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血战天下》

第四十八章 邯郸之围-5

楚考烈王接见平原君,并对两国结盟一事进行磋商。

其实楚考烈王心里十分矛盾,一方面他害怕秦国灭了赵国后变得更加强大,可另一方面又不太愿意得罪秦国。

这种摇摆不定的心态令他对结盟一事并不太热衷,只是扯东扯西,顾左右而言他,就是不说核心问题。平原君反复向楚王说明两国战略结盟的利害关系,从清晨谈到正午,楚王仍然不表态。

怎么办呢?

平原君手下这些门客在底下窃窃私语了,认为不能这样拖下去,得给楚王施加压力才行。那么这事谁去办呢?大家你看我,我看你,最后目光都落在毛遂身上了。这家伙不是说只要有机会就脱颖而出吗?这不,机会来了,我们大家把机会让给你吧,于是纷纷说道:“先生您去吧。”

毛遂晓得这帮人不过只是庸才,没事时个个像个勇士,有事时人人像乌龟。你们不敢去,当然就我去了,也好让你们见识见识爷的本领。毛遂挺身而出了,沿着台阶上殿,看来楚王的王宫没有像后世皇宫那么警备森严。他走到平原君跟前,行礼后问道:“两国合纵结盟的利害关系,几句话就可以说清楚了,为什么从清晨谈到正午还决定不下来呢?”

这时楚王看到毛遂冒冒失失地闯进来,便转头问平原君说:“这位客人是干什么的?”

平原君赶紧回话说:“这位是我的家臣。”

楚王听了后,脸色一变,平原君的家臣,地位这么低,也胆敢上殿来添乱子,他厉声对毛遂喝道:“你怎么还不退下,我正在跟你家主人谈话,你来这里做什么?”

不料毛遂非但不退下,反而怒目一睁,右手按在剑柄上,朝楚王方向走了几步,大声道:“大王之所以大声喝叱我,不过是仗着人多势众罢了。不过现在我与大王不过十步的距离,就算人多势众,恐怕也用不上派场,大王的生死操之我手。当着我家主人的面,您大声喝叱什么呢?”

此时宫殿之内,空气几乎凝固了,这一突然变化,谁也未料到。

楚王的侍卫们也不敢贸然上前,不然的话,万一这人是个疯子,不要命地拔剑冲向楚王,这后果谁负得起呢?连楚考烈王一时间都不知要说什么了。

这时毛遂又继续说道:“大王对结盟一事犹豫不决,无非是害怕秦国罢了。可是我听说以前商汤称王天下,只凭借七十里的土地;周文王领袖诸侯,不过凭借百里的土地。看看现在的楚国,土地纵横五千里,有百万雄兵,这乃是霸王的资本,以楚国之强,天下没有哪个国家可以抵挡。可是白起不过就是个坏小子,带着数万人马与楚国交锋,一战就攻下鄢、郢;再战就烧毁了夷陵;三战就捣烂了楚国宗庙,侮辱大王的祖先。这对楚国来说,简直是百世之仇,连赵国人对此都觉得耻辱,大王却似乎不会对秦国深恶痛绝。合纵结盟,是为楚国好,而不是为了赵国。我家主人就在面前,您喝叱什么呢?”

楚王听得是脸上一阵白一阵红,当年郢都被破,这是楚国永远的痛,而毛遂一下子就刺到他心里的痛处,让他觉得脸上挂不住。这时他不再像开始时那么盛气凌人了,而是客客气气地对毛遂说:“嗯……嗯……,先生说的有理,寡人愿听从先生的意见。”

毛遂又问说:“那合纵的事决定了吗?”

楚考烈王答道:“决定了。”

但是我认为即使不换将,赵国也撑不住了。战争是政治的延续,打的是综合国力。秦兼有巴蜀,赵三晋之一,也许秦国可以源源不断的为战争提供补给,但赵国一国之力估计实在是撑不住了,您之前也提到过向齐国借粮的事情,可见长平之战中赵国有多么拮据。

您说赵国运输畅通,我看也未必。反而我倒认为秦国比跨国参战的赵交通更加便捷。

--------------------------

说实话,我认为秦国的后勤能力,估计是从这历朝历代中最强的,武力上也要胜过汉代。从这点看,秦国一统天下也是实至名归。但是就以长平之战来说,赵国之败,还是败在用将上。说赵国是三晋之一,固然没错,但此时赵国的面积,已经不比当年的晋国小了。秦国有巴蜀之地为粮仓,只是运输并不容易,蜀道难难以上青天。

参看《三国志》之《诸葛亮传》,“冬,亮复出散关,围陈仓,曹真拒之,亮粮尽而还。”到诸葛亮时,从蜀地运粮仍是十分困难,故而诸葛亮发明“以木牛运”,即便如此,张郃仍然分析说:“今亮县军食少,亦行去矣。”三国时蜀的经济能力及人口已非秦时所能比,交通条件也更好,蜀政权又建于此,要运粮出蜀尚不可得,遑论秦时。

血战天下——战国全史》小说在线阅读_第185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醉罢君山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血战天下——战国全史第185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