈托姆率领布雷斯特舰队前往埃尔费罗尔和那里的法国和西班牙联合舰队会合。
然而,维尔纳夫还没有出发,拿破仑的计划又改了,维尔纳夫将不前往马提尼克,而是直接驶向爱尔兰然后回到布伦,而由冈托姆前往马提尼克然后回来护送布伦的船队。还来不及部署,计划又有了变更,最新的这个计划已经是第七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