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七、痛失姑臧
历史就像万花筒,你唱罢后我登场。
就在刘裕逐渐坐大的义熙五年(公元409年),北中国另外一位雄主北魏道武帝拓跋珪却去世了。与北魏道武帝崛起之初的情形一样,从义熙五年开始,刘裕也是一年一个新台阶:义熙五年,讨伐南燕;义熙六年,消灭南燕,击败卢循;义熙七年,消灭卢循;义熙八年,消灭刘毅;义熙九年,义熙土断,灭亡西蜀。这让我们没有时间去顾及在这五年中,北中国究竟又发生了何等翻天地覆的变化,如今,我们趁着东晋刘裕暂时消停下来的机会,回过头来再看一看北中国境内诸国的变化。
我们说过,义熙四年(公元408年)的十一月,秃发傉檀恢复了凉王的称号,大赦,改元嘉平,重新设置百官。到义熙五年(公元409年)七月,乞伏乾归也重新登上了西秦王位,西秦中兴。于是,在狭小的凉州和秦州西部,仍然存在着四个王国:李暠的西凉,沮渠蒙逊的北凉,秃发傉檀的南凉和乞伏乾归的西秦,李暠的西凉在努力东进,企图消灭北凉,而南凉的秃发傉檀早就与北凉的沮渠蒙逊结下了深仇,他们之间还将为争夺姑臧而相互撕咬,西秦在中兴以后,一方面巩固国内,兼并周边弱小的部落,也确定了暂时不与东面的后秦为敌,全力西进的策略,因此,在凉州这一地区,四个国家还将进行越来越复杂,也越来越激烈的争夺。与此同时,后秦姚兴还在与大夏刘屈丐缠斗,后秦和大夏,乃至青海的吐谷浑、仇池的杨氏也时不时地与秦凉四国发生这样那样的关系,让这一地区的局势更为错综复杂。不过,复杂归复杂,几年下来,这一地区最重大的事件却是:那个曾经最为强盛的秃发南凉却日渐衰落,并最终被西秦灭亡了!那么,就让我们顺着这条主线,将故事慢慢道来:
我们知道,义熙二年(公元406年)秃发傉檀从姚兴手中骗取了姑臧,那时,是南凉最为强盛的时期,占领姑臧之后,雄心勃勃的秃发傉檀就立即结好西凉李暠,企图夹击北凉沮渠蒙逊。然而,好景不长,第二年,秃发傉檀率领大军进攻北凉,却在均石遭到惨败,紧接着,他又与刘屈丐翻脸,在阳武下峡再次惨败,两次战败以后,屠各成七儿又趁机叛乱,第三年,即义熙四年(公元408年)后秦姚兴又趁机进攻姑臧,虽然后秦军无功而返,但是,由于姑臧城内王钟、宋钟、王娥等人密谋响应秦军,秃发傉檀大开杀戒,将被牵连到的五千人全部诛杀,并把他们的妻子女儿赏赐给将士们,这一系列事件都极大地削弱了南凉的实力。后秦进攻姑臧以后,秃发傉檀即撕掉臣服后秦的面纱,公开称王,并册立夫人折掘氏为王后,世子秃发武台为太子、录尚书事,左长史赵晁、右长史郭倖为尚书左右仆射,镇北将军秃发俱延为太尉,镇军将军秃发敬归为司隶校尉。即位后的秃发傉檀一直要报均石惨败之仇,义熙五年(公元409年),当东晋刘裕大举进攻南燕的时候,南凉秃发傉檀命令左将军枯木、驸马都尉胡康西上进攻沮渠蒙逊,掠取北凉临松(甘肃省民乐县南)一千余户居民而还。沮渠蒙逊大怒,他亲自率领五千骑兵报仇,一直前突到显美(甘肃省永昌县东南)方亭,击破臣服于南凉的车盖鲜卑而去。南凉太尉秃发俱延率军再次讨伐北凉,却又是大败而归。
双方的仇隙再也无法解开。
第二年,即义熙六年(公元410年)三月,当东晋江州刺史何无忌在豫章与徐道覆激战的时候,南凉王秃发傉檀决定要亲自率领五万骑兵西上进攻沮渠蒙逊,尚书左仆射赵晁及太史令景保都劝谏道:“如今太白星没有出现,岁星又在西方,天象显示我国只能防守,而不可主动进攻他人。近年来,天象错乱,大风大雾不合时令,只有修德责己,才能确保帝国安宁。”秃发傉檀回答:“前些时候,沮渠蒙逊恶贯满盈,进攻我京师,掠夺我边疆,摧残我庄稼,我枕戈待旦,就是要报仇雪耻,如今大军已经集结,你要乱我军心吗?”景保回答:“陛下没有认为我无能,让我负责观察天象,如果我发现问题却不报告,这不是大臣应当做的。天象非常明白,出师不利。”秃发傉檀回答:“我以五万骑兵前往讨伐,沮渠蒙逊如果用骑兵与我对敌,他众寡不敌;如果他有骑兵又有步兵,那么,敌人行进的速度就有快有慢,他救援左边,我们就进攻他的右翼,他向前进攻,我则攻击他的后面,我军始终不与敌死磕,你害怕什么呢?”