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削藩开始,始终站在大唐帝国一边的军方大佬,也有可能无法善终。史思明这种叛军,一旦被削藩,前途还能乐观考虑吗?所以基于史思明的角度,河北的独立是必须保持的。
因为类似的原因,大唐政府在没有解决邺城的安庆绪前,就开始支持乌承恩取代史思明了。
乌承恩接到中央政府这种任务时,他有三种选择。
上策,积极协助中央政府解决史思明,然后取代史思明,成为河北最高军政长官。
中策,就是接受大唐皇帝的指令,却是啥具体行动也不做,与史思明维持表面的合作。总而言之,既然不坚定站在大唐政府一边,也不坚定站在史思明一边。
下策,就是积极站在史思明一边,总而言之,大唐政府派我来解决你,你可得小心提防啊。
哪种选择好呢,这个很难说,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乌承恩选择了上策。
乌承恩在中央政府的支持取代史思明,他对中央政府的依附性就比较大;而且乌承恩并不是主动跟安禄山造反的,他此前一直是标准的骑墙派,所以他对中央政府的恐惧,并不象史思明那样无可化解。
从这层意义上,如果乌承恩取代了史思明,中央政府再进攻邺城的安庆绪,就容易取得主动权。
但是乌承恩进入河北策反各级军政长官时,被史思明发现,并且抓住了确切的证据。于是协助乌承恩清理史思明的人,都被史思明清理出局了。[注2]
到此为止,大唐中央政府与史思明的矛盾激化了。
乌承恩死前,说这是李光弼指使自己。
于是史思明上表中央政府,让皇帝把李光弼人头交出来;中央政府不可能接受这种条件。于是,史思明扔掉大唐旗帜,再度正式叛乱了。
史思明叛乱的理由非常简单,我们选择投降,皇帝竟然想趁机对我们斩尽杀绝,我们不继续造反,能行吗?
关键是,所谓的汉奸,只是被胁迫参与了叛乱,但是大唐皇帝依然对他们秋后算账,我们这些主动参与叛乱的人,除了继续造反,还有别的选择吗?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大唐政府终于开始准备进攻邺城的安庆绪了。
此时,距收复长安、洛阳,已过去整整一年时间呀!
公元757年9月收复长安、同年10月收复洛了。大举进攻邺城,则是公元758年9月底的事。
在收复长安洛后的一年时里,大唐政府并没有趁胜追击叛军,大唐政府在作什么呢?
显然是在重建行政、军事、经济系统。
但是不管大唐政府怎么重建行政、军事、经济系统,也有一个问题难以解决,那就是如何控制军队?
两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初期时,帝国不用考虑这个问题,因为当时帝国的军事权力,通常都掌握在诸王、外戚、豪门代表手中,所以威胁皇帝的主要力量是诸王、外戚、豪门代表,纯粹的军人力量,只是一个个打工仔罢了,从普遍意义上,他们并不是皇帝的竞争对手。
皇帝与这些力量勾心斗角、折腾了许多年,终于把他们都摆平了,但是新的问题出现了,那就是诸王、外戚、豪门代表不再威胁皇权了,军人力量如何控制呢?
如果皇帝想开历史倒车,直接再重用诸王、外戚、豪门代表就可以了,问题是,这样解决问题,还不如不解决问题;因为诸王、外戚对皇权的威胁更严重。所以安史之乱到陈桥兵变二百直时间里,军人力量虽然一直得到有效控制,但是没有一个皇帝试图用重用诸王、外戚的方法解决。
在这种背景下,为了大举反攻河北,大唐中央政府足足准备了一年时间,最后还是用了一个极尽天才的方法,那就是让各路大军的将领拥有对等的地位,然后让大太监居中指挥各路大军。
这种玩法,自然对控制将帅有利,但是军队的战斗力,就实在无法保证了,于是大唐政府军在拥有绝对优势的背景下,突然被叛军打得一败涂地了!
总的来说,唐肃宗此的困境,与唐玄宗时代的困境一样,那就是安史叛军很危险,其它军队就很可靠?如果哪支军队也不可靠,皇帝到底能依靠谁呢?
欢迎大家关注下一节 邺城保卫战
[注1]:张镐性简澹,不事中要,闻史思明请降,上言:“思明凶险,因乱窃位,力强则众附,势夺则人离,彼虽人面,心如野兽,难以德怀,愿勿假以威权。”又言:“滑州防御使许叔冀,狡猾多诈,临难必变,请征入宿卫。”时上以宠纳思明,会中使自范阳及白马来,皆言思明、叔冀忠恳可信,上以镐为不切事机,戊子,罢为荆州防御使;以礼部尚书崔光远为河南节度使。
[注2]:思明乃集将佐吏民,西向大哭曰:“臣以十三万众降朝廷,何负陛下,而欲杀臣!”遂榜杀承恩父子,连坐死者二百余人。
待续
感谢诸位网友支持,感谢大有行 、秦声楚梦 、赖不叽叽、dennislovetao、枫叶之国ing、交叉口的卡 、涑滨野老、qzldtc、gdszslt 网友的打赏,再更新一节。
第二节邺城保卫战
安庆绪领导的邺城保卫战,进行了四个多月时间,城内粮草耗尽,大家罗鼠掘雀的维持,一只死老鼠卖到四千钱,大家依然继续坚守。[注1]
邺城保卫战胜利后,叛军肯定会把它拿出来反复宣扬。
因为换算成大道理,如果不是河北军民都忠于大燕帝国,怎么能在这种困境中坚持下来呢?
事实上,正是因为有类似的战役存在,所以大唐帝国最初并不敢肆无忌惮的吹嘘睢阳保卫战。
因为叛军在邺城保卫战中,打到最后,掘鼠罗雀了,也没有选择吃人啊。
政府军在睢阳保卫战中,竟然选择把人当两脚羊吃,这叫什么事呢?
我之所以说大唐帝国,后来肆无忌惮的吹嘘睢阳保卫战,是因为史书在说睢阳保卫战时,通常都说张巡一伙吃了两三万人。至少新旧唐书都采用了这个数字。[注2]
这个数字,就我的理解,应该极尽夸大之能的。
张巡一伙在睢阳城到底吃了多少人,如果史料丰富的话,肯定会有众多不同版本。
就如在现代历史上,说起三年自然灾害的死亡数字,也是有着各种不同版本。从六千万到几十万、甚至是几万人的版本都有。最高的数字与最低的数字,足足差了几百倍。
而人们相信哪组数字,通常都是屁股决定的。爱戴武皇帝的人,自然会把这个数字说得很小;痛恨武皇帝的人,则会把这种数字说得很大。
说到睢阳城保卫战中,张巡一伙吃了两三万老百姓,从情理上,肯定是当时流传的数字中,最大一的组数字。
基于叛军的角度宣扬它,肯定是为了证明政府军没有人性;而政府方面呢,难免会想尽办法缩小这个数字。
事实上,大唐政府最初采用的数字,其实就是张巡一伙吃了几百个人;总而言之,为了大唐帝国的根本利益,吃几百个人应该是可以理解的。对此,只要看看张巡的支持者为张巡辩护的文字就可以知道了。[注3]
至于近现代影视作品中的睢阳保卫战,更倾向于张巡没有吃过人。毕竟,这种内容如果通过画面的形式出现,肯定会让读者觉得张巡一伙比坏人更象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