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诸位网友支持,再更新一节。
第二节 忠诚还是背叛十字路口的选择
因为话语权控制在大唐中央政府一边,所以我们总认为,凡贪图利益的人,都会站在叛军一边;凡是坚持理想道德的人,都会站在大唐中央政府一边。
其实呢,完全基于利益的考虑,人们也很难判断应该站在哪一边。
最经典的就是,安禄山的叛军杀过来了。张巡和令狐潮都站在十字路口上,令狐潮认为应该站在安禄山一边,张巡认为应该站在中央政府一边。
结果呢,令狐潮很快被张巡杀了全家![注1]
最后呢,史书虽然没有明确记载令狐潮的下场,但是遗臭万年是肯定的,而且肯定也比张巡不会多活几个天。
张巡死前十多天,政府军已收得长安。
张巡死后九天,政府军收复洛阳。
令狐潮随后就没有记录了,按情理上应该是死了。
而张巡呢?最后被政府追认为烈士,记了特等功,关键是,他的子孙因此得到各种封赏、享受着各种待遇。[注2]
如果张巡与令狐潮在地下相见,单就利益的考量,他们谁会羡慕谁呢?如果我们机会选择当张巡,也有机会选择当令狐潮,单就利益的考量,我们愿意当张巡呢?还是愿意当令狐潮呢?
这种选择,应该太简单了。这就好像,桌上摆着一根肉骨头,还有一万美金,除了传说中的旺财,谁会挑那根肉骨头呢?
也许有人会说,贪图利益的人,肯定会选择那根肉骨头,因为肉骨头能吃,美金能吃吗?所以只有超然于利益之上的人才会选择美金。对于这种观点,我只能说,高!实在是高!
再经典一些的例子。
叛军进入中原,张通晤拿着安禄山的委任状到睢阳当太守,但是很快被贾贲率人火并了。[注3]
段子羽代表安禄山到河北各地巡抚,结果很快被颜真卿抓住杀了。[注4]
刘道玄拿着安禄山的委任状到景城当太守,结果很快也被人火并了。[注5]
再经典一点的例子,严庄跟着安禄山造反,所以他的全家很快就被政府全杀掉了。[注6]
如果安禄山胜利了,这些人自然是为了反抗大唐暴政,无视个人安危,甚至无视全家人生死的义士。
总而言之,一个人如果没有崇高的、伟大的思想支撑,怎么会不顾自己死活,不顾全家人死活呢?他们这种崇高的、伟大的思想,是开口利益、闭口利益的人,永远无法想象的。
再总而言之,如果他们眼中只有利益,怎么可能会这样做呢?世上还有什么利益,比自己的生死、全家人的生死更重要呢?
问题是,安禄山失败了,这些人自然只能以乱臣贼子的身份在史书定格。
而他们这样不顾自己生死、不顾全家人生死的选择,自然是极度唯利试图的选择。总而言之,为了利益,连自己生命,连全家人生命都不顾了,这得唯利试图到什么境界啊!再总而言之,一个人但凡有点理智、有点良知,也不可能为了追求利益,就这样疯狂啊!
不管怎么说,那些追随安禄山造反,在开局时就牺牲了自己生命,或是全家人生命的人,单纯基于利益的考量,他们会后悔从前的选择吗?
如果我们有机会选择,处于他们的位置上,单纯的基于利益的考量,我们愿意做出他们的选择吗?估计是不会的。
这就好像,股市中有一支股票,开盘好像可以不断涨停,于是有人买了,而且还是不计代价的满仓买了,结果他输的倾家荡产,最后领着全家站在了天台了。如果时光可以重回,他还会选择买那支股吗?
卢杞是大奸臣,他能得到皇帝的信任重用,自然是因为他有着第一流的鹰犬能力,更重用的原因,也是因为他是烈士遗孤。
想当年叛军席卷河北时,卢杞的父亲是第一批积极站在大唐政府一边的人,也是第一批牺牲的高级官员。
洛阳沦陷后,有三个高级官员拒绝与安禄山合作;卢杞的父亲就是其中之一。卢杞的父亲死后,一直痛斥安禄山;面对死亡,他放声大笑,总而言之,死得其所、快哉快哉![注7]
这三个高级官员死后,安禄山派段子羽把他们的人头传首河北各地。总而言之,这就是不与安禄山合作的下场。
结果呢,段子羽带着这三个烈士的人头到达平原郡时,就被颜真卿砍了脑袋。[注8]总而言之,好好的人你不当,非要给安禄山当狗。你千万不要以为给安禄山当狗很风光,老子现在就砍了你的头。
段子羽在死前,会想到什么,没有人知道,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如果时光可以重回,单纯了的基于利益考量,估计他也会选择向颜真卿学习的。
总的来说,卢杞后来可以权倾朝野,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他是烈士的全代。
一切是显然的,如果他爹当年接受了安禄山的伪职,哪怕只是首鼠两端的敷衍,卢杞恐怕也没有机会爬到那样高的位置;至于他爹敢死心塌地的跟着安禄山混,卢杞不要说后来混得身居高位了,就是能以小公务员的身份吃皇粮,卢杞也得发自心底的高呼皇恩浩荡。
当然了,如果卢杞的老爸真曾站在安禄山一边,最后影响了卢杞人生的命运,卢杞想到他老爸时,难免也会想,这个老家伙,怎么非要多活那一两年呢?让你死,怎么这么难啊!
我这样说,难免有人会用大道理压我。总而言之,让你这种人一说,父子情谊怎么这么淡漠啊?
问题是,一个人的老爸当了狗汉奸,还跟着鬼子助纣为虐,最后被政府正法了,他却一直深深怀念他老爸,并且认为他老爸不该死。这种三观,恐怕比我上面的三观,更歪的不可思议了吧!
总而言之,相对于国家民族大义,你爹怎么了?你爹当汉奸,当汉奸就有理了?就你种思维,一看就不愧为汉奸的儿子。
说起相关的内容,我看到程千里的结局时,最感觉欲说还休了。
在安史之乱开始后,程千里就在山西战场上,一再大败叛军;但是在政府军大举反攻叛军前夕,程千里率军出战,被叛军俘虏了。
被俘后,程千里投降了。一个月后,政府军大举反攻叛军;叛军在大举撤退时,就把程千里被杀了。
程千里兵败被俘,仅仅多活了一个月,而且还是以阶下囚的身份。
但是多活这一个月的代价,就是后来大唐帝国在表彰烈士时,从来都不会提到他;当然了,他的家属,也绝不会享受到烈士的待遇。[注9]
如果程千里地下有知,会怎么想呢?
如果上天给程千里一个机会重新选择,我想程千里肯定也会向卢杞的父亲学 而言之,面对死亡,他们给大义凛然的叛军们上大课;再总而言之,面对死亡,他们将放声大笑,因为死得其所、快哉、快哉!再总而言之,叛军是兔子的尾巴长不了,你们一定要认清形势啊!
如果程千里也这样死了,他的一生让谁看到,也会感觉完美了。
问题是,程千里在关键时候掉了链子,所以就以阶下囚的身份多活了一个月,一世的英名、子孙的红利,就此全部消失了。
这一个月的生命,也未免太昂贵了。为了培养出各种大义凛然的忠臣,皇帝必须得让人知道,单纯的基于利益考量,谁在关键时候掉链子,代价也是昂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