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由于府兵是特定地区的范围的专业队伍,他们平时轮番宿卫京师和边防重镇,战时轮番出征,其余时间则居住在地方的折冲府机构务农。唐帝国一共有大约600多个的折冲府,目前可考的一共有627个,其中陕西(关内)有289个,山西(河东)有166个,甘肃东南(陇右)有33个,这三个省都属于首都附近,帝国腹地,这里控制的府兵占了全国的四分之三,其中光是首都的折冲府就有131个,占全国的20%。唐帝国当然还有很多的军队,比如州郡兵,边疆都督府的边军,附属游牧民族部落的番兵,还有相当于地方团练的团结兵和临时征募的募兵,但是无论在装备,地位还是担负的任务和奖励上,府兵都是当之无愧的核心和精锐,可以说唐帝国的整个军事体系和军事力量都是围绕府兵搭建的。而府兵中的绝大部分又都集结于首都附近,轮番集中在首都,从而利于唐帝国中央掌握最精锐的军队,形成典型的内重外轻的局面。

再来看最重要的职责分离,府兵无论是宿卫京师和边疆,还是远征敌国,都是临时性的,周期性的行动,府兵的大部分时光,都居住在地方,并且由地方非常成熟的折冲府机构管理。他们的后勤和奖励,主要来自于政府授予的土地和相关赋税的减免,这样,这支军队的后勤和财政,就牢牢由政府掌控,任何军头无力染指。同时,由于府兵平时务农,所以府兵的训练,组织和管理就主要由地方负责,府兵的征集和组织,由国家相关部门负责,这些工作,军头根本无法染指。只有在战争的时候,军队的军事组织和战斗指挥权,才会交到军头手中,可是由于府兵不是常备军,他们无论是宿卫,征发,都是轮番的,临时的,所以就不可能和军队的将领建立起了不得的私人感情和人身依附。实际上,这就是典型的将军队的经济、训练、组织、装备与指挥的权利,各个分割开来,从而保证军队的独立性和国家化。所以,我们在感叹后世宋之后军队的权利被逐层分割,无力割据的时候,千万不要以为这是赵二先生一个奇思妙想就可以实现的事情,实际上是从很早就开始,在唐代就已经有成熟的方式方法了。

正是由于府兵的将不专兵,兵不专将的局面,保证了唐帝国头100多年的稳固和强盛,我们可以很轻易的看到,自东汉的居重驭轻架构崩溃以后,四百年来,地方豪强与中央分庭抗礼,屡屡威胁中央的局面,不再出现了。四百年来,多少英雄豪杰,以为控制了首都,就控制了帝国,最后他们都无可奈何的发现,这样的清秋大梦是何等的可笑,往往控制首都的大佬,都由于很快成为众矢之的,从而一败涂地,失去生命与家族。可是,到了唐帝国初期这一百多年,因为唐帝国初期的居重驭轻和对军队的分割都成熟了,地方已经失去了和中央强大军队分庭抗礼的能力,所以帝国大佬只要控制了首都,他显然就控制了整个帝国。

但是,府兵制度再成熟,他也是兼职的士兵,他也毕竟只是豪门贵族和庄园制经济下对中央最成熟,最有利的军事组织模式,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他的维持就会越来越困难。府兵首先就要遭遇的是经济上的代价,士兵的奖恤所需要的土地越来越难以满足要求,庞大的官僚机构也会越来越侵吞府兵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而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也会让府兵相对于普遍民众,在生活上的优势越来越小,甚至反而沦入社会底层,这部分的细节,我们讲随着楼主之后的隋唐大历史,进一步去理解。

另一方面,就是实际的需求的矛盾,府兵再专业,再精锐,也只是兼职军人,而对于帝国来说,兼职军人再强大,也无法解决全部的军事需要,帝国必须要有职业军人,常备军队,通过278楼,我们就可以很明晰的看到这一点。

其实即便是唐帝国初期,中央宿卫军队也不可能只有兼职的轮番宿卫的府兵,同样需要常备的近卫部队。唐帝国的宿卫部队主要组成部分有两种,一种是十六卫和东宫十率府,又叫做南衙十六卫。这里南衙十六卫中有十二卫,东宫十率中有六率是完全由府兵组成的,轮番宿卫的兼职部队。但是帝国还有一支在首都同样举足轻重的力量—禁军,又称北衙禁军,从高祖时的元从禁军开始,到太宗时期整理成左右屯营,到之后更名为左右yu林军,这支精锐部队一脉相承,担任这皇宫宿卫的主力常备军。后来还逐渐发展了左右龙武军(前身是左右飞骑),左右神武军以及大名鼎鼎的左右神策军。

