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一个细节,可以看出希特勒对俄罗斯人、或者说外族人是带有多么强烈地隔阂感——当那位俄国翻译官开始翻译莫洛托夫话时,希特勒突然一下子警觉起来。因为,别列什科夫曾在柏林住过相当长一段时间,带有标准的柏林口音。希特勒仔细打量了一番这位高大帅气的俄国人后,忍不住问道:“你是哪里人,德国人吗?”

别列什科夫:“不是”。

然而,希特勒非要刨根问底。一名“德国人”在俄国为共产党工作,一定让他惊讶万分。他接着问道:“你是日耳曼族人吗?”

别列什科夫:“不,我是俄罗斯族人。”“这不可能!”希特勒非常惊讶,他搞不明白,莫洛托夫带一个“德国人”充当翻译,是什么意思。

希特勒没有再问下去,他转身与莫洛托夫谈起了正事。当莫洛托夫问到“俄国的出海口究竟在哪里时”,希特勒给了明确答复,印度。

这个答案让人绝倒。众所周知,印度是英国殖民地。如果俄国人真在这里寻求出海口,那岂不是要与英国人干仗?不管怎么说,希特勒很阴险,他想把苏联人也拖下水。反过来,如果莫洛托夫拒绝了这个提议,希特勒也就能试探出俄国人的“野心”到底是什么了。

据记录表明,当莫洛托夫听到德国人要把到印度洋划分给俄国时,他的表情是兴味索然,且尤不耐烦。他当时就表示了抗议,凭什么你们德国人占据着东欧及巴尔干这片富饶土地,把我们赶印度去? 从这一点而言,莫洛托夫头脑清楚、逻辑性强。但是,也暴露了自己的意图——这正是希特勒所想要的。

随后,莫洛托夫便开始喋喋不休起来,似乎是受了委屈。他把会议变成了冗长的独白,反复陈述苏联对芬兰、罗马利亚和保加利亚的领土夙愿。莫洛托夫宣布,俄国要在波罗的海建立一个海军基地,在达达尼尔海峡(土耳其)也要建一个。同时,德军必须撤出芬兰,让日本放弃它在萨哈林岛(库页岛)上开发铁矿的权利。同时,苏联还对希腊、南斯拉夫、匈牙利、波兰等国的海出海口感兴趣……

完了吗?还没呢!只见那位莫洛托夫先生妙语连珠,接二连三地向希特勒提出了一打问题。他还说了,这不是我的问题,而是我出发之前,斯大林同志口述给我的。连站在一旁的里宾特洛甫都觉得,这位俄国外长高谈阔论,颇象在面对纳粹党员发表演说。而施密特博士却觉得,这个俄国佬真牛逼。他写到,“在我参加的会谈中,还没有看到过任何外国客人以这种方式向他(希特勒)谈话”。

莫洛托夫发问了,德国想在芬兰打什么主意?德国为什么在东部边境集结庞大的军队?欧洲和亚洲新秩序的意义是什么?日本大东亚圈的势力范围包括哪里?苏联在其中扮演什么角色?

对于这些问题,希特勒显然毫无准备。甚至,他已惊讶地答不上话来。此时,他的心情既是愤怒又是高兴——他愤怒苏联人是如此贪得无厌,高兴是苏联人终于暴露了自己的野心。

希特勒惊讶了半天,终于回过神来。他宣布,这个时间英国轰炸机可能要来投弹了,为了苏联代表团的人身安全,会议暂时终止,日后再说吧。

连载202

较量的升级

1940年11月13日上午,这场充满欺诈与阴谋的会议在柏林继续上演。正如当时英国报刊所评价那样,“这两个强盗因分赃不均,而吵起来啦。”

话说得很露骨,但也很真实。

其实,让我们抛开道义来看这个问题的话,就会发现,苏联人提出的要求并不过分,甚至合情合理。因为无论怎么讲,早在1939年那份(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中,德国就已经同意把芬兰,罗马利亚等国纳入苏联势力范围。这也是为什么莫洛托夫在伸手要东西之时,是如此理直气壮,咄咄逼人。他底气足啊,双方白纸黑字签过字的东西,还怕你希特勒耍赖不成?

