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就当时晦暗不明的局势,以及瞬息万变的战斗过程来看,这个数字却一点也不荒唐,甚至合情合理。接到隆美尔报告的陆军总参谋部,更是惊慌失措 “对对对,盟军是5个师,说不定还有预备队呢。”
我不由得想起了那句玩笑话,“如果能穿越,我一定会成为那个年代最牛B的人物”。是呀,如果一个人具有未卜先知的能力,傻子都能当将军。
所以,在战争中,一位具有清晰头脑,以及意志坚定的指挥官,是显得多么难得可贵。隆美尔将军正是以他坚定的意志力,以不足一师的兵力,抵挡住了他想象中的“5个英军师”的进攻。如果换做别人,一听谣言有“5个英军师”,脚底抹油,跑了,那么,战争局势又将是什么样了?就像法国第9集团军,眼见德军渡河成功,便纷纷传言说“德军好几千辆坦克,已经突破了我们的防线”。于是军心涣散,战线瞬间崩溃,这不是自己吓自己吗?
与此同时,德军也在不停的犯错。5月14日,古德里安装甲部队刚刚强渡马斯河成功,谨慎的克莱斯特上将就下达了“停止前进,掩护后续部队过河”的荒唐命令。如果不是古德里安亲自打电话给克莱斯特,并凭借自己那三寸不烂之舌,软磨硬泡,最终使得克莱斯特上将改变了注意,勉强做出了“扩大桥头堡阵地,允许再进攻24小时”的决定,那么,战争局势又将是什么样了?
而且,因为这个荒唐的命令,德军实际上已经延误了战机,许多德军部队接到命令之后,就停止了攻势。等到5月15日,攻势再次发动的时候,一天的时间已经被浪费掉了。可是,盟军呢,他们不但没能抓住德军停止进攻的这个机会,加固自己的下一道防线,反而不断的用自己手中,那本来就不宽裕的预备队,徒劳的发动一些规模很小的反击,这些小小的反击,不但没能把德军赶过河去,反而搞的自己筋疲力尽,丧失了作战能力。也就是说,德军的这个错误命令反而弄巧成拙,让盟军提前消耗掉了自己的力量,等到德军发动进攻的时候,筋疲力尽的盟军战线便一触即溃了。这是不是就印证了那句话“战争中的胜利者,肯定是犯错误最少的那一方。” 德军犯下的错误,被盟军更大的错误所抵消,反而导致了胜利的结果呢?
德军的错误,不仅如此,接下来,他们再一次犯错了。5月17日,希特勒和克莱斯特再次下令“停止进攻”。这个命令逼得古德里安差点辞职。幸亏老奸巨猾的隆德斯泰特上将从中作梗,想出了一个“侦查搜索”的新名词,偷偷的瞒着希特勒,继续进攻,丝毫未给盟军喘息的机会。5月20日,“侦查搜索”的古德里安便拿下了亚眠,切断了北部盟军的最后交通线。20日夜,一支德军先头部队就已经冲到了海边,并特有诗意的向古德里安报告说:“我们已经听到了海水的涛声,闻到了咸咸的海风”。(这个指挥官一定是个诗人)
这个时候,德国人完全可以高呼“胜利万岁了”,他们仅用了10天时间,就前进了400多公里,一口气从国境线打到了英吉利海峡。法国北部的75万盟军将士,已经全部落在了这个巨大的包围网中,这个“大网”已经合上了口子,剩下的,就是瓮中捉鳖了。
现在,德国陆军总参谋部更是喜气洋洋,一片乐观。他们仅用了10天功夫,就取得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用尽了4年时间,而无法取得的成就。不过,在如此明朗的战局之下,德国人又要开始犯错误了。而且,这个错误,似乎是不可弥补的,甚至于那个犯错误的人,已经下定决心,来个“一错到底”。
连载98
德国眼看就要取得最终胜利的时候,到底又做下了什么不可弥补、悔恨终生的错误呢?
