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施坦因后来回忆说:“对于这次作战命令中所决定的计划,其最初的反应是感性的而不是理性的。照我看来,陆军总部的战略意图,就其本质而言,就完全是模仿1914年的著名施里芬计划。我至少感觉到这是一种耻辱,我们这一代的人居然不能做出一件较好的计划来,而还要去照抄老文章,尽管这是出自像施里芬那样名家的手笔。何况这个计划我们过去早已试用过一次,而且敌人对于它的再用,也已经有了充份的警戒。”
以上是为曼施坦因原话,但此公人缘极其不好,连和他最亲近的手下都承认,曼施坦因太憨直,不会取悦上级,陆军总司令勃劳希契元帅,参谋总长哈尔德上将都非常不喜欢他。
1939年10月下旬,曼施坦因的新计划终于完成。老曼很自信,立刻递交给勃劳希契元帅亲视。
结果,计划被驳回,再递呈,再驳回,再再递呈,再再驳回,往返6次,曼施坦因一无所获。
并且,曼施坦因想通过陆军统帅部转递希特勒亲视的文件,也被扣押下来。终其原因仅仅是因为哈尔德上将讨厌曼施坦因吗?
不,绝对不会这么简单。因为此时的陆军统帅部根本就没有与西方国家打战的勇气,他们建议希特勒和西方国家达成谅解,进行和平谈判。
陆军统帅部的高官们甚至已经做出了除掉希特勒的计划,并誓言与纳粹党势不两立,某些密谋者已经开始在中立国家同西方各国进行秘密接触。
英国人显然对这一提议很感兴趣,甚至做出保证,只要希特勒死亡,西方国家愿意与“新”德国政府进行和平谈判。
在这些密谋者把一切都规划的井井有条的时候,突然发现了一个最棘手的问题无法解决。即:谁亲自动手去除掉希特勒呢?
大家都怀着期待的目光看着哈尔德上将,因为他是倒希派的头目嘛,可是这个哈尔德是一老滑头,一点敢做敢当的觉悟都没有。他觉得这事太担风险,就跑去找勃劳希契元帅。
德国陆军总司令 勃劳希契元帅
对勃劳希契元帅一直忠心耿耿的哈尔德上将 有趣的是我发现 出现过此公的照片里从来没见他笑过 一脸的忧国忧民 特别是希特勒在场的时候 就像看见仇人一样 拉起老脸 表情相当严肃
连载20
勃劳希契更是没有这种勇气,虽然近来大部分的史学家以此为由,来证明勃劳希契和哈尔德缺少果敢和决心。
但我认为,他们并不是害怕希特勒,而是倒希派不得不承认一个既定事实:除了希特勒,没有人能驾驭德国,假如希特勒被杀死,德国将会陷入混乱。
陆军统帅部虽拥有军权在手,但西方国家或者苏俄乘着德国内乱,来个浑水摸鱼,这种责任谁也担当不起。既然没人愿意承担风险,于是这个推翻希特勒政权的秘密计划就这样虎头蛇尾的不了了之。
勃劳希契只得转变策略,他先接受了希特勒的决定,然后再从长计议,慢慢说服希特勒接受他的看法。为争取时间, 勃劳希契采取了拖延的办法,他以在波兰的德军主力需要时间调防和补充为由,屡次推迟了进攻发起的时间。进入冬季后,他又以天气不佳为由,要求将进攻推迟到1940年春天。
关于这样的推迟在整个1939年秋季,就有15次之多,在1939年11月5日与希特勒的一次会谈中,勃劳希契再次以军队准备不足为借口要求推迟进攻时,遭到了希特勒的严厉斥责。
勃劳希契当时愚蠢的提出:“在波兰的军队缺乏进攻精神,甚至有些部队存在“兵变”以及前线的无组织无纪律现象。”甚至还拿1939年陆军的情况与1918年第二帝国崩溃前夕的陆军状况作比较。
希特勒—开始还默默听着,最后突然触电般的从椅上蹦起来,勃然大怒,大声叫嚷“陆军总司令竟如此给陆军抹黑,简直不可思议”。
勃劳希契继而坚持自己的观点,希特勒反唇相讥道:“谁发动兵变,是哪一只部队无组织无纪律,报上番号来”。勃劳希契无言以对。
这次会谈据说很恐怖,希特勒甚至要求其他人员都出去,他单独与那位可怜的,还有心脏陆军总司令关上门,在屋里单练。争吵到何种程度无人知晓,但据哈尔德事后回忆:第二天勃劳希契仍然不能连贯的说出话来。
勃劳希契元帅副官的说法更是诡异:他说:一天晚上执勤的时候,听到勃劳希契在房间里说话,他以为元帅醒了,在叫他,就推门走进屋里,却发现元帅仍然熟睡,但是口中念念有词,仔细一听,原来他正在梦中和希特勒吵架呢!
