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连载447

最后的机会?

——代号“小土星”

于是,战斗再次打成了僵局。尽管苏联的文献资料狂吹马利诺夫斯基同志居功至伟,说他“在险恶的战斗中,成功地阻止了顿河集团军群的进攻……”。但事实上,在接下来的36个小时里,由于缺乏汽油,马利诺夫斯基同志什么也干不了。“米什科瓦河桥头堡”仍然被德军牢牢控制。

可是,曼斯坦因不可能坚守这个桥头堡太长时间。当进攻在距斯大林格勒40公里处陷于停顿时,所有人都很快认识到,这次进攻就算到此为止了(除非有新的增援部队达到)。只有希特勒不以为然,他告诉蔡茨勒,“德军肯定还会继续前进的”,因为他相信曼斯坦因。实际上,德军没有再前进一步。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冬季风暴”的失败。只有40公里呐!!照理说,保卢斯应该积极配合,里应外合才是。

但问题是,他为何没有这样做呢?据德国人自己的说法,第六集团军确实准备了一支由胡贝将军(第14装甲军军长)指挥的突围部队以配合“冬季风暴”行动。这支部队拥有70辆坦克,全是身经百战的老兵。但是,他们的燃料情况十分令人不满——空运效率太差,致使这支装甲部队拥有的燃料只够开20公里。这意味着霍特的部队必须打到布西诺夫卡村附近的高地。只有这样,保卢斯才肯突围。(这也是为什么保卢斯强调救援部队在接近20公里时,才开始突围的原因所在)

有些人肯定会说了,看吧,保卢斯还是优柔寡断。就算只能走20公里,也要试一试嘛。但是持这种观点的人想过没有,剩下的20公里怎么办?

安东尼比弗在他的著作中一针见血地指出,如果没有坦克掩护,他写道:“俄国人将会像猎兔一般地打死冻得半死的士兵”。因为第六集团军的士兵虚弱得根本无法徒步穿越雪地,更不用说冻得硬邦邦的冰层了——况且还要背上沉重的武器和弹药。

因此,第六集团军司令部估计,考虑到重新系统地整编、从其他防线上逐渐撤下部队,以及采取必要的策略来迷惑敌人,大约需要5天的时间,第六集团军才能实施代号“雷鸣”的突围行动。此外,还需要空运大约1000吨的粮食和燃料。人们总说保卢斯怎么怎么,却独独忘了此时的曼斯坦因也很犹豫不决,他所撰写的回忆录矛盾重重,甚至有些无法自圆其说。在12月19日—22日这命运攸关的几天里,保卢斯日益感受到上面没有及时把正在发生的实情告诉他们。曼施泰因只是通过他的参谋长通知他,“整个形势没有变化……”

12月19日,保卢斯询问他是否可以开始为“雷鸣”作准备时,曼斯坦因的回答就更加模棱两可了——他只简短地答复道:“等今晚联系再说……”12月23日,保卢斯再度询问“可否开始突围时”,曼斯坦因回答说,“今天我不能把全部权力给你,但我希望明天能作出决定。”

总而言之,我们完全可以更加“不怀好意”地去揣摩曼斯坦因的心理,得出的结论是:他不敢承担责任,于是把决定权抛给了保卢斯。

但是了解保卢斯的人都知道,以他的性格和特点,怎么敢违背元首和曼斯坦因的意志而擅自行动呢?值得指出的是,至始至终,希特勒都是反对突围的。他的想法乐观而又不切合实际。即:打通走廊后,物资源源不断流向第六集团军,坚持斯大林格勒桥头堡到来年开春。那个所谓的“雷鸣”突围,不过是顿河集团军群暗地里计划出来的产物(希特勒知道此事估计曼斯坦因要掉脑袋)。换句话说,突围成功了,一切好商量,希特勒也许会宽恕他们。一旦突围失败,希特勒会饶过他吗?曼斯坦因在回忆录中的一句话完全值得引起我们的注意,他这样写道:“我要救出的是一个完整的第六集团军,而不是一个残渣!”

当然了,曼斯坦因马上就会意识到,不突围,其实也有不突围的好处(多亏保卢斯没突围!)——就在两军相聚40公里,而无法汇合的时候。苏联的“小土星”行动正式拉开帷幕。

1942年12月16日,在遥远的南方,沉寂已久的红军西南方面军的3个集团军,在350辆坦克的掩护下,扑向由意大利盟军掩护的狭长防区,同时猛烈打击齐尔河沿岸的第48装甲军。苏军大批坦克和步兵部队冲入意军防线,打开了一个150公里宽的突破口,并通过这个突破口,迅速向南面的罗斯托夫推进。意大利人怎么会是俄国人的对手呢?他们鼓起勇气打了两天,崩溃了……22万意大利官兵仓皇溃逃,将顿河集团军群的翼侧完全暴露在苏军面前。

至此,一切营救行动都是枉然了…随着三支苏军部队对顿河集团军群后方的进攻,“小土星”行动已彻底撕碎了轴心国的南俄战线。曼斯坦因完全清楚(尽管他的良心备受煎熬),第六集团军已经完蛋了。现在的问题已不再是能不能拯救第六集团军了,而是自救。据曼斯坦因估计,红军用以围困第六集团军的有90个大单位(也就是罗科索夫斯基的顿河方面军:合计49个师)。假使第6集团军突围或者投降,那么这49个师就会像潮水一样被释放出来。届时,顿河集团军群和整个南翼的处境将不堪设想。如果真这样,完蛋的不仅仅是第六集团军这么简单了:顿河集团军群、包括深入高加索地区的德国“a集团军群”就将整个被包围。

所以,第六集团军更不能突围了。他应该牺牲自己,挽救别人。为争取而后的胜利奠定基础。空军上将里希特霍芬的言论一针见血,他说:“对第六集团军而言,这意味着抛弃和谋杀”——她是一个被曼斯坦因出卖的集团军。

细说二战战史——欧洲战场》小说在线阅读_第250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万国咸宁天下平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细说二战战史——欧洲战场第250章

书籍
上一章
250/250
下一章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