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一四七、诛杀楚王

如果《晋书汝南王亮传》记载无误的话,这场政变持续的时间应该是这样的:晚上皇帝下诏司马瑋,司马瑋接着召集内外军,开始围攻卫瓘和司马亮的府邸,顺利逮捕二人,此时天色已亮,杀了卫瓘;当天晚上,司马玮想到裴楷曾经被提名担任北军中侯,秘密派人去诛杀裴楷,裴楷带着司马亮8岁的儿子司马羕,一晚上挪8个地方,躲来躲去,最后跑到自己的老丈人王浑家,才幸免于难。到第二天中午,司马玮终于杀了司马亮;第二天下午一直到晚上,部队全部聚集在洛阳城内。

而当时的情况,根据《资治通鉴》的记载是:“是时,内外扰乱,朝廷凶惧,不知所出。”

也就是说,事态的发展超出了密谋者的预料,包括贾南风在内,也不知道该怎么收场。因为此时的情况是:

楚王司马瑋矫诏已经成为事实:他诛杀了司马亮和卫瓘这两个朝廷的人望,不仅宗室再无一个年齿较高、统领全族的大人物,庶族大臣中也失去了一个望重的重臣——我不想用德高二字形容两人,因为,两人还不配。

同时,司马瑋如今成了洛阳城内最有权势的人物,他同样的矫诏成为了武装部队最高司令,都督中外诸军。——处理司马亮和卫瓘,根本不需要那么多军队,司马瑋如今意欲何为?

而此时,好乱乐祸的岐盛对司马瑋说:“如今,您应该趁着大权在握,趁机杀了贾模和郭彰一党,诛灭外戚,使王室强盛,安定天下。” 《晋书,贾充传》记载:(郭彰)是“贾后从舅也。与贾充素相亲遇,充妻待彰若同生。”

司马瑋犹豫未决。

原因很简单:司马瑋虽然刚狠,但是一直是功狗,而非猎人。他每次出手,也都是受人指挥,一个习惯于接受命令的人,突然让他转变思维模式,顺利转型为一个发布命令、左右历史走向的人,他一时间还接受不了。

失去了这个千载难逢的时机,也的确可惜;可是,想要利用这个千载难逢的时机,攻入宫中,废掉贾南风,就一定是易如反掌的么?驻守宫门的三王真的会听命于自己?如果哥哥司马衷站出来说话,外军一哄而散,怎么办?

大凡犹豫一是因为决心,二是因为左右为难。而司马瑋的犹豫,则是没有一点心理准备。

在发动政变之前,岐盛和公孙宏并没和自己通气;突然接到诏书,考虑还算周全,没有忘记把外军也弄来;为了泄愤和自保,自己已经乘机杀了司马亮和卫瓘二人,此时,自己突然成了部队的最高统帅,那下一步该怎么走呢?自己此时也不敢立即解兵,如果身边什么也没有,不要说司马亮和卫瓘的亲党一定会反攻倒算,就是皇上皇后一翻脸,追究起自己的矫诏之罪的话,自己也百口莫辩,死路一条啊!但是,就这样一直拖下去,毕竟不是办法……

“亢龙有悔”也许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事物的一种态势不可能一直处于激荡的状态中……中午,贾模领兵去救司马亮,其实已经显示出贾家对自己的举动不满了。

一整夜,人们都在忐忑不安中度过。

这时,天色已亮,另外一个同样无情的阴谋也在同时进行着。

从头天晚上贾南风命令司马瑋废黜司马亮和卫瓘,到第二天司马玮成功处置了二人,事情宣告完结。然而,又经过半天一夜,洛阳的局势仍然还处于混乱之中。按理说,你司马瑋既然已经完成了任务,就应该复命、解兵,为什么你还拥着重兵?你司马瑋难道说真的是想借废黜司马亮、卫瓘,骗取诏书,并趁机杀了二位大人,然后,想独霸朝廷,行于自己不利的事情吗?贾南风不会不这样想。

以司马瑋的刚狠无情,他什么事情做不出来?想到这里,估计贾南风不禁会脊背冒汗,但是,她又想不出什么办法。证据之一是《晋书,张华传》的记载:(此时)“内外兵扰,朝廷大恐,计无所出。”

而此时,救命的太子少傅(太子三少之二)张华来了。《资治通鉴》说,张华通过贾南风亲近的宦官董猛,建议贾南风,说:“楚王司马玮一连诛杀二位上公,天下权威将全部到手,身为人主怎么能够平安?最好乘他的权力还没有稳固,指控他擅自杀戮,把他除掉。”张华的建议正合贾南风的心思,她也正打算利用这个机会除掉司马玮这个刚狠的小叔子,因此,对张华的建议,完全同意。——但是,我找不出此种记载的出处。

