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连载417

立即开辟第二战场!

当然了,斯大林同志是没有错的。他不是人,而是半神。所以他永远伟大、光荣、正确!没有经历过大清洗时代的人是无法理解这种感受的。发生于1937年的苏联大清洗开创了人类历史上不曾有过的先例:一个政党将自己一半的成员逮捕;一个政权将自己多数的中央领导人处决;一支军队的军官团在和平时期几乎被全部消灭……而这些,全是斯大林一手酿成的。

当惨剧发生后(无论在军事还是政治上),斯大林总是拼命找替罪羊,以洗脱自己的干系;如若战役取得成功,则属他功劳最大,是伟大领袖劳苦功高、教导有方……领导着苏维埃俄国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总之,错误都是人家的,胜利则必属于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

这一次,也不例外。

斯大林当然不会承认自己的过错。而是将赫鲁晓夫紧急召回,询问此次惨败的缘由——据说赫鲁晓夫都差点尿裤子了。

为什么不传唤铁木辛哥?他才是西南片区最高军事领导人;为什么不传唤巴格拉米扬?!进攻计划是他拟定的……赫鲁晓夫写好遗书,登上了前往莫斯科的飞机。此时此刻,他的心情一半是恐惧一半是迷惘。

赫鲁晓夫同志在回忆录中激动地写道:“他们没有传唤方面军司令员铁木辛哥,而是把我叫去。你可以想象,我的心情是如何压抑,我几乎描绘不出当时的心情是何等沮丧。我们损失了数万人,更重要的是我们失去了那个赖以生存的希望,失去了我们能够在1942年扭转乾坤的希望……哈尔科夫反击战遭到失败已经够难过了,而更难过的是,好像要我个人为此承担一切责任!对斯大林来说,要他同意我们停止进攻是对的,不就意味着承认他是错误的吗?他绝不具备那样高尚的品德……为了避免承担责任,他是不择手段的”。(值得一提的是,当斯大林格勒惨剧发生后,希特勒勇于负责,而不是像斯大林那样去寻找一个赎罪的羔羊。他当着所有高级将领的面说:“此次战役的失利全是我个人错误所致,与诸位无关”。)看看,同样是独裁者,但独裁者与独裁者之间差距咋就这么大呢?

正是怀着这种忐忑不安的心情,赫鲁晓夫回到了克里姆林宫。可是斯大林竟没有逮捕他,甚至没有批评他。这反而加深了他的不安,赫鲁晓夫曾不止一次看见有人因犯错误被斯大林呵斥得晕死过去,要副官拖出去用冷水浇醒。没有人知道自己下一刻是被发配到西伯利亚呢,还是被关进集中营。这一切的一切,都隐藏在斯大林那张深不可测的面具后面。

赫鲁晓夫在克里姆林宫住了很多天,整日不是吃饭就是睡觉,屁事儿没有。久而久之,他开始暗自庆幸,是不是斯大林把这茬儿忘了?结果有一天斯大林把他招进办公室,问他:“德国人宣布,俘虏了我们20万人。他们说得是实话吗?”

赫鲁晓夫回答:“他们没有说谎,那个数字差不多,也许还要多一些……”

这个时候,赫鲁晓夫看到了从未有过——甚至想都未曾想过的一幕——斯大林苦闷着头,似乎是在自责,“他的内心备受煎熬,想说什么,却欲言又止……”此次事件对斯大林的冲击是如此巨大。打那以后,斯大林估计也意识到了自己在军事方面是个门外汉,很多时候都肯听部下的意见了。

也是这一次,斯大林竟一反常态,以罕见的坦率承认了苏联在夏季攻势中遭到惨败。他在指出德军有生力量、火炮和航空兵占有巨大优势的同时,宣布被俘7万人,阵亡5000人。该数字虽被压缩了好几倍,但俄国人公开承认失败还是破天荒的首次——以前无论败得多惨也要充胖子说“打了大胜仗”,或者干脆封锁消息。连德国人都非常惊讶,俄国人今年怎么突然变诚实了??

然而,斯大林承认失败是有政治目地的。最主要因素自然是为了呼吁西方国家“立即开辟第二战场”。斯大林认为,越是把苏联描绘得黯淡无光,才能激起西方国家的同情。5月中旬,苏联外交部长米哈伊洛维奇·莫洛托夫突然造访伦敦,大谈开辟第二战场的重要性——这早已不是什么新鲜问题了。莫洛托夫一会儿提出派25~30个师到俄国去,一会儿又不顾一切地呼吁第二战场,令人眼花缭乱。丘吉尔在回忆录中写道:“俄国人丝毫不明了一支大军在敌人防御坚固的海岸上登陆的性质……” 他们认为,登陆是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无非是把几十万人从海峡一边摆渡到另外一边罢了。

最大的讽刺还是来自斯大林本人。就在莫洛托夫冒着相当危险飞回国的同时,德国的夏季攻势正式拉开帷幕。哈尔科夫的胜利使元首备受鼓舞,为了迷惑苏联最高统帅部,纳粹宣传部长戈培尔通过不同渠道故意向国外记者透露消息,宣称1942年的战略目标仍然是莫斯科本身。另外,中央集团军群总司令冯·克鲁格陆军元帅公开做出一副要大举进攻苏联首都的架势——甚至代号都拟好了。叫:“克里姆林宫”。

这一次,斯大林又信了……(不管你信还是不信,反正斯大林是信了!)他轻而易举的上了希特勒的当。并得出结论:敌人无疑是想越过哈尔科夫向北进犯莫斯科的!

可是就在这时,历史上的事件又重演了。6月19日,一名德国参谋部军官携带“蓝色计划”,也就是夏季攻势的文本飞赴前线。结果飞机迷航,被苏联防空火炮击落。一队德军侦察兵被迅速派往失事地点,寻找军官和他身上携带的文件。但俄国人抢先了一步——飞行员和军官的尸体都不见了,连纸片都没剩下一张!

很快,这一重要情报被呈递至斯大林案前。可是,斯大林竟不相信这是真的,而是德国人的伪造品。据说,他生气地将文件扔了一地,还把获得此文件的戈利科夫将军痛斥了一顿,骂他无脑。而希特勒在听到坠机事件之后也是愤怒不已,气得语无伦次——这和1940年发生在比利时的事件一模一样。很明显,他的将军并未从那次事件中汲取教训。如此重要的文件怎么能随身携带呢?又不是身份证。

这一次,希特勒决定来一个杀一儆百:施图梅特将军(第40装甲军军长)及其参谋长被立即撤职,移交军事法庭。连陆军元帅冯·博克也没逃过干系,挨了元首的一顿臭骂。后来,希特勒亲自签发一份新命令,作为他对此次事件后续的补充:“重大军事行动的保密特别重要,因为落入敌人之手,敌人就会将计就计,造成全局被动。哪个军官如稍有不慎或者不执行命令,我们的士兵就要付出血的代价!”

细说二战战史——欧洲战场》小说在线阅读_第232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万国咸宁天下平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细说二战战史——欧洲战场第232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