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有一些将领用武力逼迫皇帝让郭子仪回到军区,而皇帝也让郭子仪回到了军区。那几个将领,认为郭子会表扬他们、甚至会感激他们,但是郭子仪却是把他们的脑袋全砍了。总而言之,你们这是陷我于不义之中,关键是,军情这样紧急,你们这样胡折腾,万一损害了国家利益,你们担当得起?[注2]
事实上,如果朔方军人真敢用武力拒绝李光弼接管军队,皇帝让郭子仪陪同李光弼接管军队,支持郭子仪的人就比较尴尬了;关键是,郭子仪如果一心用他们的人头表明自己的清白,你说他们死得冤不冤?
在这种背景下,李光弼进入郭子仪军中,直接就把试图阻止他接管军队的高级将领脑袋砍了;甚至一度还流露出击杀仆固怀恩的意思。因为类似的原因,仆固怀恩在拜见李光弼时,他的嫡系小弟突然全副武装突然冲了过去;面对此情此景,把李光弼也吓坏了。
仆固怀恩训斥自己军队说,谁叫你们来的?你们还有点组织性纪律性没有了?我这是会见李大帅,你们这样冲过来算什么事?
李光弼赶紧出来打圆场说,都是忠于主帅的好将士,现在我一人给你们一人发个红包,希望你们不要嫌小。
这样一折腾,李光弼总算接管了郭子仪的军队。
但是,李光弼在郭子仪的军队内部,一直也无法真正凌驾于地头蛇一样的仆固怀恩之上。这为后来的氓山惨败埋下了伏笔。因为一支军队内部,老大与老二谁也不服谁;还有一个居中而坐的大太监,关键时候,能不出事吗?
而郭子仪呢?从此就被夺去兵权,一直以中央军委主要成员的身份赋闲在家。
直到唐肃宗去世前,因为地方军区闹事闹得太严重,而且有一个军区更是高呼想让郭子仪来管理,于是唐肃宗只能让郭子仪出山了。而郭子仪进入那个军区,就发生了前面那一幕;总而言之,积极高呼让郭子仪来军区的将领,全部被砍头。
郭子仪的意思很简单,军区司令应该由谁来当?得皇帝说了算;军人敢逼皇帝任命某个人当司令,这就是要造反啊!至于敢杀死最高军政长官,然后提名让皇帝任命某个人当最高军政长官,更是罪无可赦啊!
其实,类似的问题,早已浮出水面了,因为在邺城大败前,卢龙军区司令死了,谁应该当下一任的卢龙军区司令呢?
皇帝就派人到卢龙军区征求各级将士的意见,看到皇帝这样做,卫道之士当时就哭天抢地了,因为这就是纲常大乱了。因为军区司令应该由谁来当?这得皇帝说得了算,退一步,它也是中央军委说了算啊;下面将士想让谁当军区司令,谁就能当军区司令,天下还不要大乱了?
更有卫道之士说了,履霜坚冰至,后来藩镇之乱无法去除,其实在此此刻已奠定了!
总而言之,皇帝管大官,大官管小官,小官管百姓,这叫纲常;再总而言之,皇帝管大将、大将管小将,小将小兵,这也叫纲常。
现在老百姓对小官指手划脚、小官对大官指手划脚,大官对皇帝指手划脚;士兵对小将指手划脚,小将对大将指手划脚,大将对皇帝指手划脚皇帝,天下能不乱吗?
欢迎大家关注下一节卢龙军区自治
[注1]:与诸将谋以精锐突入东京,逐光弼,请子仪;命其士皆被甲上马,衔枚以待。都知兵马使仆固怀恩曰:“邺城之溃,郭公先去,朝廷责帅,故罢其兵柄。今逐李公而强请之,是反也,其可乎!”右武锋使康元宝曰:“君以兵请郭公,朝廷必疑郭公讽君为之,是破其家也。郭公百口何负于君乎!”用济乃止。
[注2]:初,李国贞治军严,朔方将士不乐,皆思郭子仪,故王元振因之作乱。子仪至军,元振自以为功,子仪曰:“汝临贼境,辄害主将,若贼乘其衅,无绛州矣。吾为宰相,岂受一卒之私邪!”五月,庚辰,收元振及其同谋四十人,皆杀之。
待续
感谢诸位网友支持,感谢大有行、交叉口的卡、动感飞猪、涑滨野老、赖不叽叽、枫叶之国in、狗然、伞打雨下网友的打赏,再更新一节。
第五节平卢军区自治
在说平卢军区自治前,先简单介绍一下平卢军区。
我们知道,安禄山叛乱之前,身兼平卢、幽州、河东三个节度使。从理论上,这三个军区都是安禄山的势力范围。但在实际操作中,安禄山能牢牢控制的只有幽州军区。
因为河东军区在山西,而叛乱开始后,叛军在山西只控制着大同;其它广阔地区都在政府军手里。
而平卢军区在幽州北部。在叛乱开始后不久,平卢军区就站回了大唐帝国一边。[注1]
在安史之乱后期,平卢军区在幽州北部渐渐无法站住脚,于是就撤到了山东地区。撤到山东地区后,平卢军人也是平叛的主力之一。总的来说,平卢军区在安史之乱时,并不能归于叛军行列。
平卢军区作为幽州北部的军区,后来渐渐在山东地区生根,所以平卢节度使又名淄青节度使;这可是一直与河朔三镇相提并论的藩镇。[注2]
如果平定安史之乱后,大唐中央政府能迅速的削藩成功,那平卢军区写在历史上,肯定就是正面形象,因为单看最基本的事实,平卢军区一直是忠于大唐政府的。
但是,平定安史之乱后,军人势力越来越难驾驭,所以平卢军区自然越走越歪,成为大唐历史上最著名的藩镇之一。
在大唐政府大举进攻安庆绪时,平卢节度王志玄使死了,应该让谁当新一任平卢节度使呢?
大唐皇帝就派人到平卢军区去咨询将士们的意愿,并按他们的意愿,让侯希逸当了新一代平卢节度使。
这在晚唐历史上,可是一个近于划时代的大事。
在任命节度使时,皇帝派人咨询将士们的意愿,并按他们的意愿任命节度使,这种作法是对还是错?
好像很难说清楚。
但是我敢说,处于军人集团的角度,肯定认为这是正确的。事实上,藩镇割据的历史一直难以去除,就是因为它是普遍将士的意愿表达,绝不是某个军阀的意愿表达。
你当师长、团长,不能让下面的官兵满意,就会被赶下台,甚至会被火并。
你当军长、司令,不能让上面的军官满意,就会被赶下台,甚至会被火并。
你当皇帝,不能大家满意,就会被赶下台,甚至会被火并。
套用文词,这就兵骄逐将、将骄逐帅,帅骄则叛上;一层层受制于下面,一层层太阿倒持,于是天下纲常大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