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后来吕西安就在马赛参加了雅各宾俱乐部。他虽然年龄小,却是初生牛犊不怕虎,什么都敢说,什么都敢做。他似乎是天生的左翼,对雅各宾派情有独钟,是个坚定无比的雅各宾分子。他是在罗伯斯庇尔时代成长起来的,而这时候正是一个男孩子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刻,可能就此打上烙印,再怎么也难以改变了。

不过,吕西安后来的所作所为,可是和雅各宾派的宗旨背道而驰的。或者说,他也是一个政治投机者,在坚定自己政治信仰的同时,永远不会忘了为自己攫取好处。

这样,拿破仑一家就在马赛安顿了下来。老大约瑟夫已经成长为老油条了,他去巴黎一通游说加活动,回到马赛时已经是一名军需官了。这个职位的年薪是6000法郎,除此之外,还有收受贿赂和黑市交易等可观的外快,可谓一夜脱贫。而吕西安也在当地一家仓库当上了守夜人。再加上拿破仑的工资,一家人总算不会挨饿了。

拿破仑回军队报到的时候,瓦朗斯的炮兵军团总司令不愿意接受他,但是这个将军的弟弟也是拿破仑的上司,且对拿破仑评价颇高,他不想驳兄弟的面子,就让拿破仑护送从阿维尼翁到尼斯的军需品,干起了临时军需官。

正当拿破仑奉命前往尼斯的炮兵团路过马赛时,攻打土伦的炮兵指挥官受了重伤,不能再继续打仗了,于是,天大的好机会落到了拿破仑的身上,只是这时连他也不知道。

也多亏了拿破仑还为小弟路易着想,拜访了老乡萨利切蒂,请求让他帮忙,帮路易在军中谋个一官半职。路易也是在布里埃纳军校呆过的。

谁知道,萨利切蒂却反过来要求拿破仑先为他做一件事情,那就是担任攻打土伦的临时炮兵指挥官。

萨利切蒂早就对拿破仑有所耳闻,知道他是一个炮兵天才,这不,一见到他,就自然把这个对拿破仑来说千金难买的好机会送给了他。而拿破仑也不是傻子,他略微一想,眼前就出现了土伦攻克后自己青云直上的情景,便忙不迭地答应了。

于是,拿破仑在萨利切蒂的帮忙下,成功取代那个受了重伤的家伙,成为法军土伦战区的炮兵指挥官。同时,仗还没打呢,他就又升了一级,被提拔为炮兵少校。

于是,炮兵少校拿破仑便开始研究着在土伦部署的13个炮兵连。他知道这是他扬名立万的机会,这种机会对于一个人来说可能只有一次,如果失败了,则万劫不复,相反,如果成功了的话,则可能平步青云,获得自己做梦都想不到的东西。

此时,他的思想已经发生了转变。他知道,以前那个骄傲爱国的科西嘉小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他再也不能回到以前了。现在,解放科西嘉已经成了一个梦,他不得不为自己和自己的家族早做打算了。对于打完这场仗后的路该怎么走,那就听任天命吧。

所以,拿破仑马不停蹄地从周围调运大炮,加强训练和研究,争取能一战成功。

此时,一名将军也奉命前来参加土伦攻坚战。他和拿破仑有缘,只是这次他们有没有交集还不好说,因为,拿破仑只是炮兵指挥官,总司令是一个叫杜戈米埃的职业军人,卡尔托因能力不足已被调离。

这个将军就是马塞纳元帅。安德烈.马塞纳1758年5月6日出生在尼斯,他和拿破仑一样,也是意大利人后裔。看来,意大利人也是能打仗的,可不知为啥,到了近代,纵观两次世界大战,意大利人那叫一个怂。二次世界大战时,意大利法西斯军连个小小的埃塞俄比亚也搞不定,最后还不得不向希特勒求援,实在是让意大利人丢尽了脸面。不过意大利人虽然打仗不行,可是足球那踢得叫得上一个猛。