说到底,其实从一开始发布糟糕的作战计划,到“曼施坦因计划”受到阻扰,都是因为陆军统帅部根本不愿意同西方国家打战,勃劳希契想用一蹩脚的进攻计划表明,陆军统帅部似乎已用尽了全部的智商捣鼓出来,如若要打,只有这昏招,来逼迫希特勒就范。以期盼希特勒能回心转意,同意和谈。
但是,希特勒以决意和西方开战,昏招都拿出使,让勃劳希契大感意外,于是就拖。所以这个时候,曼施坦因不合时宜的跑出来,拿个新进攻计划给希特勒看,不是存心坏勃劳希契元帅的好计么。
当然,曼施坦因是不了解内情的,所以非常的大惑不解,他通过不同渠道,不断像希特勒递呈,最后勃劳希契元帅被彻底搞烦了,于是心生一计:他下令把曼施坦因提升为38军军长。(一个步兵军)
这样的提升其实是明升暗降,曼施坦因之前担任A集团军群参谋长,虽然无直接指挥部队的权力,可是拥有合法的发言权和制定计划的权力。勃劳希契元帅彻底受不了他的执着,一脚把他踢出了参谋部,来了个眼不见为净。
但是,弄巧成拙,希特勒突然表示:出于对陆军的尊重,要亲自召见新成立的5个军的军长,曼施坦因也是其中之一。
连载21
1940年2月17日,柏林总理府,希特勒赐宴招待了五位新任军长。
召见前,曼施坦因就请求宴席完毕后向希特勒当面陈述他的作战计划,并通过希特勒的侍卫长——希孟德将军转达。
在赐宴的时候,照例也都是希特勒一个人滔滔不绝的发表他的长篇大论。他声称:“德国科学家将要发明一种新式武器名字叫——直升机,还有一种远程炮弹,能够从柏林发射一直可以打到英伦三岛。”
听众们都听的津津有味,曼施坦因却对这些全然提不起兴趣,他非常焦虑,他生怕希孟德将军没有转达他的请求,希特勒也没做出任何暗示,却大谈技术发明。而且,这种正式的宴会上再提出来是非常失礼的行为。
当宴会结束时,其他四位军长都起身告退,曼施坦因却原座不动。
不过多久希孟德将军走过来低语说:“元首要单独召见你”。
随后在希特勒的书房里,曼施坦因详细的说出了他的作战计划。(该计划就是与“施里芬计划”齐名的“曼施坦因计划” 这是李德·哈特编撰德国战史时添上的名字 当时并不这么叫它)
上文提到,陆军统帅部决定模仿“施里芬计划”把主力放在右翼的B集团军群,并用较弱的A集团军群掩护其侧翼 。而曼施坦因的计划却是B集团军群担任佯攻,把主攻之点移到A集团军群方面,通过阿登山区并越过马斯河,直趋索姆河下游,以切断在比利时北部境内敌军的退路。
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个计划,首先,B集团军群故意心兴师动众地在右翼佯攻,使得敌人无疑会吧这一行动看成是主攻,并且会迅速调兵支援,以掩护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附近的比军防线。他们越是往这一地区调动兵力,就越会加剧他们覆灭的命运,因为A集团军群才是正真的主攻,它通过阿登山区直插入这些聚集在比利时平原的法军侧后 。
肯定有人要问了A B 集团军群都进攻了,侧翼完全暴露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