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个人则认为,两路打击并没有错,错的是平均分配兵力,没分主次,试看以后蜀国失去荆州以后,只能从汉中北出,再无第二条出击道路,魏国防守游刃有余;而只能北出的蜀国,“其守不可出,其出不可继,兢兢自安犹且不给,而何足以制中原哉?”(苏洵《权书·项籍》),顿时局面大变。
然而,千载以下感动我们的还是诸葛亮的忠诚、勤恳,还有那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类似殉教一样的执着。
鲁迅说,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事物毁灭了给人看。
读刘协,读诸葛亮,总有一种悲剧感,久久萦绕于怀。
18、合肥之战
让我们暂时把目光从关中飞越千里移动到曹魏帝国的东南边境。
为了配合诸葛亮的北伐,这年53岁的孙权(他比刘协、诸葛亮都小一岁)派遣陆逊、诸葛瑾帅领1万人马从今武汉出发,沿着汉水北上,攻击襄樊;孙韶、张承攻打广陵、淮阴;孙权亲自率领10万人马围攻合肥。
屈指算来,这已经是孙权第四次进攻合肥了。
第一次是208年,赤壁之战后,曹操大败北归。孙权企图乘机捞点好处,派周瑜率军攻打江陵,而自己则亲自进攻合肥,派张昭进攻九江的当涂。曹操接到孙权大举进攻的消息后,立马派出了援兵解围。孙权听说曹军援军来了,便慌忙撤退回江南,第一次合肥之战告终。
第二次是215年,曹操率大军攻汉中。孙权趁曹操主力陷在汉中之机,带10万大军围攻合肥。当时驻扎在合肥城中的是张辽、李典和乐进,兵马7000。孙权围城立足未稳,张辽即率领800勇士主动出城,大败吴军。后来,孙权围城十余日,又闻曹操主力从汉中回师,便撤军。但莫名其妙的孙权却带领1000名近卫军断后,张辽纵兵追击,在逍遥津大破吴军,孙权险些丧命。10万人打7000人还被大败,汗……
第三次是233年,在此之前,魏扬州都督满宠认为合肥城靠近江河,孙权来攻时可据水得势,而魏军不易相救,遂将合肥城移到距离江河较远的鸡鸣山下。孙权听说曹魏移城,再度率众来攻。因合肥新城离水较远,在船上待了二十多天不敢进攻。后来还是忍不住上岸游行一下,结果被满宠早就埋伏好的奇兵袭击,被杀数百人,有的被赶下了水,颜面大失,同时,孙权派全综进攻六安,也没有攻下,只好夹起尾巴回家了。
今年这是第四次了。
那么,为什么孙权对合肥情有独钟呢?
我们看看魏吴的边境就知道了。魏吴边境沿着西部中分荆州,往东沿着长江北岸,基本上和长江的走向一致,孙权以长江为依托,占据了长江北岸一部分地区,基本上与曹魏中分淮南。
而合肥在长江和淮河的中间地带,南临施水。施水是长江的一个支流,由北流来,自西向东穿过合肥城,向东南方注入巢湖,巢湖水经濡须水向东南注入长江。在施水北面是淝水,淝水向北注入淮河。施水和淝水距离很近,在夏季江河暴涨时,两条河流相互连通,船只可以经由此条水陆从淮河驶入长江。因此,合肥处于联系江淮两条大河的水陆交通枢纽。
曹魏占据合肥后,如果再控制濡须水口,就可以把其在淮河水域的水军调到长江,对孙吴的江防体系形成严重的威胁。所以,曹操占据合肥后,孙吴就全力经营濡须口,在巢湖驻扎水军。一是阻止敌人挺进到长江沿岸,二是确保对巢湖水域的控制。
从陆路上看,合肥向东可进入涂水,魏军沿涂水东进可达到长江北岸的瓜步渡口,逼临吴国都建业北大门。但由于瓜步附近江面宽阔,渡江困难。而从合肥向东南到达历阳,历阳——采石之间的江面宽度最小,并有自然形成的渡口,是最佳渡江地点。历代对江南的进攻大都从这里渡江。
因此,合肥对于魏吴来说,是必争之地。
