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许多年以后,赵构在劝说军方大佬时,就拿郭子仪、李光弼举例子。总而言之,郭子仪永远听皇帝的话,所以拥有了近于完美的人生;李光弼关键时候,不愿意时刻听皇帝的话,于是无法善终。

事实上,处于郭子仪的位置上,人们很容易想不开的。因为手握枪杆子,却只能看别人的脸色行事,这叫什么事?

更主要的是,如果当时的皇帝一心信任奸臣、一再干各种脑残的、祸国殃民的事,甚至还要杀了你,你手里握着枪杆子,却继续听他的话,这叫什么事呢?

正是因为类似的原因,所以许多人看皇权时代的历史,总会有一种错觉,那就是手握枪杆子的大哥永远忠于皇帝,就是因为他们死心眼。换而言之,如果他们自己处于相关位置上,肯定不会忠于昏君的,更不会任由奸臣祸害的。问题是,这样想的大哥实在太多了,但是结果呢?除了少数如同抓住大奖一样的大哥,绝大多数人都是越走越绝望。

皇帝代表的是一种利益格局,皇帝手握的资源太大了,你想和皇帝掰手腕子,先看看自己大腿有没有皇帝的小胳膊粗!如果你的大腿都没有皇帝的小胳膊粗,你和皇帝掰手腕子,这个想一想,也让人感觉太悲壮了。

是不是说得有点远了,我们再从郭子仪复出说起。

郭子仪进入绛州军区,那是旗帜鲜明的站在了中央政府一边。

那些带头闹事的人,认为郭子仪一直被皇帝压制、猜忌、赋闲在家,是因为他们的呼喊才得以再次出山,所以郭子仪应该会感激他们。

问题是,郭子仪直接就把他们全叫来,都杀了。总而言之,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你们以下犯上擅自击杀长官,这就叫造反作乱。关键是,你们担负着保家卫国的重任,这样无组织无纪律的胡折腾,万一让敌人趁乱杀过来,你们能负起这种责任!

这一通杀,带头闹事的军人,被杀了四十多个。[注15]

这也真是因为郭老大江湖地位太高,而且河东地区军人势力还没有真正成气候,否则郭老大这样给脸不要脸,当时也会被愤怒的将士砍了!

这也真是因为郭子仪后来的路,越走越宽,如果郭子仪这样倒行逆施后的结果,就是让皇帝卸磨杀驴了。人们再回看郭子仪,肯定都会想起《水浒传》中的宋江。总而言之,这就是一心当狗的下场;只是可怜了无数拥戴你的大好男儿!

看到郭子仪进入军区,砍倒一大片擅自杀戮主帅的闹事者。

河东军区主管也照葫芦画瓢,把擅自杀戮主帅的闹事者砍倒一大片。[注16]

河东军区主管之所以这样做,那是因为两个原因。

一方面,他处于了嫌疑之地,因为将士杀了前军区主管,提名让他当这里的军区主管,他竟然不惩罚闹事的将领,这叫什么事呢?

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他底气足了,因为郭老大说了,兵骄逐将、将骄逐帅,就是罪无可赦的行为,所以对这种行为大开杀戒,河东军区主管跟着严惩类似罪行的人,肯定能得到郭老大的支持。失去这种背景下,他恐怕还真不敢对此大开杀戒的,因为没有强大力量支持,他敢这样干,最后谁杀了谁,还真不一定呢。

总而言之,郭子仪的态度很简单,那就是不论你有天大的理由,擅自击杀自己军区的主管,也是死罪。这种事实,对于恢复中央政府权威是非常有价值的。

擅自击杀军政长官、不服从中央政府调令的人,是必须受到惩罚的!

这条底线,大唐中央政府一直是严守的。只是因为军人势力崛起了,所以总会有一些军区会冲破这条底线。

但是,想冲破这条底线的军区,必须得具备两个条件。

第一、地缘上远离中央政府所在地。

第二、这里必须得驻扎大量的驻军,我是说,即使中央政府完全控制了这里,也必须得在这里保留大量的驻军。

失去这种两个条件,如果还一心要追求军区自治,结果不用说,肯定会死得很难看!

