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尚,字敬之,从小爸爸罗式就去世了,跟着叔父罗宪生活。虽然如此,但是,这个罗尚却一点没学到叔父“方亮严整,待士无倦,轻财好施,不营产业”的品格,恰恰相反,不仅性贪,而且少断,一会儿东,一会儿西的,一个决定下来,一会儿都变了。因此,蜀地的人们都说:“罗尚喜欢的,要么是奸邪的人,要么就是溜须拍马的人;罗尚憎恶的,不是忠臣,就是正人君子。家里已经很富了,还像豺狼一样贪婪,他的家里就象集市,还搜刮不止。”又说:“盗贼还好些,罗尚却是杀我;平西将军,反而为祸更大。”(其实,后世的很多史学家对史书的这种记载表示出了异议,以为是成汉当权者、晋朝当权者包括当时的著作者对罗尚的污蔑,因为,一是以后罗尚以区区那么一点人马,竟然与李特相持经年;二是李雄等不少部将投降罗尚;三是包括李特起兵以后蜀民村堡坚守,并与罗尚协同作战;四是在李雄占领蜀地以后,几乎有百分之八十的居民逃离四川,这些客观情况分析,似乎罗尚也不是像史书记载的那样糟糕。持此观点的有著名史学家吕思勉先生等。)
此时,朝廷派遣监察官(御史)冯该、张昌二人,前往益州监督流民返乡工作。
我们过去说过:李特兄弟5人,大哥李辅,字玄政;老二就是李特,字玄休;老三李痒,字玄序;老四李流,字玄通;老小李骧,字玄龙。此时,老三李痒已经于本年年初被前益州刺史赵廞所杀,而老大李辅一直在老家略阳郡(甘肃省天水县东),他对当地政府谎称去四川迎接一家老小,来到了巴蜀。
李辅带来了一个消息,他说:如今朝廷混乱,还是想方设法别回去。
李特同意,由此,产生了雄踞巴蜀的打算。但是,仅凭李特手下的那点人绝不可能成事的。于是,李特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屡次派天水郡(甘肃省甘谷县)人阎式,晋见罗尚,请求延期。
二是,贿赂罗尚、冯该,分化政府内部。
效果立刻显现出来。
一是,身处四川各地的难民都知道了李特为难民做主,多次请求政府宽限日期,李特在难民中的威望进一步提高。
二是,吃人家的嘴软,拿人家的手短。罗尚和冯该都答应了李特的要求,同意暂缓。
此时,动身的日期牵动着每一位难民的心。逃难到四川的流民,大部分是安分守己的,为当地人下田做工,如果没有一个人的推波助澜,也许,李特也根本鼓动不起这场气势磅礴的流民起义。
这个人就是孙秀的朋友,那个和孙秀一样坏的人——广汉太守辛冉。
说罗尚“贪残”,其实,辛冉有过之而无不及。
当时,朝廷为了表彰讨伐赵廞的功劳,要求益州府调查秦州六郡难民中追随李特一同讨伐赵廞的人员名单,作为赏赐的依据。此时,已经是广汉郡(四川省射洪县南柳树镇)郡长辛冉,打算包揽击灭赵廞的全部功劳,把中央命令,暗中搁置,不据实呈报,致使难民首领全都怨恨。《晋书,李特载记》称:“会辛冉以非次见征,不愿应诏,又欲以灭廞为己功,乃寝朝命,不以实上。”对于这段记载,后面一句话倒容易理解,但是,对前面一段话,因为缺乏辅助史料,就很费解。大约当时的情况是:由于辛冉是孙秀的党羽,在孙秀和司马伦被杀以后,齐王司马冏要将辛冉召回朝廷,但是,在地方掌握实权的辛冉不敢回朝,不愿意奉诏;同时,为了将功补过,他更是想贪天功为己功,埋没他人的功劳,把灭掉赵廞的功劳全都加在自己身上。由于这句话比较费解,所以,《资治通鉴》上把这句给删除掉了,只保留了后半句,估计,司马光老先生也弄得丈二和尚,百思不得其解?
