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8)

现在董卓已经成了一个彻底的怀疑主义者,因此想杀他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比如后来有个叫扰龙宗的执法监察官(侍御史),前去汇报工作,只因为忘了解下佩剑,重症精神病患者董卓本着怀疑一切的精神,二话不说,操起铁锤把人家给杀了。

曹操不会当刺客。

但曹操也明白,与这样的人合作的结果只会是两个字——受伤。

国家受伤,老百姓受伤,自己也受伤。

世界上没有一个强权是永恒的,最终的结果都是化作粪土。

但曹操又不能在领导面前玩谦虚,说我曹孟德能力有限,我不想和你同流合污了,骁骑校尉我也不想干了,你还是另请高明吧——除非你不想要命了。

那就学习好友袁绍,玩失踪吧。

远离这个是非之地,跑得越远越好!

但他并没有袁绍那么幸运。他也清楚地明白这一点,袁绍同志是什么背景,四世三公之家的金字招牌,关系盘根错节,门生、故吏满天下。董卓即使想下手也得权衡利弊,考虑后果;相比之下,他曹操的家庭背景就差远了,在董卓眼里杀死他也就像踩死一只蚂蚁那么简单,没啥后遗症,也不用负法律责任。

曹操的原计划是跑回老家,再做打算。他也知道逃跑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为此他也做了一些技术处理工作比如,隐姓埋名,也不敢光明正大地走大路,而是沿小道出逃,这样安全系数应该高些。

他没想到,即使这样也不安全。

他闯祸了——他杀了吕伯奢,而吕伯奢是他的朋友。

这件事,各种版本的野史记载不一。《魏书》上说是曹操和手下人出了虎牢关,路过成皋时,到故友吕伯奢家借宿,路过吕伯奢家去投宿,吕伯奢不在,他的儿子和宾客共谋抢劫曹操一行,趁机想发点小财,没想到碰到高手,技不如人,反而被曹操给正当防卫掉了。《世说新语》上则说,曹操投宿吕伯奢家,主人虽然不在,但他的儿子对他还算客气,好酒好肉伺候着,但曹操作为通缉要犯,自己疑神疑鬼,把恩人给结果了;《孙盛杂记》说,曹操警惕性极高,听到响动(原文是食器声),于是疑神疑鬼,当起了白眼狼,连夜杀人灭口,临走前,还惺惺作态地留下拥有独家知识产权的名言警句:宁我负人,毋人负我!而“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算是罗老先生的发扬光大之作。

不管咋样,曹操疑神疑鬼灭吕伯奢一家应该是板上钉钉的事实。

杀了人,曹操又继续前行,但走到中牟县,他就落网了。

原来,县里早已得到朝廷公文通知,对犯罪嫌疑人曹孟德重点盘查,务必捉拿归案。估计这份类似于通缉令的公文,还有关于曹操同志的生平简介,还有他的一些外貌特征的重要信息,比方说犯罪嫌疑人的高矮瘦胖啦,比方说眼睛大小,说话口音等等。

天下虽大,但政府要抓一个逃犯还是很容易的。

而让他落网的只是一个亭长。

东汉的乡村基层单位大概是这样,县辖乡,乡辖亭,亭辖里。十里一个亭,十亭一乡。里之下为什,什有什长,主十家事,什之下有伍,伍有伍长,管五家人。(当然,近代也有学者认为亭和乡是功能不同的平级单位,亭设在交通要道或是集镇,功能类似于现在的派出所,负责治安管理;乡设在农村,负责民事、税收等等,我这里就不再考证了)。

亭的长官叫亭长,此外设于城内或城厢的称都亭,设于城门的称门亭,他们的长官也叫亭长,职权、任务与乡间亭长差不多。别小看亭长,干好了也能出彩的,比如当年的刘邦同志就是从这一光荣的职务起步的。

亭长的职位就像现在的派出所长一样,官儿虽然不大,权力却极大:要负责领着手下的“联防队员”负责辖区的治安巡逻,要清查暂住人口,还要时不时兼职干一点派租收税一类的杂活。虽然工作不咋地,但干得好也是大有前途的,比如刘邦。

曹操行色匆匆,举止可疑,怎么看上去都不像一个正经人士(实际上他也是一个逃犯),恰恰撞在亭长的枪口上。

亭长火眼金睛,一出手就捞条大鱼。

没想到我曹孟德会莫名其妙栽倒在一个亭长手里!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曹操有点郁闷。

曹操同志被抓以后,很快被押送到县里。

更不幸的是,县里的功曹眼尖,已经认出了他。

别狡辩了,你不就是朝廷通缉的曹孟德吗?