尼斯在那时候,经常换主人,有时候是法国的,有时候是意大利的,不过那时意大利还没有统一,那时撒丁国在意大利北部居统治地位。所以,马塞纳一开始的时候并不是法国人。他的父母是小商贩,6岁时父亲去世,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她的母亲不能忍受寡妇生活,便改嫁了,儿子弃之不顾。于是,小马塞纳只能在叔叔的面包店干活养活自己。读书什么的基本和他无缘了,所以,马塞纳元帅在很长时间内都是文盲。

10岁的时候,他到了法国,当了一个水手。水手的生活历来是枯燥加凶险加难受的,所以,他17岁的时候退出了海上生涯,并发了誓:此生再也不出海了。后来,他便当了兵,在法国意大利方面军中服役。这兵一当就是14年,直到大革命爆发那一年,他要求自动退役才当了个军士长。

那时候,不识字的大兵在军中是永无出头之日的,可是,大革命把一切的秩序都打乱了,这自然就给了马塞纳机会。他被选为国民自卫军的军官,后来又打了几次恶战,他的职务也不断地升迁。

这是拿破仑麾下第一个猛人。拿破仑是个大猛人,他麾下还有若干个小猛人,正是他们,才最终成就了拿破仑皇帝。

拿破仑虽然在土伦都没和马塞纳打过照面,不过却遇到了一个杰出的青年——虽然这个人没有他自己杰出。这个人就是路易.加布里埃尔.絮歇。

这时候,絮歇的故乡正在遭受大屠杀,他是土生土长的里昂人,他的父亲是一个丝绸厂主。这时候,他只是一个志愿营的中校营长。他和拿破仑一见如故,见过拿破仑之后,絮歇觉得,此后自己的一生可能都在这个人的手上了。

180、千军易得,一将难求(1)

在拿破仑这个猛人的麾下,还有若干个小猛人。虽然拿破仑一生共封了26个元帅,1804年封了18个元帅,可是,1804年封的18个元帅还有4个是荣誉元帅,而那剩下的14个元帅要么不够水准,要么不是拿破仑的嫡系,要么对他不忠心还包藏祸心,拿破仑真正指得上信得过并能打硬仗的,绝对没有那么多。不过,抛开对他不忠心和不是嫡系的因素,他麾下的猛人还是很多的。

马塞纳算是第一个。

第二个,自然就是大名鼎鼎的达武元帅。在拿破仑的所有元帅中,我最喜欢达武。因为,达武几乎就是法国的常山赵子龙,生平大战小战无数,未尝一败。

在战场上,如果说除了敌对阵营,还有谁的军事能力能和拿破仑并驾齐驱的话,那个人一定是达武。虽然达武的整体军事能力不如拿破仑,可是,拿破仑到了后期老犯错误,那时候达武的军事光辉已经盖住了拿破仑了。拿破仑这个人嫉妒心很强,所以有时候自己的将领表现杰出并不会受到他的褒奖,有时还会被穿小鞋。这只是大人物统统存在的臭现象——那就是容不得有人比自己强。

不过拿破仑有一个最大的优点,这个优点甚至使得有的人即使是被他给坑了也会觉得心甘情愿。那就是拿破仑虽然也整人,可是却绝对不会把人往死路上逼,他只是想让被整的人服软。

“哼哼,小样,还想比俺强,俺让你看看到底是谁更厉害!服不服?”

被整的人则唯唯诺诺地说:“服了,老大,俺真的服了。”

于是,这样拿破仑便满足了,也就不会再针对这个被整的人,过一段时间还会给他好处。

这也是为什么拿破仑能够成就伟业却最后避免不了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

达武于1770年出生于勃肯第省的安诺克斯城,贵族出身。他的父亲是皇家骑兵的军官。这算是一个延续了骑士精神的家庭,完美的军人世家,于是,达武从小就受到了严格的军事教育。后来,他到布里埃纳军校接受教育,而他刚刚入学一个月,拿破仑便从这里毕业了。所以说他也算是拿破仑的校友。

1788年达武毕业,到了他父亲所在的骑兵团中任少尉军官。确实有关系好办事啊。

法兰西凶猛》小说在线阅读_第153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傻傻的夸克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法兰西凶猛第153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