没错,希特勒此时真的在耍赖……总而言之,希特勒同样是一位言而无信的小人。是属于那种拿起筷子吃肉,放下筷子骂娘的小人。他完全忘了,是谁保障了德国东部安全,在他闪击法国之时,没了后顾之忧。他还忘了,在英国封锁大西洋后,苏联政府是如何源源不断地把各种物质运往德国——大到各种家畜,小到德国每家每户的食用油,都是靠苏联政府整火车皮整火车皮地运来。若不是苏联政府,德国那种“小国寡民”的经济早崩溃了,还镰刀闪击呢,做梦吧。

而如今,法国完蛋了,英国被逐出了欧洲大陆。希特勒先生腰杆直了,底气也足了。当他再次拿出那份(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更加仔细地端详时,他的肠子都悔青了。其中,有关巴尔干国家的措辞使他尤为吃惊。该议定书承认了苏联在波罗的海及巴尔干的利益,还说德国在这些地区没有政治利益。

因此,当11月13日莫洛托夫再次提出那一串令人难堪的问题时,希特勒寸步不让,强词夺理。譬如,当莫洛托夫提出抗议,要求德国从芬兰撤军时,希特勒欺骗说:“德国没有在芬兰驻扎过军队,那只是通过芬兰开往挪威的过境部队罢了”。

在提到保加利亚问题时,希特勒更是满嘴跑火箭。他一会儿矢口否认,一会儿又说自己作不了主,必须与墨索里尼商量为托辞,回避回答。

希特勒这种闪烁其词的态度让莫洛托夫感到尤不耐烦。发展到后来,双方谈论的话题越来越露骨,越来越冷酷。当莫洛托夫表示苏联有鲸吞整个芬兰的意图时,希特勒大声喊了出来,“你们绝不能这样做!”他威胁到,“如果你们硬要这样做,苏德关系将会变得紧张,后果将不堪设想”。

莫洛托夫毫不示弱,他顽强地回答说:“那末,你们便违背了我们去年的协议!”

连载203

摊牌

争执变得是如此具有火药味,站在一旁的里宾特洛甫感到十分惊恐。他以妥协的语气插话了——此时,他更像一位和事佬。他说,“实际上,我们根本就没有理由为芬兰问题争吵嘛,这是一个误会,误会”。

希特勒会意,他马上岔开话题,再次以苏联南进为主题,向莫洛托夫进行旁敲侧击。他说,“让我们谈谈更重要的问题吧!在英国被征服后,面积达4000万平方公里的大英帝国便会土崩瓦解,变成一个世界范围内的、破产庄园。在这个破产庄园内,俄国将得到真正的、终年不冻的出海口。到现在为止,4500万英国人却统治着6亿居民,这不公平……”

希特勒在那边义愤填膺,莫洛托夫却不为所动。与佛朗哥一样,他压根就不相信“英国已经被击败了”之内的鬼话。150年以来,俄国人一直将大英帝国视为魔鬼。因为,俄国从不曾拥有过一支强大的海军。他们惧怕这种他们所不了解的海上力量。尽管人人都看得出来,大英帝国已是日薄西山,帝国斜阳。但俄罗斯人却对大英帝国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恐惧感。这也是为什么斯大林一直坚信,希特勒绝不会在未击败英国之前,贸然对苏联开战的原因——逻辑上,苏联人没有错。错的是,他们不了解那位“疯狂的阿道夫”会不顾一切地在两条战线上作战。

因此,希特勒描述出的那幅“世界美好前景”丝毫未能打动眼前这位苏联外长。他仍在抱怨、抱怨希特勒岔开话题。他说,“对英作战是你们的问题……”现下,我只想讨论“与欧洲更接近的问题”。例如,芬兰,土耳其和罗马利亚。

莫洛托夫着急啊,这场会议持续了如此之久,可希特勒还在兜圈子,双方也没能达成哪怕一项共识。他回去怎么向斯大林同志交差呢?

二战秘史——纵论二战全史》小说在线阅读_第99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万国咸宁天下平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二战秘史——纵论二战全史第99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