天亡我也!

差不多一只脚已经踏入鬼门关。

算来曹操这一生应该是死过N次的人了,当然每次都是死而复生。

曹操都能听见自己骨头寸寸断裂的声音,如果自己被送到京师,以董卓同志的脾气,被水煮、油炸、抽筋、扒皮都是有可能的。

准备做烈士吧。

如果真是那样,估计历史就要改写了,奸雄曹操肯定是不会有了,精彩的三国历史将重新改写。

历史总是充满了偶然的。

关键时刻,奇迹发生了——那个功曹忽然改变主意了,他向县长建议,国家已经乱了,这个曹操也是一个人才,我们不应该把他送到京师,还是把他放了吧。

强调,那个放曹操的人是个无名英雄,不叫陈宫,历史戏上陈宫捉放曹的故事纯属虚构。再强调,曹操的奸雄之路是从酸枣会盟讨伐董卓失败后才开始的。

曹操是个人才,我们放他一马吧。

他们可能想不到,这一放,就放出了一个枭雄不说,而且成就了一段奇缘。

后来曹操前往酸枣会盟,带着五千人故地重游(中牟),就在大家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该县的秘书长(主薄)任峻独自与同郡张奋商议,觉得这个曹操果然是个人物,前面我们是把他放对了,不如好事做到底,干脆我们把地盘也献给他,任他去经营发展,我们总不会吃亏的。

两人还真够意思,给地盘不算,还带自己的亲戚朋友几百人入伙,

看来,中牟真是和曹操有缘啊,前次路过中牟死里逃生,这次白捡那么大一块地盘,还白得许多人马,一下收这么个大礼包,怎么好意思呢?

对方如此慷慨,曹操也很够意思,当即给这个会来事儿的主薄派发了二个大红包:提升他为骑兵队长(骑大方都尉),并将自己的堂妹嫁给了他。

主薄同志,你就偷着乐吧?

由此可见,当好人是也不吃亏的。

实话实说,在三国里,就管理水平而言,曹操无疑是最高的,作为老板,虽然奸猾一点,但对手下员工,出手一向是很大方的,这样的老板,不招人爱都没道理了。不像现在的有些老板,抠门又小气,员工不是怠工就是跳槽,这样的人怎么成得了大器?

因此,他得到的回报也是最丰厚的。

曹操虽然是一代奸雄,不过,现在的曹操只是雄而不奸。

是的,现在的曹操是英雄。

真正的英雄。

仔细想想,曹操之所以能叱咤风云,成为魏国的实际开创者,除了他本人出类拔萃的能力外,还有一样东西不可忽视——运气。

一个人成功有两大必不可少的要素:一曰能力,二曰运气。

光有能力没运气,什么都是白搭;光有运气没有能力,好运也不会长久。

如果你读过三国史,了解曹操同志生平,那你就不能不感叹,曹操同志,你的运气实在太好了!

战争年代的人,如果要想成就一番事业,能力固然重要,运气也必不可少,比如你是一个很有理想的指挥官,你想当元帅,想当大军事家,自己也很有水平,但不幸的是你一上战场就被一颗无名的子丨弹丨给报销了,霎时间,一切都全都灰飞烟灭,或许你的名字刻只能在无名烈士墓碑里,和那颗子丨弹丨一样默默无名。还谈什么理想啊,能力啊,抱负啊,未来啊,全是扯谈!

历史长河中这样悄无声息消失的人物很多很多,真正活下来的成功人士人是极少数。

他们是命运的宠儿。

如果搞个三国幸运儿排行榜,曹操一定当仁不让地名列榜首。除了这次死里逃生外,他的一生曾经多次身处险境,比如讨伐董卓遇徐荣,濮阳城里战吕布、宛城遇张绣,潼关遇马超……每次都是千钧一发,与如果运气稍差那么一点点,曹孟德同志就得与死神亲密接触。

但幸运的是,他每次都能逢凶化吉,遇难成祥。

一次该死而不死,那是什么——运气!多次大难不死,是什么——福气!

如果没有运气,曹操同志早就死于创业途中了,哪还有什么魏武帝啊。

所谓的一切皆有定数,大概如此。

不是迷信,那是事实,你不得不服,你不得不信。

一部最完整最好看的三国历史:细说三国百年》小说在线阅读_第45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三国才子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一部最完整最好看的三国历史:细说三国百年第45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