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从表面的内容去看,安禄山之忠,真是可表天地啊。奸臣一再怂恿昏君杀安禄山,这已是路人皆知的秘密了。在这种背景下,安禄山手握重兵,依然毫不犹豫的应召进京;这是一种什么精神?后世的精忠岳武穆,也无非就这样吧!
关键是,在这种背景下,史思明之类的人,齐声高呼唐玄宗杀杨国忠以谢天下;而西北军的将领,也跟着高呼类似的口号,唐玄宗怎么办呢?
更主要的还在于,杀了杨国忠之后,大家再要求唐玄宗再杀杨贵妃,唐玄宗又该怎么办?
这样一折腾,大家希望唐玄宗提前退休,唐玄宗又能怎么办呢?
这样一折腾,无非是马嵬兵变换一种形势提前上演罢了。
关键是,这样一折腾,军人势力就会因此得到控制吗?估计是不能的。因为安禄山死了,还有史思明等人啊!
而且安禄山用自己的生命,给史思明等人换了一个这样可遇不可求的造反理由,史思明等人,怎么会轻易放弃呢?
如果唐玄宗杀了安禄山,史思明等人打着皇帝听信谗言、杀害忠良,要皇帝清君侧的旗号造反。无论当世人也好、后世的读成者也好,都会觉得史思明等人不算无理取闹。
而安禄山作为一个军方大佬,对皇帝表现出如此驯服的样子,都难逃一死。其它各大军区的大佬,也难免会感觉兔死狐悲的。这样一折腾,没了安禄山,相关叛乱也不会变小的。
出现这种变故,后来的发展,也许会有所不同,但是整体格局,估计还是大同小异吧。
这样一折腾,无非是唐玄宗、安禄山提前出局罢了。于整个历史的发展,好像没有多了不起的变化。
天下是一个几百万平方公里的地区,一个几千万人口的集合;是几十万军队、甚至上百万军队的集合;而且由众多百炼成精的省军级大佬、市师级大佬构成的统治阶层。
皇帝高高在上,想把它牢牢抓在手中,绝不是件容易的事。
我们常常认为皇帝脑残弱智,无非是因为我们认为,天下只有皇帝一个人长着脑袋,而其它人,包括那些一言一行足以左右时局的大哥级人物,也都没头脑袋的;他们都只能逆来顺受的任由皇帝摆布。实际上,哪个人也都是有自己想法的人。
大家忠于皇帝,仅仅是皇帝按牌理出牌,而且没有发生意外。否则,谁会把皇帝当回事呢?
对此,只要看看我前面罗列的,唐玄宗之前的皇帝处境有多惨,就可以知道了。
是不是说得有点远了。我们再书归正传。
安禄山在回去驻地的时候,与唐玄宗再次做出非常默契的表演。
按理说,安禄山此时已处于非常嫌疑的位置上,而且本人还在唐玄宗的五指山里,他应该想办法避免嫌疑的。但是安禄山并没有想办法避嫌,相反安禄山还是继续向唐玄宗要更大的权力。[注10]
更神奇的事还在于,唐玄宗竟然答应了安禄山的请求。
面对这种事实,所有的人都惊呆了。因为唐玄宗真的老年痴呆了?
谁也认为安禄山的权力,大的随时可能失控了;唐玄宗竟然还要给安禄山更多的权力,这不是没事找事吗?
此时的唐玄宗,大约只是希望用事实证明,他与安禄山的默契,是别人无法理解的。
而安禄山呢?显然是以进为退的告诉唐玄宗,我心中除了想着忠于您,不会有别的想法。我也知道,在此时此刻,如果只为自己考虑,我就应该想着如何避嫌疑,但是为了您,我不会避这种嫌疑的。
换而言之,您现在已被各种奸臣包围了,只有我才是真正忠于您的人。不是我舍不得自废武功,我自废了武功,反而会远离猜疑之地,但是您可就危险了。
当然了,唐玄宗与安禄山的默契,并不会永远这样保持。因为这样保持下去,就没有历史上的安史之乱了。
欢迎大家关注下一节唐玄宗与禄山的默契消失
待续
[注1]:国忠又云“召必不至”,洎召之而至。十三载正月,谒于华清宫,因涕泣言:“臣蕃人,不识字,陛下擢臣不次,被杨国忠欲得杀臣。”玄宗益亲厚之,遂以为左仆射,
[注2]:子仪事上诚,御下恕,赏罚必信。遭幸臣程元振、鱼朝恩短毁,方时多虞,握兵处外,然诏至,即日就道,无纤介顾望,故谗间不行。
[注3]:鱼朝恩素疾其功,因是媒谮之,故帝召子仪还,更以赵王为天下兵马元帅,李光弼副之,代子仪领朔方兵。子仪虽失军,无少望,乃心朝廷。.代宗立,程元振自谓于帝有功,忌宿将难制,离构百计。因罢子仪副元帅,加实户七百,为肃宗山陵使。
[注4]:郭子仪.权任既重,功名复大,性宽大,政令颇不肃,代宗欲分其权而难之.子弟、诸婿迁官者十余人,所领副元帅诸使悉罢之;以其裨将河东、朔方都虞候李怀光为河中尹、·宁·庆·晋·绛·慈·隰节度使,以朔方留后兼灵州长史常谦光为灵州大都督、西受降城·定远·天德·盐·夏·丰等军州节度使,振武军使浑为单于大都护、东·中二受降城、振武·镇北·绥·银·麟·胜等军州节度使,分领其任。
[注5]:时程元振用事,忌子仪功高任重,数谮之于上。子仪不自安,表请解副元帅、节度使。上慰抚之,子仪遂留京师。
[注6]: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急击勿失。.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於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唉!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
[注7]:季兴行至襄州,心动,夜斩关而出。已去,而诏书夜至。季兴归而谓梁震曰:“不听子言,几不免。”因曰:“吾行有二失;来朝一失,放还一失。且主上百战以取河南,对功臣夸手抄《春秋》;又曰:‘我于手指上得天下。’其自矜伐如此。而荒于游畋,政事多废,吾可无虑矣。”
[注8]帝在炀帝时,多畜善马,后见曰:“上性乐此,盍以献?徒留之速罪,无益也。”不听,顷里坐谴。帝后见隋政乱,多妄诛殛,乃为自安计,数奏鹰犬异驹,炀帝果喜,擢位将军。因泣谓诸子曰:“早用而母言,得此久矣!”
[注9]:禄山已得布思众,则兵雄天下,愈偃肆。皇太子及宰相屡言禄山反,帝不信。是时国忠疑隙已深,建言追还朝,以验厥状。禄山揣得其谋,乃驰入谒,帝意遂安,凡国忠所陈,无入者。
[注10]:己丑,安禄山奏:“臣所部将士讨奚、契丹、九姓、同罗等,勋效甚多。乞不拘常格,超资加赏,仍好写告身付毋授之。”于是除将军者五百余人,中郎将者二千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