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根据《晋书和峤传》记载,是“吴平……”,而《晋书,惠贾皇后传》记载,“帝常疑太子不惠,且朝臣和峤等多以为言,故欲试之。……”然后才发生了实验太子的事情,而这个事情又与卫瓘醉酒拍床是联系着的。因此,个人认为,卫瓘拍床一事是吴平以后发生的。

可是,问题又来了,下面故事中的荀顗却是泰始10年就去世了的,这与和峤传中把这个故事说成是和峤做了侍中(即吴平)以后才发生的又自相矛盾了。

现在,只有把关于太子之位的异议一并写出来算了,管他是泰始年间,还是咸宁年间,还是太康年间发生的呢?应该说,自从司马衷被立为太子之后,太子之位一直受到挑战,大多数朝臣对此一直有些不同的看法。

大致的经过似乎应该是这样的:卫瓘拍床以后,司马炎认真地想想自己的身后事。当时和峤和长舆已经从中书令转为侍中,和张华、任愷很好,一次,正好和司马炎坐在一起谈天,和峤不显山不露水,从容地说:“皇太子司马衷有那种上古的淳古之风(脑袋不开窍),而现在的世道诡诈多段,我担心弄不好陛下您家的事(指天下事)。”司马炎听后,沉默起来,闭着嘴不说话。过了一段时间,和峤又和荀顗、荀勖一起在司马炎身边陪着说话,司马炎其实是想让大家说太子比以前强多了,好在朝臣们中间造舆论,就对他们三个人说:“太子前段入朝,多多少少有点长进,你们可以一起去找他去,简单地谈谈世事。”三个人一起就去太子那儿去了,这边,司马炎兴冲冲地等大家的回复。等三人回来以后,荀顗、荀勖异口同声地赞扬太子司马衷现在是“明识弘雅,诚如明诏”。的确和您老说的那样,他真的变了,长大了,懂事了,这两个人恨不得说太子不知道是吃了什么神药,一转眼就变成神童了。而和峤看着两个谄媚的人都想吐,他平静地说曰:“太子的状况和过去一模一样!”(圣质如初。)司马炎脸上挂不住了,又不好说什么,一脸的不高兴,起身就去内宫了。

——你说父母容易吗?尤其是做一个傻儿子的父母容易吗?主要还面对着一个聪明睿智、虎视眈眈觊觎皇位的弟弟!太子司马衷的存废始终是和齐王密切相关的,司马炎能不担心吗?

和峤也知道司马炎不会采纳自己的意见,但是,却还是经常提醒司马炎,自己为司马衷能否担当起重任担忧,每每说到这个问题,司马炎就不吭声,再与和峤在一起的时候,司马炎从来不愿意提以后的事情,只谈天,谈当下,不谈未来。

可是,司马炎却需要证明,需要一个能堵住朝臣嘴巴的证据。

于是,一天,司马炎把近臣招来,并且把太子东宫的所有官员也都找来,说是一起喝酒,其实,是为了防止太子答题作弊。——如果,为防止作弊,何不让司马衷在众人面前做呢?——然后秘密封着比较复杂的事情,让司马衷处理,让大家都坐着等答复。

贾南风自从嫁给太子,时时刻刻生怕有一天太子被废,面临突如其来的考试,而且,把身边的官员都弄走了,这可如何是好呢?贾南风急忙请宫外的人代替作答,答案全都是引经据典,符合古代经典著作的原义。做好了答案,贾南风就要往上送。

此时,又是一个小小的人物的一句话,可以说是改变了晋朝的历史。

一个给使。

什么是给使?

有人翻译为:太监;

有人翻译为:宫中使唤的人;那还不是太监?

柏杨先生翻译为:随从官。

如果按照柏杨先生的翻译,那么,这个随从官肯定不是东宫的,因为,东宫和皇宫一样,是不允许带把的随便出入的。

那就极有可能是把司马炎的试题传来等着不走的那个人!或者主使的随从。

这个人叫张泓。

因为此事影响巨大,所以,历史记载下了这个人的名字,我翻查晋书,只有后来的永宁元年,司马伦派遣过一个征虏将军叫张泓,此外再无下落,难道是因此以后此人得到了重用?还是同名呢?

