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九、山雨欲来
杨骏招招制敌,贾南风有点坐不住了。
杨骏曾经和贾南风(小名:峕,音时,意思同时间的时,“加时?”)配合得很默契。曾几何时,是杨家的坚持,才使得司马炎勉强同意了迎娶贾家的女儿,可以说,没有杨家就没有今天的皇后贾南风。当时,是杨家和贾家的蜜月期,固然有相互利用的因素,但是,双方毕竟是走的很近。又是曾几何时,贾家的台柱子贾充倒了,而杨家的太子也在风雨中飘摇,他们用尽心机,在排挤齐王上,步调惊人地一致。
时移世易。
贾南风心中真正与杨家的裂痕是在杨艳死后。杨艳,那是正儿八经的婆婆,又是司马衷的亲妈,自己的妈妈郭槐为了让自己进宫,在杨艳面前不知说了多少好话,所以,对于杨艳,贾南风倒也没啥说的。而杨芷呢,和贾南风的年龄不相上下,在杨芷进宫以后,她毕竟只是司马衷的表姨,对贾南风来说,更是没有什么恩遇,不过,有司马炎在,宫廷的礼数贾南风还是要的。
然而,一件事情,却导致了贾南风对杨芷的怨恨。
贾南风的性格完全就是年轻时候郭槐的翻版——嫉妒异常。这一点不幸被司马炎言中,司马炎曾经说,贾家的种子既妒忌,个子又矮,皮肤又黑。郭槐曾经因为看到贾充与乳母怀中的儿子逗乐,而鞭杀两个乳母,致使贾充绝后。可想而知,有如此剽悍妈妈的影响,能耳濡目染出何等英雄的女儿。
过去,我们说过,贾南风自己生不出孩子,看见别人肚子大就来气。她曾经亲手杀了几个人,(可能包括太子侍妾、婢女,也许还有太监。)也曾经用戟奋力抛向怀孕的太子侍妾,怀孕的妈妈被锋利的戟刃刺伤,孩子随着母亲倒地而落地。当时,晋国在宫城的西北面已经修好了三座小城,地势较高,取名叫金墉城,司马炎听说以后,勃然大怒,决心要废掉贾南风。——想想张春华你奶奶,不也是小小年纪就亲自操刀杀人嘛,你生什么气呢?司马家的老婆怎么都这样凶悍?
杨芷真是个好婆娘,她一直想着贾南风是自己的表姐选择的儿媳妇,表姐一定有她的道理,她对司马炎说:“贾充对于国家有过大功劳,即使他的后代犯了错误也是要宽恕的啊,贾南风又是他的亲女儿,现在她还年轻,正是女人好妒忌的年龄,我们不能因为贾南风的一点小过错,就忘记了贾充一家对我们的大德啊。”一面劝谏司马炎,回过头来,又开导贾南风,杨芷一直以为贾南风就是自己的儿媳妇,开导一下她不是很正常的嘛,可是,贾南风的心里只有一个婆婆,那不是你,而是你表姐杨艳,就是你杨芷本人也只是续弦,哪配教训我!而且太子妃贾南风还比杨芷大2岁,一个小自己2岁的婆婆教训自己,那该是什么滋味呢?
一个从来教训别人的人,是没有办法接受教训的。
当第一次尝到被教训的滋味的时候,他不知道有些教训并非恶意,而来自关心。贾南风听了杨芷的教训,却以为司马炎恼怒的根源在于杨芷说了她的坏话,甚至于怀疑司马炎知道这件事也是杨芷传的闲话!
这个误会永远是一个死结,没有办法解开,杨芷也根本不会知道,她只知道贾南风从此以后,对自己的礼数越来越不周到,也不经意间感到了来自贾南风那怨恨的目光。不知不觉中,相互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了。
在司马炎去世的时候,贾南风以为总算熬出了头,老公司马衷也已经31岁了,而自己已经33岁了,真可以享受享受一下做皇后的滋味了,但是,杨芷和杨骏死乞白赖地在司马炎手里骗得了第一执政的权力,使自己的美梦再一次地破灭了。天底下竟然有这等事?竟然给一个31岁的皇帝找太傅,找辅政大臣的吗!不是向天下人说我老公是傻瓜吗!
是可忍孰不可忍!
杨骏不是没听到杨芷说起贾南风的态度,也不是不知道贾南风的阴狠,所以,才采取了那一系列的自保措施。
然而,这些措施,对于贾南风来说,无疑就是一把把架在脖子上的利刃。
而此时,杨骏的手已经伸向了宫城外的禁军,他还要伸向宫城以内直至殿上的禁军将领们,王佑的被调离就是一个明确的信号。
贾南风必须要行动了。
但是,一个深居后宫的女人又能怎么样呢?
她感到了浑身不自在,那是来自杨骏咄咄逼人的压力,你杨骏能让皇后,或者皇帝浑身不自在,不是要谋反还是什么!
