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二王向阙(4)
可是,对于司马乂而言,局势不容乐观。
主要还是兵力问题,由于对付张昌,禁卫军去了很多,如今兵力太少了。
西线张方被从城内赶出,但又卷土重来;东线司马颖军也趁着司马乂回师打击张方,而迅速推进到洛阳城下。
东线首先是成都兵团的石超(石苞之孙、石崇侄子)逼近司马衷曾经驻驾的缑氏,然后,放火烧毁此地,皇帝遗留下来的衣服器皿,全部都被焚毁。随即,东路的各路大军纷纷来到洛阳城下。
司马乂已经被逼到了绝路。
不过,庆幸的是,禁卫军在大敌面前丝毫没有退缩,个个斗志昂扬,誓死保卫皇帝。
10月7日,禁卫部队首先在洛阳的东阳门(东城中门)外,再一次击败了最先抵达城下的成都兵团的牵秀部队和来自许昌的范阳王司马虓部队。
禁卫军又一次取得了胜利。
然而,成都王的部队还是源源不断地开来。
此时,司马颖也意识到了决战决胜时刻的到来,他派遣鹰扬将军、十分骁勇的马咸(名将马隆之子)也来到前线协助陆机。
第二天(即10月8日),稍事休息的禁卫军在皇帝司马衷和大都督司马乂的亲自带领下,出现在了洛阳东城北面第一门——建春门。对面就是司马颖部队前锋都督陆机大本营。
一场大战拉开帷幕。
我们说过,陆机的手下诸位将领都是“北土旧人”,都不愿意受一位亡国将领的节度。
尤其是那个孟玫的弟弟孟超,更是嚣张,会战一开始,这个孟超根本就不听陆机的将令,直接就带着自己的部队冲入中央军的阵中。
孟超所部很快就被歼灭,孟超本人也被当场斩杀。
然后,司马乂令旗一挥,从阵中冲出数千铁甲骑兵。
他们由骠骑司马王瑚率领,这几千骑兵并非一般的铁甲骑兵,他们不仅自己身披重铠,手持长枪,而且在战马的两侧,也捆绑着长戟。
这队古代坦克黑压压地冲入河北军团主力马咸的阵地,他们在马咸军中是横冲直撞,如入无人之境。
马咸军立刻大乱,马咸被俘,旋即被斩首。
看到敌人阵脚大乱,司马乂瞅准时机,立即命令部队悉数出击,发起总攻。
霎时间,金鼓齐鸣,杀声震天。
陆机军大败,向洛阳城东北的七里涧溃逃,一时间,被诛杀的尸首堆积如山,堆成的“尸坝”把七里涧的涧水都阻住了。
经过一天的大战,司马乂的中央禁卫军一共阵斩司马颖成都兵团大将贾崇(《晋书,陆机传》记为“贾棱”)等16人,只有石超率部仓皇逃走。
这16人有的是当时被杀,有的是被俘以后被斩首,16颗人头全部悬挂在洛阳的铜驼街上示众。
——《环宇记》铜驼街引陆机《洛阳记》记载:汉铸铜驼二枚,在宫南四会道头,夹路相对。俗语云,金马门外聚群贤,铜驼陌上集年少,言人物之盛也。而无此《注》所引二语,盖各有删节。《类聚》九十四引《洛中记》,有铜驼二枚,在宫之南四会道头,高九尺,有肉鞍,两个相对。
这就是著名的“建春门之战”,史书上也有把司马颖这次进攻洛阳的整个战役统称为“河桥之役”的,可能是因为,司马颖的大本营驻扎在河桥附近吧。
虽然如此,关于此战的细节却十分模糊,有些记载还相互矛盾。比如:关于王瑚击杀马咸的问题,根据《晋书,马隆传附马咸传》说的是:(马咸)率兵屯河桥中渚,为乂将王瑚所败,没于阵。那么,马咸究竟是在建春门被杀,还是在河桥中渚被杀的?个人以为,是在建春门,大约在《马咸传》中记载的马咸驻守河桥中渚,只是马咸军最初的驻防地,在建春门之战的头一天被司马颖调到前线,被杀。
再如,我们通过史料,根本无法知道,双方在建春门之战中各自投入了多少兵力?也无法清楚双方的战前部署,包括司马颖的前锋总司令陆机,在此战中究竟是如何部署的,由于史料缺乏,我们也都无法知晓了。
一九一、三陆之死
双方希望一战定胜负的情形并没有出现,东面的司马颖和西边的张方象苍蝇一样继续贴在洛阳附近飞来飞去,就是不走。
建春门的大败,使成都王司马颖的部队损失惨重,前后大约被杀6、7万人。这个数字是惊人的,如果在其他战役中,胜负早已决出。怎奈司马颖家大业大,满不在乎。
战败了,就得有人负责,首当其冲的自然是前锋都督——陆机了。
其实,对于陆机的馋毁自从陆机被任命为前锋都督起,一刻就没有停息过。
一是来自宦官孟玖方面。开始的时候,孟玫就对二陆不满,缘由是孟玫想让自己的老爸当邯郸县长,对此,左秘书长卢志等人都不敢违抗。可是,右司马陆云却坚决反对:“当这样大县的县长,按规矩都是要有能当宰相府秘书资格的人才能当,怎么能用一个宦官的老爸?”
等到弟弟孟超在军中公然与陆机发生冲突,孟超更是在军中大肆散布谣言说:“陆机就要叛变。”并又写信给他哥孟玖,说陆机首鼠两端,欲进不进。等到建春门会战,孟超兵败身死,孟玖更是怀疑陆机借刀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