这个人看了看答案,对贾南风说:“太子不爱读书,这一点陛下深知,而写的答案却如此深刻,用语如此华丽,叫人一看都知道是冒名顶替写的,一定会追究代笔的人是谁?这样反而会弄巧成拙,加重罪责。不如简单明了,有什么就直说什么。”贾南风大喜,对张泓说:“就由你回答,将来富贵了,会和你同享。”张泓遂即撰写草稿,然后再让司马衷——司马衷能识字倒也难为他了——照抄下来。

这些答案送到司马炎手里,司马炎一看,十分高兴,并且首先送给卫瓘过目, 卫瓘大为狼狈,这时大家才知道卫瓘一定说过什么不利于太子的话。后来,贾充派密使告诉女儿贾南风:“卫瓘那个老不死的混蛋,差一点就破了你家!”

这里就产生了一个疑问。

司马炎为什么让司马衷在没有人监考的情况下做题?到街上找人代写,到拿回来,再到重新写,是需要时间的,这能掩人耳目吗?

司马炎本来也有类似的经历,他能不知道其中的奥妙?

也许,司马炎心知肚明,本来就是一场戏,本来就是在严肃认真地走过场,上演一出让朝臣们看的戏而已。如果能够认定张泓就是司马炎那边的人的话,这种可能性就几乎是肯定的了;即使不能认定,也可以说司马炎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装糊涂。

而现在答案来了,谁又敢说考试的程序有问题呢?你不是故意污蔑太子吗!

找一边去凉快去!

司马炎用这种方式终于把司马衷的太子之位稳定了下来。

一一一、郭马之乱

晋国已经磨刀霍霍,做好了灭吴的一切准备工作。

杜预被任命为荆州都督诸军事以后,立即出京,马不停蹄来到襄阳。杜预本人手无缚鸡之力,射箭射不到靶子,骑马也骑不好,还得了个大脖子病,在外人看来,完全是无用丑陋的书生一个,可是刚刚上任的杜预,还没这么熟悉情况,就简拔精锐部队,部署了一场对西陵的奇袭战。陆抗死后,孙皓任命的西陵督是吴国名将张政,虽然是名将镇守,但是孙皓并没按照陆抗临死前的劝说,增加西陵的部队,杜预的精锐部队在偷袭西陵之战中大败张政。张政没有想到杜预屁股还没暖热,就给自己来了个下马威,感到很没面子,不敢向孙皓如实上报败绩。杜预很快知道了这个情况,为了进一步离间吴国君臣关系,就直接给孙皓写信,把俘虏直接送到了建业。

这下,孙皓多爱面子的一个人,把人丢到自己的家门口了,心里的滋味可想而知,立即把张政召回,让驻守武昌的留宪代替西陵督。杜预略施小计就达到了战前让敌人换将的目的。

就在吴国北方战云密布,随时都有可能面临晋国打击的情况下,自己的岭南后院又起火了。

岭南,包括了今天的广东、广西、海南三省和越南北部的一些地区。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人力资源,对于吴国十分重要,孙皓刚刚上台,就倾全力从晋国手里拿回了交州,避免了两线作战的危险,任命陶璜为交州牧,巩固了自己的大后方。

279年,吴国的合浦太守修允(修则之子,就是那个活割了晋将毛炅的那个)被任命为了桂林太守,在从合浦往桂林(柳州)去的路上,修允生病了,就住在了广州,修允让手下的部将郭马等人带领500士兵先去桂林安抚民众,剿灭盗贼。结果,修允却在广州去世了。按照规定,郭马等人应当和手下的部队重新分配给其他将领。督将郭马、何典、王族等人,几代都在修家的军中,不愿意分离,加上岭南山高皇帝远的,几个人就想叛乱。

正好孙皓(本年38岁)在调查岭南地区搞人口普查,也是为了应对晋国可能的军事进攻,拉壮丁。于是,郭马等人就趁着人心动荡,集合手下的士兵,杀了广州督虞授,接着杀了南海太守刘略,赶跑了广州刺史徐旗,占领了广州,郭马自称交广军区司令长官(都督交广二州诸军事),任命殷兴为广州刺史,吴述为南海太守,并让何典进攻苍梧郡,王族进攻始兴郡(广东省韶关市)。

细说两晋南北朝——三百年的洒脱与偏执,恬淡与血腥》小说在线阅读_第184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迅发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细说两晋南北朝——三百年的洒脱与偏执,恬淡与血腥第184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