史书说罗尚贪残,说辛冉贪暴,可谓一针见血,切中肯萦。因为,辛冉贪暴的事情还在继续。
在辛冉看来,流民都是强盗,赶紧把他们赶走才是上策——对于李特等人来说,的确是这样,因为,史书记载,在赵廞的默许下,李特等人真的一直是做着强盗的营生,但是,大多数的流民却不是这样子,史料记载:“流人布在梁益,为人庸力。”
也许是来自朝廷的督促,也许是辛冉等人的鼓动,罗尚一直在迁移流民一事上,左右摇摆,大玩两面派。
当李特送礼行贿以后,他答应暂缓;等人家刚走,又发出文告催促上道。
本来,那一年四川就遇到了水灾,庄稼此时还没有成熟,给当地人做工的流民还拿不到工钱,根本也没长途跋涉回原籍的路费,听说催促的命令很严急,个个都很忧愁。
而此时的辛冉又露出了他贪暴的本性。他知道诸如李特等流民的首领们是很有钱的,而且,在他看来,那钱都很肮脏,于是,他命令流民回乡的必经之路梓潼太守张演在关口设卡,搜索流民的宝货资财。(不过,吕思勉先生以为,辛冉此举主要是对付李特等强盗的,而并非是对付全部流民的。)
此时,其实已经超过了罗尚等人限定的7月上路的日期。
李特再派阎式晋见罗尚,请求再进一步延期到冬季。对此,益州上层发生了争议:辛冉和犍为郡(四川省彭山县)郡长李苾,坚持以为不能允许。而总务官(别驾)杜弢(罗尚对此人很看重,把他举荐为秀才,记住此人。)在听了阎式的分析以后,同意延期1年。但是,罗尚最终还是接受了辛冉、李苾的建议,坚持必须维持政府的威信。——杜弢遂退回发给他的“秀才证明书”,辞职回家。
此时,益州惶惶不安的形势开始朝不好的方向发展。
李特似乎成了流民的主心骨,来自益州各地的难民们不断朝李特身边集结,于是,李特就在绵竹(四川省德阳市北黄许镇)建筑一连串庞大营寨,收容归附的难民,并直接向辛冉请求宽限日期。——此种已经含有要挟的味道了。
不过,事情还没有完。
对于李特等人的要挟和类似耍赖的行为,辛冉大发雷霆,头脑发烧,立即派人在大街小巷,张贴布告,悬赏高额奖金,通缉捉拿李特兄弟。
李特见到辛冉的布告,十分害怕,连忙派人把所有的布告都统统撕下来,然后,和自己的小弟弟李骧一起,把布告改为:“能斩送六郡难民头目李、任、阎、赵、上官,以及氐部落、叟部落(叟,蛮族一支)酋长人头的,一颗人头,赏布一百匹。”(《华阳国志,大同志》记载的内容稍有不同,说的是李特把辛冉的布告改为:“能送六郡大姓阎、赵、任、杨、李、上官及氐、叟、梁、窦、苻、隗、董、费等,首百匹。”列举了六郡大姓的名字。)
为什么李特要这样做?
那是因为,李特深知,即便是现在,自己单独也是无力和益州政府抗衡的。六郡是指秦川的天水、略阳、扶风、始平、武都、阴平六郡,六郡流民的主体并不是李特的氐人和其他的叟族侯王,而是以六郡大姓为主的汉族人,李特单凭自己周围的氐人,甚至是加上其他的氐人和叟人也无法起事,只有获得六郡之豪的合作,起事才有成功的把握。
李特这一移花接木之计很快就起到了效果。
难民大为恐惧,投靠李特的更多,史料记载:“流人既不乐移,咸往归特,骋马属鞬,同声云集,”不到一个月,已有二万人集结在李特帐下,同时,李特四弟李流也另行集结数千人。李特为北营,李流为东营。李流称为东都护。
此时,李特再一次派阎式去晋见罗尚,请求延期。
当阎式看到辛冉的军营安置在交通要道,正准备盘查、洗劫难民的时候,他叹息地说:“没有贼寇,却要城守,仇人肯定要防备啊。今天却要去刺激它,大乱恐怕就要爆发。”
阎式知道辛冉、李苾态度坚决,不可能动摇,再正当的理由都没有用,遂向罗尚告辞回绵竹。
罗尚说:“你现在把我的意思转告难民,我同意他们延期!”
阎式说:“您受到错误意见的迷惑,恐怕不可能延期。天下最软弱,但也最不可以轻视的,就是人民。而今,您却无理地驱逐他们,众怒难犯,恐怕为祸不浅啊。”
罗尚说:“你说得对,真的,我绝不骗你,你只管回去。”
阎式回到绵竹,告诉李特说:“罗尚虽然如此承诺,但不能信任。为什么?罗尚的威信不够,辛冉等又各拥有强大的部队,一旦发生变化,罗尚也控制不住,我们最好还是严加戒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