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390
神圣的战争——莫斯科保卫战(Ⅹ)
冰原血战
斯大林真这么做了。他任命老资格的布琼尼元帅为总司令,带领部队接受检阅。为了充分凸显此次阅兵的重要性,斯大林甚至做了最坏的打算。他指出:阅兵时如有德国轰炸机冲过空中防御进行轰炸,要迅速处理死者和伤员,但阅兵仪式必须进行下去!
1941年11月7日上午8时,莫斯科街头寒风凛冽,首都军民在飘着雪花的初冬雾气中,在红场举行了独具风格的阅兵式。布琼尼身着戎装,骑着一匹高头骏马奔入白雪皑皑的红场,向着列队的红军方阵驰去。随后,上万名红军将士走过列宁墓地,并向列宁墓行军礼,朝着德国入侵的方向进军——直接从红场开赴西部前线。
斯大林当然知道这个新闻短片的价值,也深知这对希特勒所发表的演讲有多大的驳斥性。“希特勒向全世界夸下海口,他即将占领莫斯科。而我们,却在莫斯科、在红场、在列宁墓前举行阅兵仪式。”斯大林来到会场,在人群的欢呼声中发表演讲,“既然德国想要一场毁灭性的歼灭战争,”斯大林咆哮道:“那好吧,他们一定会拥有一场这样的战争!我们的陆海空军将士、指挥员工作人员的任务,就是把侵入我们祖国领土的所有德国人、占领者——一个不剩地歼灭掉!”
也许是过于激动;也许是看到德军按兵不动,实在是寂寞难耐啊……斯大林同志又开始想入非非起来。阅兵仪式结束不到5天,他亲自打电话到西方方面军司令部,要求朱可夫立即转入反攻。与此同时,他向朱可夫提供了一支约10万人的部队(其中包括300辆坦克和2000门火炮)。
朱可夫简直不敢相信,他觉得,斯大林同志简直疯了!因为此时路面已经霜冻,德国突击集团眼看就要转入进攻了!在这个节骨眼上反击,不是自寻死路吗?主帅无能,害死三军啊……
然而,斯大林十分固执,他秉承了自己一贯好大喜功的个性,拼了命地要求无论如何也在德军进攻之前来一个先声夺人的反击。当朱可夫抱怨自己根本无力发动这样的反击时,斯大林怒斥道:“你方面军有6个集团军,难道这还少吗?”
朱可夫解释说:“但是,西方方面军的整个战线拉得太长,加上弯曲部长达600多公里,预备队少得可怜……”
斯大林对着电话筒吼道:“关于反突击问题已经决定了,你执行命令吧”——朱可夫连多解释一句的权利都没有,因为电话线断了——斯大林挂断了电话。
朱可夫后来写道,这次谈话使他十分沮丧,这并不是因为斯大林没有考虑他的意见,而是“将士们誓死要保卫的莫斯科处在极大的危险之中,而我们却奉命把最后的预备队投入到一场毫无希望的反击中……要是把预备队全部消耗掉了,等到德军发动进攻时,我们拿什么来保卫莫斯科呢?
更可笑的是,大约在15分钟后,西方方面军军事委员会委员尼古拉·布尔加宁垂头丧气地走进朱可夫的办公室,他抗议说:这次我受到了最高统帅的严厉斥责。斯大林对我说;‘你和朱可夫都骄傲了。但我们将设法约束你们!’他坚持要我来找你,立刻组织反突击”。
纵使霸气外露的朱可夫同志,也被这个莫须有的罪名吓得胆战心惊。10月15日,也就是德军计划发动进攻的同一天,苏军在整条战线上发动了大规模的反击。
不出朱可夫所料,这些主要由骑兵实施的反突击,最后都失败了。在距莫斯科129公里的沃洛科拉姆斯克地区,罗科索夫斯基指挥的蒙古第44骑兵师(共计4000名蒙古骑手)他们像成吉思汗时代那样,挥着马刀,纵马驰骋,一头撞在了德军第106步兵师的阵地上。结果当德军的机枪开火时,进攻的苏军一排排地倒下去,后面的人全然不顾,越过堆积如山的人跟马的尸体继续冲锋。
但是,这些并不成功的进攻也使得德国人筋疲力尽。因为苏军的进攻方式是如此生硬,场面又很宏大,德国机枪手们几乎打光了所有子丨弹丨才止住了蒙古骑手的血肉洪潮。美国上校大卫·格兰兹后来在他的二战史中写道:“结果,在德军猛烈的交叉火力下,第44骑兵师战死了2000人,被迫溃退下来,而德军第106师没有损失一兵一卒!”唯一值得可惜的就是浪费了大量珍贵机枪子丨弹丨。
与此同时,罗科索夫斯基下辖第58坦克师(这个师刚刚从远东调来),在没有做好任何战斗准备的情况下,向德军阵地发起了同样近乎疯狂的进攻。结果全军覆没——损失了139辆T-26轻型坦克和30%的作战人员,而德军阵地几乎纹丝未动。这还是罗科索夫斯基如此优秀将领打出来的成绩!其他集团军的战果就可想而知了。在整条战线上,苏军仅仅向前推进了3~4公里,就再也无法动弹了。
11月17日,朱可夫被迫放弃了这些毫无意义的反突击,命令各师返回出发阵地,就地转入防御(唯一值得吹嘘的战果就是使德军的攻势延后了两天)。
然而德军根本不给他以任何喘息的机会。17日同一天,德军中央集群的51个师,其中含13个坦克师和7个摩托化师,在沿着600公里长的战线向筋疲力尽的西方方面军铺天盖地压了过来。
莫斯科最后的决战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