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他首先利用“七年战争”引起的不满情绪,笼络人心。在1761年的议会选举中,大肆贿赂,击败辉格党。老皮特和财政大臣双双辞职,辉格党寡头统治崩溃。次年依靠托利党,以标得(也称布特)为首,建立了由国王亲信人物组成的政府,史称 “国王之友”政府。乔治三世随后清洗异己,把辉格党人和反对停战的官员,统统赶走。

指挥“七年战争”的官员们,打败了法国,没料到也把自己打败了。

标得是乔治三世自小以来就混在一起的亲信兼监护人。由标得组阁,乔治三世确立了自己的绝对权威。

好了,掌了权,接下来就得收拾“七年战争”这摊子事了。这是乔治三世上台后,遇到的第一件大政事,一定要办得漂亮,才能威服人心。

乔治三世与标得迅速组织和谈,签订《巴黎和约》。为了让议会批准条约,他们故技重演,大肆贿赂议员,一票200 镑,一个早上就花去2.5 万镑,半个月之内就收买了议会的大多数人。

表决之日,老皮特还心有不甘,神情激昂地发表了长达3 个半小时的长篇演说,极力反对媾和,但表决结果无情地粉碎了他的幻想:

319 票赞成:65 票反对

条约获得通过,战争结束了。

第一件事就办得这么圆满,乔治三世信心倍增。

战争结束了,问题没结束。

第一个问题:印第安人起义。“七年战争”让美洲印第安人深受其害。1763 年,西部印第安人在庞提亚克率领下,发动了大规模起义。乔治三世和标得反复商量,拿钱去安抚,财政上没钱。怎么办?只有拿土地。

10 月,英王颁布诏令,宣布禁止 13 个殖民地向阿巴拉契亚山脉以西的地区移民,将西部土地保留给印第安人。

果然,印第安人的起义消停了。这样一来,英国还可以减少北美驻军数量,大大节约了一笔开支。

这件事又办得这么圆满,乔治三世不得不相信自己是英明的。

第二个问题:债务。战争欠下了巨额经费。政府财政的亏空高达1.4亿英镑,这个数字十分惊人。不解决这个问题,政府难以正常运转,国家发展都会受到影响。

该由谁来买单?

高官们讨论来讨论去,想出了最绝妙、又是最简单的一条好计:收税。向谁收?当然向全社会收。

1763 年初,标得政府宣布征收苹果酒税。

他没料到,此举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不满。“七年战争”已使大家不堪重负,现在还来增税,这完全是混蛋,是暴政。

无论是资产阶级还是贵族地主,此时罕见地团结一心,众志成城,把标得当作共同的敌人,进行猛烈攻击。

攻击来攻击去,标得没啥事,地位稳如泰山。毕竟,要还债务,就得收税。无论哪个上台都得这么做。

这种攻击不凑效,那就换个口味重的。大家就影射标得与乔治三世的妈妈----当朝王太后曾经有一腿……

碰到这类问题,任何人都是越辩越黑。标得开始焦头难额。

有人向标得建议,不要在英国本土收,向殖民地收,这样社会意见就少一些。

标得思考了一下,然后笑了笑,说了意味深长的一句话:还是让比我更大胆的人去收吧。

随后,标得辞职,转型成为幕后指挥员。

借他的吉言,一个比他更胆大的人,果然走马上任了。

第二节殖民地的愤怒

接标得班的人叫乔治•格伦维尔,也是“国王之友”圈子中的人,和乔治三世、标得等人的关系很铁。

但不管怎么铁,他组建的新政府,依然要面对债务问题。

怎么办?

还能怎么办!只能开源节流。节流好说,就是精简开支少花钱。关键是如何开源。

要是能够开动印钞机,大把大把地印票子,那该多好。只可惜,那时候英国还没有纸币。

其实,乔治三世也好,标得也好,格伦维尔也好,都清楚,开源,并没有什么新奇的办法,无论你采取何种措施,最终还是要落到企业和老百姓头上。说到底,还是只有一个法子----收税。

本土肯定是不能再收了,否则,闹事会愈演愈烈,吃不完兜着走。事实上也确实不宜再收了,当时英国本土的税负高达20%。这么高的税负,已经是罕见的了。

那就只能向殖民地收。

格伦维尔们又考虑,殖民地到底可不可以收?

