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值得一提的是,宗教法庭虽然镇压天主教徒,却也对普通老百姓管理甚严。加尔文曾经拟过一个法规,法规规定:星期天,除了结婚和生孩子,全家人都得去听讲道。如果迟到的话,轻则警告,重则罚款。对于崇拜偶像、朝圣和望弥撒等仪式的参与者根据不同情节进行劝告、监禁、罚款或火刑。凡唱低级淫荡的下流歌曲的,跳艳舞的,先关他三天再说。不准喝醉酒,不准赌博,不准吵架。

怎么样?如果让你生活在这样一个环境下,你愿意吗?反正,我是不愿意。

1553年,一个人秘密出版了一本书。这本书最终要了他的命。这个人,就是伟大的科学家米桂尔.塞尔维特。

塞尔维特是个西班牙医生,发现了人的肺循环,但是,他也是一个神学家。

他出版的那本书书名叫做《基本教的复兴》,用一元论的观点解释肺循环。这犯了基督教(包括新教和天主教)的大忌。因为,他反对三位一体。

他认为,如果按照三位一体的说法,那么上帝就是一个奇怪的三头怪物。

而公开反对基督教的三位一体理念,无疑是找死。

那么,啥是三位一体呢?

三位一体就是,圣父、圣子、圣灵都是独一的上帝。怎么样,够扯吧?不理解吧?没关系,反正我对此也理解的不通透。反正,这是个基督教在教改之前长期形成的理念,是基督教信仰的基础,反对它,就要受到所有教徒的口诛笔划和刀砍火烧。

西班牙的宗教裁判所那可不是徒有虚名,马上要逮捕并烧死他,于是,塞尔维特跑路了。

他和加尔文是多年的好朋友,或者说是好笔友,因为他们经常通信。后来,他路过日内瓦时,被宗教法庭给逮着了。加尔文亲自审讯了他,他也不想烧死塞尔维特,但前提是他必须放弃自己的主张。

“老朋友,不是我无情,只要你承认错误,我们还是好朋友。”

“加尔文,你知道我的秉性,要我放弃我的信念这是不可能的。”

加尔文发现改变塞尔维特的信仰是决不可能的,于是,狠下了心,决定处死他。他要求宗教法庭不要判处他火刑,而是“咔嚓”砍掉他的脑袋了事。谁知,宗教法庭的人竟然不答应。

因为他亵渎了三位一体,所以,他的罪恶必须用火才能净化。

加尔文也就不再说什么了。

1553年10月23日,塞尔维特昂首挺胸走向了火刑柱。他对围观的人们说:“我不怕死,我的言行是对的。你们诽谤我的学说,可是又举不出证据来。我将勇敢地为真理死去!”

于是,在伟大的思想家布鲁诺被烧死前47年,塞尔维特先走了一步。

后来,伟大的无神论者、共产党的老祖宗、思想家、革命家、哲学家、同样是共产党的老祖宗的马克思的忠实伙伴恩格斯同志说过:“值得注意的是,新教徒在迫害自然科学的自由研究方面超过了天主教徒。塞尔维特正要发现血液循环的时候,加尔文便烧死了他,还将他活活烤了两个钟头。”

加尔文,被人们称为新教的教皇,日内瓦,则被称作新教的罗马。

我们在后文中还会和日内瓦见面的,因为,卢梭、伏尔泰这两个巨人都曾经在那里过。

加尔文的宗教改革算是成功了,那在法国,又发生了些什么事呢?

16、三十年的乱战

加尔文在日内瓦当新教教皇时,他的教改思想就已经在法国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存在,即是合理,有用,必被利用。

加尔文的宗教思想不仅迎合了新兴的资产阶级,而且,一些封建贵族也看到了它的好处。

新兴的资产阶级有钱了,可是却没有政治地位。而恰好法国王室经常因各种原因发生财政危机。他们见缝插针,通过购买产业、捐纳官职等方式进入了新贵族的行列,而王室在旧贵族和新贵族之间经常摇摆不定,有时支持新贵族,有时支持旧贵族。独裁专制和资本主义、封建主义什么的没有多大关系,这主要看当权者(独裁者)代表谁的利益。如拿破仑、希特勒和明治天皇等独裁者,则均代表着大资产阶级(就是国内那一小拨最最有钱的人)的利益。拿破仑还为中小资产阶级牟利,反正,他们也可以说是资产阶级(整个商人和实业者阶层)的代言人。

