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人们都预感到这一年似乎真的要降下巨大的灾难。据《魏书·天象志》记载:“及六年七月,宣穆后以强死,太子微行人间,既而有清河、万人之难。”另据《宋书·索虏传》记载,当时,有一个女巫对拓跋珪说必须杀清河诛万人,才能免除这场大灾。拓跋珪对此深信不疑,他立即下令将清河一郡的百姓全部杀光。在当时,北魏占领下的河北地区十分萧条,天赐元年(公元404年),北魏政府就曾经发布一条命令,将全县不满一百户人家的县予以裁撤,由此可知当时的萧条程度,因此,即使诛灭清河一郡的百姓,也不一定能够凑够一万人。为了凑够人头,拓跋珪经常坐着小轿,手持宝剑,随意砍杀抬轿的人,杀死一个,再换一人,每次出行,总要采取这种手段杀死几十人。为了担心自己被杀,拓跋珪还行踪诡秘,晚上经常转移住处,只有一位名叫万人的爱妾知道拓跋珪的下落。

我们知道,拓跋珪的次子清河王拓跋绍,是拓跋珪的姨母贺兰夫人的儿子,当初,拓跋珪刚从独孤部逃往母族贺兰部的时候,见到美丽的姨母贺兰氏,就要娶其为妻,他不顾母亲贺兰氏的反对,竟然暗杀了姨夫将姨母搞到手,生下了拓跋绍。这位拓跋绍完全继承了其父残忍的本性,平日里游手好闲,不听教训,喜欢四处游荡,以射杀狗猪为乐。拓跋珪的爱妾万人与拓跋绍私通,因担心事情败露,打算杀掉拓跋珪,而恰在此时,即十月十三日,拓跋绍的母亲贺兰氏因为过错而被拓跋珪囚禁,将被处死。夜幕降临,拓跋珪没有下令。贺兰氏偷偷给儿子拓跋绍传话:“你将怎么解救我?”拓跋绍当年年仅十六岁,血气方刚,听了母亲的求救,他即深夜与帐下亲信及宦官数人,令万人为内应,找到了拓跋珪独处的住所。拓跋珪左右高呼:“有贼人!”拓跋珪从床上惊起,却找不到弓箭宝刀,于是,被儿子拓跋绍杀死。临死之际,拓跋珪这才恍然大悟,他说道:“清河、万人之言,竟然是指你们两个!”拓跋珪囚禁贺兰氏也许是因为拓跋嗣出逃以后,决定册立拓跋绍为继承人,于是,要按照子贵母死的制度杀死贺兰氏吧。

一代雄主道武帝拓跋珪就这样死在了自己亲生儿子之手,死时年仅39岁。儿子弑杀父亲,的确令人扼腕,不过,暴君怎么样被杀,都是他自己咎由自取,对于百姓来说也都是一件幸事。拓跋珪杀掉姨夫而强娶姨妈,然后,又被自己与姨妈所生的儿子杀掉,这难道真的是佛家所说的报应吗?

十月十四日,即拓跋珪被杀的第二天,北魏皇宫的宫门一直等到中午还没有打开。拓跋绍从宫中传出命令,谎称拓跋珪有诏书传达,将百官集合在端门面前。等百官集合完毕,拓跋绍只将端门打开了一个小缝,他从内探出头来,对大家说:“我有叔父,还有哥哥,你们拥护谁?”这句没头没脑的话,让群臣愕然失色,无人说话。过了很久,南平公长孙嵩才说了声:“服从大王。”于是,大家才知道拓跋珪已经去世,但却不知道死因,都不敢吱声。只有拓跋珪的同母异父弟弟、阴平公拓跋烈大哭而去。

得知拓跋珪死讯后,平城谣言四起,人心浮动,北魏帝国面临它建立以来一次最大的危机。肥如侯贺兰护在平城东面的安阳(河北省阳原县)城北,举起烽火,贺兰部众全部都聚集到了那里,而其他各部的头领也命令子弟,前去招徕旧部,按照原来的部落体制聚集在一起,北魏帝国随时有可能瓦解。拓跋绍听到外面人心不稳,下令向王公大臣颁发布帛,最多的数百匹,最少的也有十匹,只有吏部尚书崔宏没有接受。

拓跋绍打听到了哥哥拓跋嗣的行踪,将李道逮捕,斩杀。猎郎叔孙俊与远支宗室拓跋磨浑自称知道拓跋嗣的下落,拓跋绍命令两名武士随同两人前往,四人出城以后,即将那两人带到了拓跋嗣跟前杀掉。叔孙俊是叔孙建的儿子,而拓跋磨浑则是远支宗室拓跋屈的儿子。叔孙俊、拓跋磨浑二人的到来,让拓跋嗣身边的卫士成了四人,也让拓跋嗣得知了城内的具体情况。于是,他命令王洛儿冒死前往城中,四处联络王公大臣,深夜告知北新侯安同,让其再通知他人,并组织各种工匠人才,大家听到拓跋嗣就在城外,纷纷响应。当天夜里,拓跋嗣一行人行进到平城城西,拓跋烈假装依附拓跋绍,请求一起出门活捉拓跋嗣。拓跋绍相信了拓跋烈的话,走出了延秋门,当即被逮捕。拓跋嗣见到弟弟以后,对着他大哭道:“人生最为看重的是生身父亲啊,为何要做此忤逆之事!”于是,逼迫拓跋绍及其母亲贺兰氏自杀,并杀死了拓跋绍帐下亲信以及内应的宦官宫女十余人。对于最先动手杀死拓跋珪的,群臣将他的肉生生地寸割下来吃掉。

十月十七日,时年18岁的拓跋嗣登基即皇帝位,大赦,改元永兴。追尊生母刘氏为宣穆皇后,对于前此废黜在家的大臣全部重新起用,下诏命令南平公长孙嵩、北新侯安同、山阳侯奚斤、白马侯崔宏、元城侯拓跋屈等八人坐在止车门右边,总揽朝政,选拔贤能,被成为八公,由南平公长孙嵩、北新侯安同两人全权负责处理民间的纠纷。他还命令尚书燕凤与都坐大官封懿等元老重臣入宫,侍从读书,议论朝政。加封亲信王洛儿为散骑常侍、赐爵新息公、加直意将军;封车路头为散骑常侍、赐爵金乡公、加忠意将军,后改为宣城公;封叔孙俊为卫将军、赐爵安城公;封拓跋磨浑为尚书、赐爵长沙公,后出为定州刺史。拓跋嗣询问亲信旧臣中哪位最受先帝信任,王洛儿回答:“李先。”拓跋嗣召见李先问道:“你有什么才能,被先帝所赏识?”李先回答:“臣愚蠢无能,只是忠诚正直,没有别的特长。”拓跋嗣再问:“你给我说说过去的事。”李先回答:“臣听说尧舜教化万民如同自己的儿子,如今陛下亲临万机,天下无不欢喜。”不久,拓跋嗣又让李先读《韩非子》、《太公兵法》等书,拜其为安东将军、寿春侯。

北魏也进入了拓跋嗣时代。

细说两晋南北朝——三百年的洒脱与偏执,恬淡与血腥》小说在线阅读_第798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迅发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细说两晋南北朝——三百年的洒脱与偏执,恬淡与血腥第798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