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一、退守浔阳
卢循佯攻白石而强攻南面的消息传来,刘裕赶紧率领大军又撤回到了石头城。
当时,众将均担心卢循叛军渡过秦淮河,直接攻击建康城,因此,都要求刘裕立即率军前往抵挡。然而,刘裕却没有听从,而是让回到石头城的将士们解下铠甲,洗洗澡,换换衣,吃饱喝足,好好休息一番,然后,才率军从石头城上下来,渡过秦淮河,在秦淮河南岸列阵。刘裕以徐赤特违反军令,将其诛杀,然后,他命令中军谘议参军褚裕之、朱龄石率领一千多精锐的鲜卑长枪队,火速南下救援。朱龄石援军渡过秦淮河,与沈林子、刘钟之军合势,与卢循叛军殊死搏战,在长枪面前,卢循之军的短刀立刻失去了威力,被斩杀了数百人,击退了卢循的这次进攻。褚裕之,字叔度,是褚裒的曾孙,晋康帝司马岳的皇后褚蒜子是他的姑奶,而他的妹妹褚灵媛又是司马德文的妻子,虽然褚氏与司马氏皇族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但是,褚裕之及其长兄褚秀之、次兄褚淡之、弟弟褚湛之等人,却见风使舵,与刘裕关系密切。后来,在刘裕将要弑杀司马德文的时候,褚秀之、褚淡之借口探望妹妹,将妹妹褚灵媛引开,让刘裕得手;为了报恩,刘裕先后将自己的两个女儿都嫁给了褚裕之的弟弟褚湛之,不过,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如今,刘裕的大本营从石头城转移到了南塘,而卢循则将自己的大本营安置到了秦淮河南岸的丹阳郡。六月,东晋朝廷任命刘裕为太尉、中书监,加黄钺。刘裕接受了黄钺,就等于可以象皇帝一样进行诛杀,所以,他对其余任命一概推辞。在两军相持阶段,为了打击卢循的后方,刘裕任命前豫州刺史庾准的儿子、车骑中军司马庾悦为都督江州,豫州以西的西阳、新蔡、汝南、颍川,司州的弘农,扬州的松滋六郡诸军事,江州刺史,以虞丘进为鄱阳太守,龙骧将军如故,率领十八队步骑兵,从东阳(浙江省金华市)率军前往豫章(江西省南昌市)。当时,卢循任命部将英纠为上饶县令,他率领一千多人,驻守在上饶旧城,切断了五亩峤(今地不详),庾悦命令虞丘进对英纠所部发起进攻,一举将其击败,晋军这支奇兵从东门插入江西。为了保卫自己的后方,卢循又派遣童敏之任鄱阳太守,占领了鄱阳郡(江西省鄱阳县),虞丘进率军从余干(江西省余干县)步行进攻鄱阳,童敏之望风溃退,被斩杀了数百人。于是,庾悦占领了豫章(江西省南昌市),切断了卢循从南方而来的粮道。
建康附近大规模的战斗就此停止。由于粮道被切断,卢循军开始面临缺粮的状况,于是,他命令部队分散四出,到建康附近郡县抢掠粮食,并远出进攻建康东面的京口,均没有斩获。卢循对徐道覆说:“部队已经十分疲惫了!再也无法重新振作。不如固守浔阳,然后,集中兵力进攻荆州,占领荆州以后,拥有晋国三分之二的领土,再慢慢与京师抗衡,这样以来,说不定还有一线希望。”事已至此,徐道覆只好同意。
七月十日,卢循之军开始从建康附近撤离,回到浔阳,与此同时,他留下部将范崇民率领五千人马,战舰一百余艘,驻守南陵(安徽省贵池市),以抵御来自建康的进攻。七月十四日,刘裕即命令辅国将军王仲德(即王懿)、广川太守刘钟、河间内史蒯恩、中军谘议参军孟怀玉等将,率军西上跟踪追击,但被范崇民阻挡在南陵附近。蒯恩,在刘裕东征孙恩的时候,被招募为兵,充当部队的马夫,他常常叹息:“大丈夫能挽起三石的弓,却让我做马夫!”刘裕听说后,就命人发给他武器,让其做一名正式的士兵。蒯恩作战勇猛,又忠诚谨慎,深得刘裕信任,在娄县之战中,被敌军射瞎了左眼。虽然如此,他依然屡立战功,曾生擒桓玄部将桓仙客,从平江陵,并在不久前的查浦之战中击退了卢循军的进攻。建康之围解除,在派遣王仲德等人率军追击以后,刘裕还料定卢循肯定会西上进攻荆州,于是,他还派遣淮陵内史索邈率领骑兵部队,从陆路日夜兼程西上增援荆州。在做好了上述部署以后,刘裕从建康回到了东府(江苏省镇江市),开始下令大规模建造高大的战舰,并派遣建威将军孙处、振武将军沈田子率领三千人马,从海路长途跋涉前往广州,进攻卢循的老巢。沈田子就是沈林子的哥哥,孙处,字季高,是刘裕的旧部。当时,大家都认为:“海路遥远难行,无法确保一定抵达,况且又分散了目前的兵力,不是如今的急务。”但刘裕不从,他命令孙处说:“敌人即将失败。应当提前将其老巢端掉,让其失败以后无处藏身,除了你,无人能担此大任。”