但是正如278楼里所简单分析的,在唐帝国的经济环境下,他可以对兼职的府兵从各种制度上进行分割,却缺少对于职业军队、常备军队的分割办法。北衙禁军始终由大将军和将军掌控,这支部队的人事组织,平时的训练生活,团队管理,到军队的调遣和战时状态的指挥,这些权利都是高度集中的。这样高度集中的军队日常活动,就必然导致士兵和将领之间建立起私人联系甚至是附属关系,从而不断向私兵化演变。

所以我们看到,唐帝国前期的所有中央政权的不稳定,背后都有禁军的身影。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一举夺得皇权,靠的什么?左右屯营,也就是左右羽林军的前身,张柬之发动政变, 逼武则天晚节不保,靠的什么?左右羽林军,玄宗皇帝杀掉太平公主,逼老爸提前退休,靠的什么?还是左右羽林军!

左右羽林军,左右万骑(后来的左右龙威军)等等这些禁军,人员挑选非常严格,基本都是由功勋豪族之后组成,所以,某种意义上来说,左右羽林军这支唐初赫赫威名,多次决定皇权归属的军队,其实就代表着帝国豪族之间的“用脚投票”!而同时,我们也要意识到,正因为强大的南衙府兵的存在,让左右羽林军的威胁大大降低。只有那些本身就是皇族中首屈一指的强势亲王,或者完全代表李唐皇族利益的集体行动,才有可能得到羽林军的支持,才有可能挑战皇权。所以我们看到唐帝国初期中央的各种动乱,往往背后和皇室尤其是强势亲王有密切关系。同时,我们也必须要认识到,正由于强大的宿卫京师的府兵的存在,也让首都皇族之间这种左手换到右手的皇权更迭可以很轻易的完成, 因为不是绝对强势,获得了帝国普遍顶级大佬支持的皇族,不是一直在帝国首都发展的强势人物,无法获得禁军的支持。而一旦离开的禁军的亲王或者强势大佬,手里就会失去军队,也没有地盘,就会很快失去与中央抗衡的本钱,因为全国几十万府兵都是牢牢掌控在国家手里,首都更是有超过十万的国家化的府兵受宰相集团所节制,此时的宰相集团远远无法与后世高度官僚化的官僚集团相比,可也毕竟是文职官僚,那些能够获得豪门贵族和常备禁军的普遍拥护的拥兵大佬,往往无法获得官僚系统的拥护,这也就时为什么唐帝国初期的动荡总是左手换右手,拥兵大佬无力威胁和挑战皇权。

到了玄宗朝,府兵彻底崩溃了,南衙十六卫对中央禁军的制衡一下子就失去了,中央帝国赖以维持稳定的平衡就失去了。宰相集团也失去了对南衙府兵的节制权,这一最大的武器。在这层背景下,玄宗皇帝对于宰相尤其是首相的各种权利那是一再扩张,目的就是希冀保持平衡,可是没有了军队这个最大的武器,宰相其他权利再强,在当时的背景下,又如何抗衡禁军呢?尤其是玄宗自己就是靠禁军起家,让老爸退休的。他如何面对皇子们对禁军的控制呢?于是,玄宗皇帝就越来越削弱禁军的权利,他不仅把自己居住和办公的地点,迁到大明宫,降低禁军的作用,把太子赶出东宫,把王子们封禁在十王府,更是一再的坐视中央禁军的不断缩减、腐化。不断把原来由豪门功勋后代和府兵之精选者组成的禁军,越来越充填各种从京城色役(可以理解为国有企业吃大锅饭的人)里招募的市井之徒,坐视禁军越来越演变为仪仗队。

结合278楼的介绍,就可以看到边军在急剧庞大,中央禁军在急剧衰弱,唐帝国就迅速变成了外重内轻,玄宗皇帝由此开始了刀尖上跳舞的平衡游戏。然而,结果大家都看到了,安史之乱宣告了,玄宗皇帝这种轻视禁军,把中央直属部队整成了毫无战斗能力的仪仗队的玩法,是行不通的。唐帝国也第一次面临拥兵大佬的直接威胁。随后,神策军组建了,帝国重新拥有了一支强大的禁军。然而,此时形式变了,再也没有当年由宰相集体节制,职责权利被分割得细腻异常的府兵了,帝国回不去了。怎么办?

泪痕春雨漫评晚唐历史??从安史之乱说起》小说在线阅读_第27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泪痕春雨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泪痕春雨漫评晚唐历史??从安史之乱说起第27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