只有诬陷他要谋反,才能名正言顺。那么,只有利用自己的傻子老公了,但是,老公被杨骏的人看的紧紧的,老公的诏书必须要杨芷审核才能生效,显然,让老公下发诏书号令天下讨伐杨骏是不可能的。只有暗中计划,让诸王进京讨贼。
贾南风首先找到了自己的亲信宦官董猛,让他物色能够出宫的人选,分赴各地,与诸王联络。
董猛带着这样一个绝密的任务,开始在自己的周围物色堪当重任的人物。
也就是在这个历史进程中的关键时刻,我们又不得不说一个小人物,那就是殿中中郎孟观。
内廷禁军中的最高领导是北军中侯,下面是左右卫将军,再下面是殿中将军等,而殿中中郎是属于殿中将军管辖的下级军官,掌管虎贲100名。《晋书·职官志》有殿中中郎,其地位介于殿中将军与殿中校尉之间。《通典》卷三六《职官十八·秩品一》所载魏官品,第六品有殿内将军、殿内典兵,第七品有殿中中郎将、校尉,第八品有殿中都尉、司马及殿中羽林郎。同书卷三七《职官十九·秩品二》所载晋官品,第六品有殿中将军,第七品有殿中监,第八品有羽林郎。《晋书》卷二五《舆服志》载《中朝大驾卤簿》中有“典兵中郎”,可能就是殿内典兵,孟观、李肇所任为此职的可能性更大。
孟观,字叔时,是渤海东光人,没有什么显赫的家世。我们甚至不知道他的父亲叫什么,是做什么的。史书上只记载,孟观还懂点天文,投军以后,逐渐被升为禁军的殿中中郎。一个小小的典兵中郎和一国的首席执政官能有什么过节呢?看看《晋书杨骏传》的说法是:“殿中中郎孟观、李肇,素不为骏所礼,阴构骏将图社稷。”试想,一个国家的第一大臣,还能如何礼敬一个营级干部呢?这个说法似乎有点牵强。
其实,由于司马氏得位不正,晋朝的社会风气并不咋地,有奶便是娘的问题十分突出,忠义节气在大多数热衷仕进的人眼里都不值得一提。再加上,九品中正制度在选人用人中的走样,使得普通人很难爬上高位,也助长了人们喜乱乐祸、从中捞取好处的侥幸心理。而如今,当权的杨骏虎视眈眈地要沙汰禁军将领,我们不难想象王佑的被调离和近期一连串的禁军人事调整,在禁军将领们的内心会产生什么样的波动,现在,当今皇后亲自有求于自己,不正是一个出头的绝妙时机吗?这不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又是什么呢?——这也许就是孟观等人全力协助贾南风的真实心态吧。
同为殿中中郎的孟观(记住此人)、李肇立即加入了密谋。根据贾南风的指令,就是要想办法废掉杨芷,拿下杨骏。大家首先想到的是大司马、汝南王司马亮,一则是因为他是宗室的一面旗帜,如果司马亮能够出马,号召力会很大,政变成功的把握也很大;二则,司马亮和杨骏的矛盾,是人人皆知的事情,要求司马亮讨伐杨骏成功的可能性也比较大。于是,贾南风派遣李肇神不知鬼不觉地离开了洛阳,飞马来到许昌。贾南风的分析当然是有道理的,但是,她忽略了一个关键的因素,那就是司马亮的性格。一向胆小怕事的司马亮听了李肇关于杨骏企图造反的报告,也许是出于老谋深算,秉承不做“始作俑者”的原则,也许压根不相信政变能够成功,也许根本就是胆小,不如在许昌好好地做自己的王爷,司马亮说了自己听了都没底气的好听话:“杨骏凶暴,死亡的日子也不远了,不足担心他。”
他杨骏很快自己就死了?你是算命先生?
其实,司马亮何尝不知道,杨骏也根本不会造反,自己的女儿是皇太后,自己迫不及待地立下皇太子司马遹,还为司马遹挑选了在当时所能选到的重量级人物做东宫辅佐,他杨骏本人又没有儿子,他造哪门子反呢?造自己的女儿反?
笑话!全是你贾南风在作崇。
没有完成使命的李肇垂头丧气,留也不是,回也不能,想到贾南风的狠毒,李肇担心,如果自己办不成此事,贾后极有可能担心消息走漏而杀人灭口,想到这里,他不禁浑身发冷。
左思右想,李肇想到了南边不远的楚王司马玮,楚王是当今皇帝的弟弟,年龄才20岁,比司马亮年轻,也比司马亮血亲近,也许能成,碰碰运气吧。
谁知,到了荆州,李肇说明来意之后,性格直爽开朗、果断刚烈的司马玮满口答应,并定下了入朝以后相机诛杀杨骏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