景保依然坚持说:“天象之事并非瞎话,肯定会出现意外。”秃发傉檀闻言大怒,将其捆绑起来,说:“假如我军胜利了,就杀了你传示三军;假如有什么意外,就封你做百户侯!”沮渠蒙逊率众前去迎战,双方在穷泉(今地不详),南凉军再次惨败,秃发傉檀单人匹马逃回姑臧,而景保也被沮渠蒙逊生擒。沮渠蒙逊责备景保说:“你深通天文,被你的国家委以重任,却违背上天,你的智慧何在?”景保回答:“臣不是愚蠢,只是主上不采纳我的忠言。”沮渠蒙逊又说:“昔日汉高祖刘邦被匈奴围困在平城,刘邦逃归以后,重赏了曾劝谏的娄敬;而袁绍在官渡之战惨败后,却诛杀了劝谏的田丰。你的建议与娄敬和田丰相似,但你主上的胸襟却不好说了。假如你肯定会受到娄敬一样的赏赐,那么,我就放你回去,只是我担心今天我将你放归,你要遭受田丰一样的灾祸啊!”景保回答:“臣的主上才能虽然比不过汉高祖刘邦,但还是与袁绍不同的,也许我不会受到封侯之赏,但也不至于被杀啊。”于是,沮渠蒙逊就释放了他。景保回到姑臧以后,秃发傉檀向他道歉说:“你是我的指南针,但我却不能听从,这都是我的罪过啊!”将其封为保安亭侯。《晋书·沮渠蒙逊载记》对此战的前因,记载的与此不同,说的是:当时是沮渠蒙逊率领三万步骑先行进攻南凉,驻扎在西郡(甘肃省山丹县东南)。这时,大风从西北而来,天空上出现五色之气,一会儿,天上全暗了下来,北凉军队一直进抵显美(甘肃省永昌县东南),掳掠了一千多户南凉居民。秃发傉檀一直追到穷泉,沮渠蒙逊将对南凉军队发起进攻,众将都说:“敌人业已安营扎寨,不好得手。”而沮渠蒙逊却说:“秃发傉檀认为我长途奔袭,必然疲惫不堪,他肯定没有料到我会主动发起进攻,一定没有什么防备,趁着敌人营垒尚未完全建好,可以一举将其击败。”于是,就发生了穷泉之战。
穷泉之战后,沮渠蒙逊乘胜东下,包围了姑臧。
由于两年前,秃发傉檀曾经诛杀了宋钟等五千百姓,当北凉军团包围姑臧以后,城内城外百姓纷纷逃亡,垒掘、麦田、车盖等鲜卑各部近一万户民众都投降了北凉。秃发傉檀这才害怕起来,他派遣使者请求与北凉实现和解,沮渠蒙逊同意了,于是,秃发傉檀派司隶校尉秃发敬归和他的儿子秃发佗作为人质。沮渠蒙逊接受了两个人质以后,率军撤离,将南凉八千多户居民迁往本国。秃发敬归与秃发佗走到胡坑(疑为胡阬,在甘肃省武威市西),趁机逃还,而秃发佗却被北凉追兵捉回。经过这次打击,南凉内部又发生了内讧。右卫将军折掘奇镇又占据石驴山(青海省门源县境),公开背叛。秃发傉檀担心沮渠蒙逊再次进攻姑臧,还生怕折掘奇镇会征服洪池岭以南地区,于是,他忍痛割爱,只好放弃姑臧,将国都迁回旧都乐都,而留下大司农成公绪驻守在姑臧城。秃发傉檀刚刚离开姑臧,魏安(甘肃省古浪县东)人侯谌等人就聚合三千多户人家,关闭城门发动叛乱,变民占领姑臧南城,推举焦朗为大都督、龙骧大将军,侯谌自称为凉州刺史,向北凉投降。
焦氏当为姑臧豪族,是他曾派遣使者请求姚硕德进攻吕隆,后来,又归降了秃发傉檀,此时,虽姑臧谦光殿上大宴群臣,以敦煌张穆博通经史,辞藻华丽,升任其为中书侍郎,参与军国大计,又任命弟弟沮渠挐为护羌校尉、秦州刺史,封安平侯,镇守姑臧。十余天后,沮渠挐病死,沮渠蒙逊又任命堂祖沮渠益子为镇京将军、护羌校尉、秦州剌史,镇守姑臧。
至此,秃发傉檀的南凉政权也在拿到姑臧五年以后,又丢掉了这个凉州政治中心,不仅如此,版图又退缩到了六年前的范围,而沮渠蒙逊的北凉则成为地区强国,步入它的全盛阶段。在占领姑臧以后,沮渠蒙逊马不停蹄,率军继续南下,将南凉旧都乐都包围。听说沮渠蒙逊南下,秃发傉檀命令安北将军段苟、左将军云连乘虚向进击番禾(甘肃省永昌县),偷袭北凉的后方,将三千余家居民迁往西平(青海省西宁市)。沮渠蒙逊包围乐都一月之久,却难以攻下,派遣使者对秃发傉檀说:“如果送上儿子作为人质,我将退军。”秃发傉檀回答:“是否撤军,那看你自己的情况,你违背盟约,不讲信义,我决不送人质!”沮渠蒙逊大怒,在乐都城外修筑房屋,实行屯田,打算长期围困。南凉王群臣都非常担心,苦苦劝谏,秃发傉檀这才将儿子秃发安周交给北凉作为人质,沮渠蒙逊率师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