在中世纪刚刚过去不久后的欧洲,封建制度更臻于完善,君主专制得到加强,法国自查理七世以来的历代国王均是再往集权的路子上走的。后来,藉着加尔文主义广泛传播的契机,有着悠久历史传统的封建贵族割据情形又来了一次夕阳演出,大贵族们藉着宗教的幌子为自己争权夺利,只可惜最后功败垂成,最后,这一独立和割据倾向的掘墓人黎塞留主教将他们彻底铲除,断了他们的根。

就在约翰.加尔文逝世的两年前,法国宗教战争(又称胡格诺战争,胡格诺的意思为联盟者)就爆发了。

我们说过,欧洲在古时候的政治格局比较特殊,在中世纪,国王几乎没啥权利,受到贵族的操纵,而宗教在他们的生活和斗争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就像今天,美国以法律当作政治斗争的工具,我国以人脉作为斗争的工具一样,他们,以宗教作为政治斗争的根据。

毛主席说:“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看来,在有限的资源下,为了争夺之,人们永远不会厌倦斗争啊。

一个王朝绝嗣了,换个上任国王的亲戚(还可能是其他国家的国王)当新国王,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但是,在集权时代,本来集中起来的权利却要为突然冒出来的外人国王来掌控,这毕竟不是让大多数人都能接受的事情,就算这是传统也不行,所以,还是要斗争。波旁王朝开始统治法国,就是这样发生的。三十年战争结束后,波旁王朝的亨利四世开始了他的统治,到路易十四时该王朝达到了鼎盛。

我们先来简单说说这场战争吧。法国国王亨利二世是个虔诚的天主教徒,他镇压新教徒,让法庭审判他们,并用火烧死他们。

1562年3月1日,法国的吉斯公爵经过瓦西镇附近时,看到一些新教徒居然在光天化日之下公然举行仪式,于是,作为又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徒,他果断下令屠杀。结果,新教徒死伤了200多个。

这下吉斯公爵可捅了马蜂窝。要知道,南方的波旁家族是支持新教的,这下,他们有了宣战的借口了。

那还等什么,说打就打呗。

天主教那一方,以吉斯公爵和洛林红衣主教查理为核心,而新教阵营,则聚集在孔代亲王、纳瓦拉国王和海军上将科利尼周围。双方的兵力不是很够,于是,德国、荷兰和英国等新教国家支持加尔文派。而传统天主教国家西班牙则支持天主教派。

战争打得很激烈,双方没有小打小闹的意思,到最后,双方的最高首领都战死了好几个。吉斯公爵弗朗索瓦死了,纳瓦拉国王亨利也死了(注意法国人名字的区分,因为叫亨利、查理、路易的太多了,除了国王之外,还有好多公侯伯子男也叫这名,所以,你看到的亨利可能是你心中的另一个亨利,这是正常的。后面还有个三亨利之战,总之,我会尽快结束这乱哄哄的战争,引到近代的轨道上来),孔代亲王也被天主教势力给抓了。战争给平民造成了巨大的伤亡和财产损失。

这时,一个伟大的女人出场了,她就是传奇的凯瑟琳.德.美蒂奇,法国国王亨利二世的妻子,法国国王弗朗西斯二世、查理九世和亨利三世的老妈。怎么样,厉害吧?这样的人,想不掌权,想不参加政治斗争都不行。

亨利二世在战争开始前就挂了,美蒂奇当了太后。此时的国王是弗朗索瓦二世。在三十年的战争内,她的丈夫和两个儿子先后离她而去。而她最喜爱的小儿子安茹公爵(即亨利三世)也于她去世后不久被一个狂热的天主教徒暗杀。这里,瓦鲁瓦王朝就彻底game over了,波旁王朝在法国的统治开始。

法兰西凶猛》小说在线阅读_第14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傻傻的夸克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法兰西凶猛第14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