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我的构思

关于这篇描述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的文章我也构思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其写作范围是包括整个欧洲战场也就是德、意为主的轴心国军事行动,主要参考书籍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那些优秀将领们的回忆录与解档文件。

因为我认为回忆录中所纪录的事件够真实,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其实本人是很懒散的,要挑战这么庞大的题材心里确实没底。最开始在网络上发表小文,是出于对他人观点相左而引发的争论。继而发现自己对于某些主流观点不太一样,甚至完全相反,所以才决定写这篇文章的

当然,这篇文章是煮酒写过一段时间的(看过的朋友应该知道) 写了大约2万字左右,但由于不打草稿的恶习,想哪写哪,连载看倒也罢了,但通读下来就觉得缺少连贯性,所以打算从新编排一下,把“散”文捏紧了。

之前本人声称要在4月18日进行更新,但由于实在太忙——在学习电影的似动理论(太复杂了,耽搁了两周)现在终于有空继续写了,所以在这里向久等的朋友说一声抱歉 ~~~

之前我把草稿拿给朋友看,朋友却泼我冷水,“太枯燥了,没人看的”。让我自信心很受打击,差点放弃。在我硬着头皮写一段时间过后就有网友提出意见“楼主配上图片就好了”

说实在的,这话让我心动了,让我如梦初醒。

是啊,在二战书籍的数量如此繁多的情况之下,我却敢去挑战这样题材,优势在于,在互联网如此的发达的今天,信息的来源更容易收集,比如历史人物,军事作战地图。

想当年我看二战书籍缺少图片的时候,书上说什么XX河,XX防线,XX城市,完全找不到北,全靠自己去想象,愣是在读了几年二战书籍和欧洲地理的情况下,依旧指认不出地图上,伏尔加河和莱茵河所在位置,愣是在去年才知道原来一战德国战败后,《凡尔赛和约》使得德国本土与东普鲁士国土骨肉分离。

俗话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既然原来我都遭这样的罪了,所以,我的这篇文章希望大家能在图片的帮助之下,更直观的去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

如我所言,由于本人超懒,这六年欧洲战史能否写完是个未知数,但至少今夜的我有这个决心。希望不是三分钟热度,希望我能写完。

连载1

1919年6月28日的巴黎凡尔赛宫,几名身着礼服的中年男子座在镜厅门外的长椅上,他们看起来都精神颓丧,但却还努力的保持着一种悲惨的尊严。

镜厅正是四十八年前德国军队打进巴黎,威廉一世举行加冕礼的地方。也是在这里,威廉一世宣布德意志帝国的成立。

但是风水轮流转,今天轮到德国乞和了,法国人决定在德国皇帝登基的地方羞辱他们一番。并且,德国不允许参与条约讨论。所以在六月如此炎热的夏季,德国代表也只能眼巴巴的坐在大厅外面的椅子上等待结果。

最终的谈判由三大国(英国、法国、美国)的政府首脑把持,各领袖最后一次仔细核对了这份《凡尔赛和约》。 就传唤德国代表进入内厅签字。 德国新外长赫尔曼·穆勒仔细端详这份条约后,犹豫的说:“条约太苛刻了吧,有违美利坚合众国总统威尔逊先生早前提出的十四点和平建议”。

法国总理乔治·克列孟梭冷冷道:“最后通牒已下,不签字你们德国人就等着吃枪子吧”。

此时,各战胜国首脑都乐意的盯着德国外长看他试图如何答辩。

出人意外的是,这位年轻德国外长在众目睽睽之下居然从眼睛里滚落出了一滴滴大泪珠,泪水顺着脸睱滴在了眼前的那份《凡尔赛和约》之上,如此突然的举动反而使得那些战胜国成员不知所措,心怀不安了。

一名英国代表甚至走到了这位绝望的德国人身旁轻声安慰他,就像安慰一名打架输了的小学生。

叹息间,外长用那不停颤抖的右手在《凡尔赛和约》签上了自己的名字。签字的时候,这位可怜的德国人努力的挺起了胸膛,就像一块木头似的,只有他的眼睛和那不停颤抖的双手才表明他还活着。

末了,痛苦的德国外长用那通红的双眼巡视了一下房间里的每一个人,并用那已不成调的语气说道:“先生们,一个7千万人的民族虽灾难深重,但并没有灭亡。”

是的,他们并没有灭亡,在不遥远的将来,一切的仇恨与恩怨将会卷土重来。

现在,我们来看一看,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德国不幸遭遇,以及这个苛刻的《凡尔赛和约》。

首先大家必须了解的是,三巨头对待战败德国是有利益上的分歧的。有句古话说“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安乐”。在战争年代同心同德的协约国,却在如何处置战败德国的问题上产生了巨大的分歧。

美国人提出的条款是最宽大的,当然了,美国人也有一点站着说话腰不痛的味道。本来自己是依靠着一个不靠谱的借口对德宣战的 ① 。在欧洲各国都打的精疲力尽的时候中途跑出来捡便宜,损失小,得利多。美国总统威尔逊此时成了当好好先生,他认为既然已经打赢了,得饶人处且饶人,大伙儿都不容易,息事宁人,各自回家洗洗睡吧。

法国人提出的条款是最狠毒的,因为法国是协约国中损失最严重的国家(500余万军民伤亡)。而且,西线战场绝大部分战役都是在法国的国土上进行的。因此,法国希望能取得德国工业的控制权以补偿自身损失,并将其军力削减至不再对法国构成威胁。并呼吁各战胜国当众处死德国皇帝(在战争结束前退位并流亡至荷兰)。法国收回阿尔萨斯-洛林,建立莱茵非军事区,由战胜国瓜分德国的海外殖民地,将德国军力削减至较低水平。同时他还希望签订封锁德国海岸线的秘密条约,以便法国能控制德国的进出口贸易。当然了,法国民众更希望把德国人打回石器时代,让他们永远对自己构不成威胁。

英国人提出的条款是最实在的,英国首相乔治希望在美国的理想主义和法国严惩德国的论调中找到一条中间路线,但其政治地位相当微妙,因为乔治清楚的认识到,一旦法国提出的条件全都得到满足就会成为欧陆的超级强国,这和英国意图维持一个均衡的欧洲的传统政策相悖。

因为英国不愿意看到一个强大的德国,同样,也不愿意看到一个强大的法国。因为欧洲大陆上如若只剩一家超级强国的话, 作为岛国的英国在欧洲大陆的利益必将受损。 打个比方来说,假如德国是欧洲大陆的老大,哪天一个不爽,放句狠话,就能把岛上的英国人吓个半死。如若德、法互相对立,综合国力互相均衡的话,双方势必就会使劲地讨好英国,以争取它的支持。

这样,英国就会成为一个重要的砝码,只要它愿意压在天平的某一方,另一方绝对要喊吃不消。从中世纪开始,英国人就学会使用这一招了,近代的英国更是修炼的炉火纯青。

所以,我认为那些所谓的英法两国世代交好的论调,都是目光狭隘之见。要知道,在推翻拿破仑的反法联盟,上蹿下跳,使劲吆喝最起劲的,正是这个与法国“世代友好”的大英帝国了。

其实,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和法国一样,英国国内广泛的民意是希望严惩德国的。

在如此强烈的民意下,乔治首相依旧保持了良好的克制,把英国千年来所奉行的国家利益放在了首位。

二战秘史——纵论二战全史》小说在线阅读_第1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万国咸宁天下平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二战秘史——纵论二战全史第1章

书籍
上一章
1/226
下一章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