事实上,真正具备这两个条件的军区,其实就是河北军区。等而下之,中原军区似乎也勉强拥有这两个条件。

因为类似的原因,河北、中原之外的军区追求自治,成功的概率,实在比抓大奖也难。中原军区追求自治成功的概率虽然高一些,但是中央政府通常是不会轻易妥协的。而河北军区追求自治成功的概率,相对就比较高了。

当然了,军区追求自治失败,相关的节度使,通常只是死路一条;而军区追求自治成功了,也不意味着节度使能善终。因为河北军区一直维持着自治,但是相关节度使被火并、杀戮出局的实在是太多了。

郭子仪离开时,肃宗还活着,郭子仪回来时,肃宗已死,皇帝是唐代宗了。

刚刚上位的唐代宗,看着手握长枪的郭子仪,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看着小皇帝那种奇怪的眼神,郭子仪自然知道该怎么干,于是就主动请求交还军权。

郭子仪此时的处境,让我总不由得想起《水浒传》中的宋江。

因为简单的看,皇帝是昏君(重用太监、祸国殃民);中央政府的执政官是奸臣(大太监),广大爱国将士希望摆脱昏君奸臣的控制,推举自己尊敬的人当军区主管,有什么不对的吗?

更主要的是,大家都希望郭子仪出来领衔这种正义的行动,而郭子仪出山后,竟然是一通大刀阔斧,把走在最前排的热血将士,砍倒一大片,然后象狗一样的又伏在了皇帝的脚下,这叫什么事呢?

如果郭子仪交还兵权后不久,就让昏君、奸臣弄死了,怎么看,好像也和宋江一个德性。因为这就是传说中的死狗扶不上墙啊!总而言之,你手里握着枪杆子,而且有无数热血好汉支持,你怎么就一心想向昏君、奸臣低头呢?关键是,你低头就低头吧,还要替昏君、奸臣当走狗,祸害了一大批热血好汉。

幸好,郭子仪并没有死,所以不久后,郭子仪等到人生最重要的一个机会,于是郭子仪终于走上了人生的巅峰。

驳迎大家关注下一章,史思明之乱

[注1]:初,王思礼为河东节度使,资储丰衍,赡军之外,积米百万斛,奏请输五十万斛于京师。

[注2]:思礼薨,管崇嗣代之,为政宽弛,信任左右,数月间,耗散殆尽,惟陈腐米万余斛在。

[注3]:上闻之,以邓景山代之。景山至,则钩校所出入,将士辈多有隐没,皆惧。

[注4]:诸将怒曰:“我辈曾不及一马乎!”遂作乱,癸丑,杀景山。

[注5]:上以景山抚御失所以致乱,不复推究乱者,遣使慰谕以安之。

[注6]:诸将请以都知兵马使、代州刺史辛云京为节度使。

[注7]:绛州素无储蓄,民间饥,不可赋敛,将士粮赐不充,朔方等诸道行营都统李国贞屡以状闻;朝廷未报,军中咨怨。

[注8]:国贞逃于狱,元振执之,置卒食于前,曰:“食此而役其力,可乎!”国贞曰:“修宅则无之,军食则屡奏而未报,诸君所知也。”众欲退。元振曰:“今日之事,何必更问!都统不死,则我辈死矣。”遂拔刃杀之。

[注9]:镇西、北庭行营兵屯于翼城,亦杀节度使荔非元礼,推裨将白孝德为节度使,朝廷因而授之。

[注10]:明年,诏瑱还,瑱安襄、汉,士亦宜其政,因讽众留己,而外示行;至邓,复诏归镇。

[注11]:初,李国贞治军严,朔方将士不乐,皆思郭子仪,故王元振因之作乱。

[注12]:绛州诸军剽掠不已,朝廷忧其与太原乱军合从连贼,非新进诸将所能镇服,辛未,以郭子仪为汾阳王,知朔方、河中、北庭、潞泽节度行营兼兴平、定国等军副元帅,发京师绢四万匹、布五万端、米六万石以给绛军。

[注13]:尉兼侍中、河南副元帅、临淮武穆王李光弼,治军严整指顾号令,诸将莫敢仰视,谋定而后战,能以少制众,与郭子仪齐名。及在徐州,拥兵不朝,诸将田神功等不复禀畏,光弼愧恨成疾,己酉,薨。

[注14]:初,上思李怀光之功,欲宥其一子,而子孙皆已伏诛。

[注15]:初,李国贞治军严,朔方将士不乐,皆思郭子仪,故王元振因之作乱。子仪至军,元振自以为功,子仪曰:“汝临贼境,辄害主将,若贼乘其衅,无绛州矣。吾为宰相,岂受一卒之私邪!”五月,庚辰,收元振及其同谋四十人,皆杀之。

[注16]:辛云京闻之,亦推按杀邓景山者数十人,诛之。由是河东诸镇率皆奉法。

待续

泪痕春雨漫评晚唐历史??从安史之乱说起》小说在线阅读_第129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泪痕春雨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泪痕春雨漫评晚唐历史??从安史之乱说起第129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