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血战天下》

第五十二章 最后的合纵-2

魏安釐王的使者骆驿不绝前来,令信陵君很烦心,他给门人下了一道死命令:“谁都不许替魏国来使通报,违令者杀无赦。”此话一出,没有人敢吭声了,前来的魏国使者无不吃闭门羹。看来信陵君已经是铁了心,无论如何也不回国。

可是魏国的战况不容乐观。

公元前247年,秦国大将蒙骜挥师进攻魏国,连克高都、汲城,魏国大恐。这时大家更希望信陵君重新出山,拯救魏国于水火之中。可是门客们谁也不敢吭声,大家想来想去,有两个人大概可以说得上话。这两个人,一个唤作毛公,一个唤作薛公。

这两个人是何方神圣呢?其实他们既不神,也不圣,原本是混居于市井的匹夫罢了。毛公本是在赌场中打杂,整天与赌徒们厮混;薛公则是卖豆浆汤水的,地位也卑微。这两人虽是市井匹夫,却有士的品行,出淤泥而不染。信陵君想结交他们,亲自到两人打杂的地方,但两人或许觉得这个地方见不得人,便都躲着不见。信陵君并不放弃,最终找到他们的住所,登门拜访。为了不摆架子,他不坐马车,走路前去。就这样,三人成为好朋友,经常在一起喝酒聊天,相当投缘。

毛公、薛公二人受众人嘱托,便找信陵君说:“公子在赵国受到礼遇,在诸侯中盛名远扬,可要是没有魏国,公子哪有今天的成就呢。如今秦国进攻魏国,魏国危急了,而公子您却丝毫都不在意。要是秦国攻破了大梁,祖先的宗庙被夷平,到时您还有什么颜面活在世上呢?”

听到这里,信陵君倏然变色,还没等毛公、薛公两人把话说完,就赶紧令人备好车马,收拾行李,即刻启程回魏国。

信陵君回到了阔别十年的魏国,哥哥魏安釐王亲自前往迎接洗尘。兄弟二人十年间未尝谋面,毕竟是一个爹生的,久后重逢,两人相视而泣下。相逢一哭泯恩仇,时间过了这么久,魏安釐王也不再追究当年信陵君窃符之事,况且是自己苦苦请求弟弟回来助他一臂之力。魏安釐王当即宣布,任命信陵君为上将军,统领魏国的全国武装力量,抗击秦国。

那么信陵君如何凭借一己之力来保卫魏国呢?

光凭借魏国的力量显然是不够的,必须要借助于东方诸侯的联合。他上任后,马上派遣使者前往诸国,共商合纵大计。当各国听说信陵君执掌魏国兵权后,纷纷表示愿意合纵。其中的原因,正是信陵君个人非凡的人格魅力。十年前,他不计个人安危,断然窃兵权拯救赵国于将亡,这是何等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更重要的是,东方诸侯们都强烈感受到秦国的威胁,在历史上多次合纵抗秦,但合纵运动并不太成功,原因之一就是缺乏领袖人物。如今信陵君无论从人品或是能力,都堪当重任,诸侯们把军队交给他,心里踏实。

很快,一支由五国联合作战部队组建起来了。信陵君率这支联军在河外与秦军大战,大败秦军,秦国将领蒙骜落荒而逃。信陵君乘胜追击,一直把秦军赶到函谷关。秦国人关闭函谷关,军队不敢出战。看来信陵君果然名不虚传,十年前他败秦师于邯郸城下,十年后雄风犹存,宝刀不老,又一次让傲慢的秦国人蒙受战败的耻辱。

《血战天下》

第五十二章 最后的合纵-3

这个阴谋就是离间魏安釐王与信陵君的关系。

尽管魏安釐王与信陵君尽释前嫌,可是在两人内心深处,都有很深的防范意识。既然两人的关系存有裂缝,便有了弱点,只要把裂缝再撬开一些,小空隙最终会变成难以跨越的鸿沟。那要从何处下手呢?当年魏国大将晋鄙被杀,虽说信陵君是不得已为之,但晋鄙本人并无过错,他只是忠于职守罢了。晋鄙被杀后,其门客对信陵君恨之入骨,对秦国来说,这是一个可以利用的资源。

秦国宰相吕不韦在政治投资上向来是舍得花钱,他耗费万金,在魏国寻求晋鄙的旧门客,巨额贿赂,让他们想方设法离间魏安釐王与信陵君的关系。这些门客一方面见财眼开,另一方面也想为晋鄙报仇,便在魏安釐王面前进谗道:“无忌公子在国外呆了十年之久,如今回到魏国当了上将军,诸侯们都乐意把军队交给他指挥。诸侯只知魏国有魏公子信陵君,而不知有魏王。听说公子想要南面称王,诸侯们也都畏惧公子,打算一起拥立他。大王您可得留神啊。”

此时信陵君刚刚解魏国之危,破秦军于河外,立下赫赫功勋,魏安釐王当然不会因为晋鄙旧门客的一番谗言而罢免信陵君。但秦相吕不韦深悉人性的弱点,谎言说多了,就成了真实。当年曾子的母亲听说儿子杀人,刚开始一点也不信,可是多听几次,她就吓得逃走了。这就是人的心理,母亲对儿子的信任尚且经受不住流言的攻击,何况是兄弟之间呢?

吕不韦是一个高明的政客,他不仅有深远的眼光,还有一般人缺乏的优点:耐心。晋鄙的门客无功而返,可他并不认为万金的投资打水漂了,因为他已经在魏王与信陵君之间插入一根楔子,接下来要做的事,是用铁锤把楔子打得更深。他不断地派出形形色色的间谍,在魏国传播流言。甚至让他们在信陵君面前,当着众人的面问说是不是快要当王了,还故意献上贺辞呢。这些手段太高明了,魏安釐王岂能不起疑心呢?十年能让一个人改变多少,他又岂能知道信陵君是否野心勃勃呢?

这是秦国人所导演的一出反间计,在这方面,秦国实在太厉害了。十几年前的长平之役,秦以反间计令赵王撤了廉颇的职;如今,他们又一次故伎重施,让魏王收了信陵君的兵权。我们必须说,魏安釐王并不是个昏君,可是作为君主,他缺了秦孝公、燕昭王那样的胸怀,秦孝公、燕昭王对于商鞅、乐毅都能用人不疑,而魏安釐王对自己的弟弟反倒信不过。

信陵君的“上将军”头衔被别人取代了,他知道魏安釐王已被人挑拔离间,对自己不再信任了。想想自己一腔热血,为国家奔走效命,倘若他只是顾及一己私利,何必从赵国回到魏国呢?魏王怎么能因为谗言而对自己起疑心呢?想到这些,他内心激愤难平。既然如此,他也不愿上朝了,称病呆在家里,与众宾客日夜饮酒。然而,以酒消愁愁更愁,他不理国事,日渐消沉,纵情于声色。

魏安釐王罢免信陵君,导致了一个恶果,刚刚建立起来的东方合纵体系,很快瓦解了。赵国因为信陵君的缘故,一直不与魏国为敌,现在既然信陵君被免职了,赵王就有借口出兵了。赵军在老将廉颇的指挥下,攻取繁阳。紧接着,秦国大将蒙骜卷土重来,取魏国二城,魏国又一次蒙受耻辱。可是到这个时候,魏安釐王仍不肯重新起用信陵君,在他眼里,权力远比国家利益来得重要。

血战天下——战国全史》小说在线阅读_第195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醉罢君山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血战天下——战国全史第195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