也就在这期间,西蜀主谯纵向后秦姚兴派遣侍中谯良等人,请求出兵讨伐东晋。谯纵任命桓谦为荆州刺史,谯道福为梁州刺史,率领两万人马一路东下,进攻荆州,而后秦主姚兴也派遣前将军苟林率领骑兵协助蜀军一起东下,而此时索邈的援军在中途被卢循军队截断,无法前行一步,东晋荆州又处于岌岌可危的境地。自四月底五月初卢循大军从巴陵东下以后,到如今已经过去了两个多月,荆州与建康之间的通讯联络完全中断,荆州军民完全不知道建康的任何消息。刘裕少弟、荆州刺史刘道规派遣司马王镇之、扬武将军檀道济、广武将军到彦之等率军东下,增援建康。王镇之,是王廙的曾孙,此时,刘道规加其为建威将军,统帅檀道济、到彦之一起东下,王镇之以未曾经历战阵而坚决推辞,但刘道规不从。檀道济,是檀韶最小的弟弟,卢循起事以后,东晋荆州各地盗贼纷纷而起,郭寄生等人聚集在作唐对抗政府,刘道规以檀道济为扬武将军、天门太守,将叛军讨平。到彦之,《宋书》有名而缺传,生平不详,但他也是东晋末年的一员猛将。
荆州这支东下增援建康的军队行进到浔阳,被后秦苟林率领的秦军击破,王镇之因此被免官,以百姓身份暂时履行职责。卢循听说这一消息后,即任命苟林为南蛮校尉,并给其分拨一部分军队,让其乘胜西上进攻江陵,并对外宣称徐道覆已经攻克了建康。与此同时,桓谦率领的蜀军也顺流而下,进入荆州地界,桓氏家族久居荆州,门生故吏遍于荆州大地,荆州军民大都怀有二心。桓谦之军驻扎在江陵西北的枝江(湖北省枝江县东百里洲上),苟林所部也进抵江津(湖北省江陵县南),大敌当前,荆州内部又危机四伏,刘道规大会将士,他对大家说:“桓谦就在城郊,听说你们都心怀异志。我东来的文武将士,足以抵御敌人。你们如果真心愿意投靠桓谦,我不会阻挠大家的,你们请便!”于是,深夜大开城门,通宵不闭,这样以来,江陵城内的军民对刘道规是又敬又服,反而没有一个人出逃的。雍州刺史鲁宗之听到江陵危急的消息,亲自率领数千人马从襄阳南下,增援江陵。有人对刘道规说鲁宗之此行居心叵测,难保不是来趁火打劫的,但刘道规却深信不疑,他单身匹马前往迎接襄阳军队,鲁宗之是既感动又高兴。江陵得到了鲁宗之的这支援军以后,刘道规即决定率领荆州军队西上攻击桓谦。荆州幕僚们认为,应当让檀道济、到彦之与鲁宗之一起前去担任攻击任务,但刘道规却说:“卢循断绝长江航运,桓谦、苟林更是首尾相应,荆州人心浮动,成败之机,在此一举。如果我不亲自出战,此事难以成功。”于是,他推心置腹,让鲁宗之担任江陵城的留守,而自己则亲自率领大军西上攻击桓谦的西蜀军。诸将又劝说道:“如今,您远离江陵进攻桓谦,不一定能够取胜。苟林之军又近在咫尺,伺机进攻江陵,假如苟林前来攻城,而鲁宗之未必能够坚守,一旦有个闪失,将大事去矣!”刘道规回答:“你们都看不清战机啊。苟林不过是一个愚蠢的小子,没有什么计谋,他想到我军出城不远,一定不敢直接攻城。如今我率军进攻桓谦,一定能够取胜,苟林犹豫之际,我军就已经凯旋而归了。击败桓谦以后,苟林就吓得破胆了,怎敢再来攻城!况且鲁宗之在此固守,怎么说也能坚持几天啊!”临行之际,刘道规将身上佩戴的南蛮校尉印绶交给谘议参军刘遵,让其与鲁宗之一起防守江陵。
于是,刘道规率领荆州水路大军火速西上,进攻枝江的桓谦西蜀军。双方在枝江展开激战,檀道济身先士卒,率先杀入敌阵,桓谦军大败,桓谦本人乘坐一只小船,将要东下投奔苟林,被晋军追上斩杀。枝江大捷以后,刘道规率军乘胜东下,进抵涌口(湖北省华容县涌水注入长江处)攻击苟林所部,苟林率众逃跑。刘道规命令刘遵率军追击,九月,刘遵在巴陵追上苟林,将其斩杀,荆州暂时转危为安。当荆州危急之时,不少江陵城内军民都偷偷与桓谦通信,充当桓谦的内应,透露城内的虚实。刘道规击败桓谦以后,参军曹仲宗从桓谦那里缴获了大量这样的书信,书信上呈给刘道规以后,他一封也不打开,而是下令统统焚毁,于是,荆州军民这才安定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