当孙权进攻合肥的时候,魏国东南军区司令满宠打算率领人马救援合肥,这时,田豫建议,敌人大举进攻合肥,估计其目的是围城打援,我们如果去救,正好中计,倒不如让他顿兵坚城之下,先挫挫锐气,等他疲惫之时,再进攻,一定能成。
满宠想撤守合肥新城,魏明帝坚决不同意,魏明帝认为:
东南有合肥、西南有襄阳、西北有祁山,敌人来经常失败在这三处,因此,这三个地方分别是帝国的三个战略支点,你们一定要坚守城池,我将亲征合肥。
于是,满宠把当时轮休的士卒召回,并且魏中央政府也派遣了8000精兵,其中3000骑兵耀武扬威的从吴军阵前疾驰而过,绕到吴军后方。
孙权看到这种情况,又听说曹睿要亲征,并且,攻城的器具也被满宠派勇士焚毁了,孙权的一个弟弟也被城上射杀。全军士气十分低落,在这种情况下,孙权只好下令撤军。
看看吴国的每次进攻,总感到是虎头蛇尾的。一是不敢上岸,二是不敢死战,三是听到魏有援军就跑。
与诸葛亮的罄尽全力,欲制敌死命的做法截然不同,究其原因,估计是:
一是孙权早没有了哥哥孙策经营四方的志向和能力,如果孙策不被刺死,极有可能趁曹操官渡之战之机,偷袭许昌。
二是孙权没有诸葛亮的历史使命感,没有兴复汉室的理想,(本来自己割据江东,也名不正言不顺得)再加上对自己的作战能力也没有多大信心,因此,割据江东就成了最佳选择;
三是客观上步兵作战能力低下,难以抵抗北方骑兵,不敢离水上岸。
基于以上,孙权的主要进攻方式就选择了偷袭,趁虚进攻,不敢正面与曹魏大兵团对抗。
234年曹魏确定西守南攻的策略,成功化解了吴蜀两面的进攻,从这一点上看,无疑是正确的,也显示了帝国年轻的领袖曹睿对打仗真是有一手。
19、明帝之伤
暂时化解了蜀国和吴国的进攻危机,就可以在国内瞎折腾。
首先,在青龙3年(公元235年)春天,在任命司马懿为帝国第一军人(太尉)以后,曹睿就逼死了当今的皇太后郭女王。
曹睿的亲生母亲是大名鼎鼎的甄洛,可是等曹丕登上魏王王位以后,甄洛已经38岁了。
在众多的女人堆里,曹丕更喜欢上了郭女王。
甄洛幽怨之余,写下了她唯一传世得作品《塘上行》:
蒲生我池中,其叶何离离。傍能行仁义,莫若妾自知。
众口烁黄金,使君生别离。念君去我时,独愁常苦悲。
想见君颜色,感结伤心脾。念君常苦悲,夜夜不能寐。
莫以豪贤故,弃捐素所爱。莫以鱼肉贱,弃捐葱与薤。
莫以麻枲贱,弃捐菅与蒯。出亦复苦愁,入亦复苦愁。
边地多悲风,树木何翛翛。从君独致乐,延年寿千秋。
就是这首诗,被曹丕看了大怒,并于第二年将甄洛赐死,并且殡葬的时候,没有大殓,“披发覆面,以糠塞口”。
又有一种说法是甄洛的死是因为郭女王对曹丕进谗言,说曹睿不一定就是曹丕的骨肉,但是这种说法没有史料佐证。不过可以肯定的是,甄洛的死是与郭女王被曹丕宠幸有关的。
等曹睿继位以后,宫中的李夫人把甄洛的死因详细地告诉了曹睿,明帝听后“哀恨流涕” (《魏略》)
明帝性格急躁冲动,立马去问郭太后自己的妈妈死状,逼问之下,郭太后说:“是你爸爸自己命令杀的,问我做什么?你作为儿子难道说还要追恨你父亲,为了死去的妈妈要杀活着的妈妈吗?”
明帝一听更恼了,命令使者逼郭太后自杀,并且,殡葬时候也和自己妈妈一样的,“披发覆面,以糠塞口”。
曹睿算是报仇了,从这里可以看出曹睿的狷急,不过也情有可原。
曹睿的性格真的是继承了他爷爷曹操一部分,更是继承了爸爸曹丕一部分。
比如,他对战争的理解,很多地方都遗传了曹操的基因,在234年曹魏面临吴蜀两面进攻的情况下,始终坚持一路防守,一路进攻的策略。同时,在满宠请求撤掉合肥之守的时候,他坚决予以拒绝。表现出卓越的军事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