而《晋书张华传》的记载与此不同。上面记载,张华看到此种情况以后,向皇帝司马衷建议说:“司马瑋矫诏擅自诛杀二位上公,那是因为仓促之间,将士们不明就里,还以为是皇帝的意思,所以,才跟从他。如今,可以拿出解斗的驺虞幡,让外军解散,外军看到驺虞幡,应该会立刻听命解散的。”

结合两处记载,张华当时应该是先说通贾南风,后说服皇帝,并对皇帝说出了平息事变的具体办法。

驺虞幡,是一种上面绣着“驺虞”的长条状旗帜,是晋朝皇帝的符节之一,用来解斗。《诗经,召南,驺虞》上说,驺虞,又名“驺吾”“驺牙”,是古代民间传说中一种奇异的仁兽,长得像老虎,身上有黑色条纹,尾巴比身子还长,性情仁慈,不吞吃有生命的东西,不践踏青草。看到驺虞幡,就说明皇帝要求大家放下武器,不再战斗。清赵翼的《廿二史剳记》卷八记载:“晋制最重驺虞幡,每至危险时,或用以传旨,或用以止兵,见之者辄慴伏而不敢动,亦一朝之令甲也。”有人以为,晋朝其他符节中,还有一种叫白虎幡的旗帜,是用来督战的;也有人以为,白虎幡其实就是驺虞幡,因为唐人避唐朝皇帝李渊的爷爷李虎的讳,而称作白武幡的。曹魏朝有青龙幡、朱鸟幡、玄武幡、白虎幡、黄龙幡五,晋朝唯用白虎幡,《晋书》上叫做“驺虞幡”或“白兽幡”,《北齐书》叫做“白武幡”,《隋书》叫做“白兽幡”,《魏书》、《宋书》、《南齐书》叫做“白虎幡”的,其实都是一样东西。个人赞同后一种观点。

正好天明了,(此时应该是发动政变的第三天的天明,因为,根据《晋书,司马亮传》的记载,司马亮是在发动政变第二天的中午被诛杀的,也就是说,到中午的时候,司马玮还在发号施令,那么,令我们疑惑的是:在杀死司马亮以后,那么长的时间里,司马玮究竟在做些什么?等死吗?)于是,皇帝司马衷开始了行动,他下令派殿中将军王宫手举“驺虞幡”,出宫向司马玮集结起来的部队宣布:“楚王假传圣旨,大家不要受他欺骗。”将士们看到“驺虞幡”出动,大为震动,放下武器,一哄而散。霎时间,司马玮身边将士全部离去,左右侍从卫士也都逃光,他窘困紧张,手足失措,不知道应该如何。

刚才还人声鼎沸的洛阳城,一下子安静了下来。

此时的司马玮身边只剩下一个14岁的无名小奴,刚才还威风凛凛的司马玮,瞬间变成了孤家寡人,他无计可施,绝望中想到了自己的哥哥秦王司马柬,就让小奴驾着牛车,带着自己往秦王府方向走去。

牛车毕竟没有马快。司马玮的牛车走到半路上,司马衷派遣的使者飞马赶上,命令司马玮回到自己的军营里去——司马玮终于又接到了新的命令了,不过,此时的命令是等死的命令。

他心中重新又有了新的方向,于是,顺从地回到自己的办公室耐心地等待,很快的,等来了法院的法警,把他带走了。

六月十三日,司马衷下诏说:“司马玮违反制度,擅自诛杀二位上公父子,又想大规模地诛杀朝廷大臣们,图谋不轨,应予斩首。”于是,诛杀了年仅21岁的司马玮。临刑之前,司马玮从怀中拿出皇帝司马衷亲笔写在青纸上的诏书,痛哭流涕,请还是那个刘颂的监斩官过目,说:“我有幸是先帝的亲生之子,而竟受到如此这般的冤枉啊!”司马玮请求刘颂代自己向皇帝申诉,刘颂虽然不咋地,但是毕竟不久前还是司马玮弟弟司马允的淮南国相,他也是伤感唏嘘,不能抬头面对这个将死的司马玮。

而整个事变的始作俑者公孙宏和岐盛,不仅没有在这场事变中得到丝毫好处,而且,也与自己的仇人卫瓘同归于尽,被同时屠灭三族。荣晦也因为卫瓘女儿和属下刘繇的上告,而被族诛。

世事真是难料啊,你如果不能有效地左右局势,最好就别先生心……

细说两晋南北朝——三百年的洒脱与偏执,恬淡与血腥》小说在线阅读_第220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迅发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细说两晋南北朝——三百年的洒脱与偏执,恬淡与血腥第220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