经过深入研究,他们惊喜地发现,可以收!原因是各殖民地并不穷。特别是北美殖民地发展很快,已经不再是印象中的穷荒之地了,到处可见“相当好的城市, 富足的村庄, 宽广的田野”, “这里所有的居民看起来都吃得好, 穿得好, 住得好”。如果弄个负担不重的税种,北美人应该承受得了。收到的税主要用于北美防务和公共管理,道理上也讲得通。

再则,殖民地的内部税向来很轻,人均不过3先令,而英国本土人均达12-18先令,是殖民地的4-6倍。

既然这样,那就收吧。

那么,开征什么税好呢?格伦维尔们又鸭子划水---一下一下地去研究。他们知道,向殖民地征税,可得小心。历史上曾经多次有人建议,向北美加税,但深谙北美情况的各届首相,没有同意。因为北美向来有这样一个特殊传统:

英国政府有权在殖民地征收关税。但征收内部税,则必需殖民地议会批准。任何未经本地议会同意的税收,均不得强收。

殖民地居民就这么牛。

面对这样的牛地牛人,还是小心为上,免得激发矛盾,无事找烦恼。

所以历史上殖民地只收点代役租和关税。关税好理解。那个代役租,是指业主授给居民土地,居民向业主所支付的“劳役、佣金及地租”。早期居民有钱的交钱,没钱的交物(农产品),没钱没物的就出力做工代替(劳役)。后来以交钱为主,这就是代役租。

这代役租有多重呢?很轻,通常每100英亩土地才交2至4先令,几乎是象征性的。业主还不敢加码,一加码,居民就跑到别的殖民地去了。这样就形成了轻徭薄赋的传统。

格伦维尔们知道代役租不能加,就在关税上打主意。他们发现,殖民地海关管理混乱,走私严重,关税大量流失。如果加强管理,打击走私,调整税种,一定能带来可观的收益。

这个发现太重要了,格伦维尔们一阵兴奋。

格伦维尔向议会提出向殖民地增税,他的动议,深得英国朝野许多人士的拥护。

1764年,英国政府正式颁布《种植地条例》,一般称《糖税法》,对殖民地外国糖蜜税,由过去每加仑6便士减为3便士。为弥补西印度群岛种植者的损失,将外国所产食糖关税从每112磅5先令提高到1镑2先令;禁止外国朗姆酒输入北美;对直接进口的葡萄酒课以高额关税;对咖啡、靛蓝、纺织品等外国商品征收新税。

英国朝野左看右看,上看下看,觉得这些税负担不重,又主要是针对外国产品,应该没什么大问题。

但是,他们高兴得太早了。

食糖在北美是一项大宗走私商品,新英格兰的商人十之八九是走私商人。《糖税法》的实施,不仅影响走私商人,而且提高了进口物资价格,进而带动企业生产原料涨价和居民物价上涨。

《糖税法》的实施,打击了一大片。

同年,格伦维尔政府还颁布了“通货条例”,禁止北美殖民地发行纸币。

由于北美以农业为主,工业品主要靠英国输入,这样对英贸易形成了巨大逆差。北美用货币购买英国工业品,天长日久,出现硬币荒。殖民地曾发行纸币,以供流通和偿还英国债务。但这种纸币经常贬值,英国债主很不满,所以政府干脆颁布该法令,禁止北美殖民地发行纸币。

这样一来,北美居民手里更加没现金,许多人无法还债,或者缺乏流动资金投入生产,因此失业、破产的很多,沉重地打击了殖民地的经济。

面对这样的脑残政策,北美居民不反抗,不闹腾,那是无法想象的!

说美国道美国----一个现代帝国的传奇崛起》小说在线阅读_第23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潇湘观渔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说美国道美国----一个现代帝国的传奇崛起第23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