说穿了,其实也没什么,只不过与往常一样——停止进攻。(这个命令是在5月24日,由德国最高统帅部下达的)
这似乎是一件很闹心的事情,在整个法兰西战役,短短的十来天功夫,整个德军高层,讨论最多的问题就是,“停止进攻,继续进攻,停止进攻,继续进攻”…….简直没完没了,古德里安只能仰天长叹,“我怎么摊上这么一个主啊!”
而且,这次“停止进攻”的命令,来的相当蹊跷。上两次,还可以理解为“元首担心盟军的反击”。而现在呢? 盟军的反击早已在阿拉斯地区被隆美尔通揍了一顿,狼狈的败了回去。北部盟军也因为交通线被切断,而失去了补给来源。最终崩溃,只是时间的问题。
虽然,包围圈中的盟军,在5月19日——5月22日曾不断发起进攻,企图冲破德军的战线,杀出一条血路,与南部的法国生力军会合。但是,由于缺少必要的配合,结果,在某些部队尚未发动进攻之前,就被隆美尔右翼的第5装甲师一一击败。特别是随着德军后续部队的陆续赶到,这个包围网就越缩越紧,越缩越小了。 最终,盟军被压制在一个叫做敦刻尔克港周边的滨海地区,德军从四方八面的围了上来。整整3个集团军,70万盟军士兵,在这个长30公里、宽20公里的狭小三角地带中苦苦挣扎。这些几近绝望的盟军将士,已经丧失了继续战斗的勇气,却又不甘心做德国人的俘虏,他们的背后就是大海,无路可退,只能像没头苍蝇一般,到处乱窜,游荡在敦刻尔克市区内的大街小巷之间。
在敦刻尔克会战的过程中,英国人还干了一件非常“伤天害理”的事情——擅自撤退,他们撇下那些尚在苦苦支撑的法国盟友,以及比利时盟军,单独从一些战线上撤了下来。最开始,法国人对英军的做法嗤之以鼻,“呵,背后就是大海,再怎么逃命也是死路一条”。
但是,憨厚的法国人万万没有料到的,英国政府早已准备好了逃出升天的船只,准备从海上,撤回英国本土。
英国的这个撤退行动,被命名为“发电机”计划。他们偷偷地背着法国盟友,在英国各大港口,集结了英国东部海岸全部可用的船只,一旦陆路突围无望,就可以随时从海上溜号。就像中国的那句俗话,“贫道不死、死道友。”
可是,英国人仍然迟疑不决,他们依旧抱有从陆路突围的幻想。这简直莫名其妙,他们单挑德国装甲师都打不过,现在呢,德国的步兵师已经纷纷投入战斗,面对越来越强大的敌人,还盼想着突围成功,这不是笑话吗。
但是,德国人给英国创造了条件。5月24日,德国最高统帅部下达了那个“一错到底”的命令——停止进攻,A集团军群各部队必须停在一条被称之为“阿河”的运河线上,并禁止渡过这一条河流。
就像我开始说的那样,这个命令来的相当蹊跷。德国最高统帅部连为什么“停止进攻”的理由都没有宣布。古德里安后来曾幽怨的发牢骚说:“由于没有理由,我们连辩论都不可能”。也就是说,你最高统帅部都不解释一下,我连反驳的机会都没有。 而且,最要命的是,这个命令最后的署名是——阿道夫·希特勒。
天不怕,地不怕的古德里安,唯独对希特勒敬畏有加。他不但乖乖的把部队停了下来,还专程跑到前线,视察自己的部队,是否执行了命令没有。当他看到一个党卫军师,仍在拼命进攻的时候,他发了火,怒斥该师师长为什么不服从命令。
古德里安态度的转变,让我相当诧异。我们应该还记得,在一个星期以前,克莱斯特上将,曾为了古德里安不服从命令一事,在飞机场的“骂街”事件。可现在呢?古德里安好像突然从一个“问题男孩”变成了“三好学生”。
难道他就如此惧怕希特勒吗?
连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