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第三本《二战秘史——十字军的东征》写至这里算是完结了。由于出版社催稿,正努力改稿中……从现在开始的内容为第4部:《失去的胜利》 具体内容包括:莫斯科战役、轴心国对美宣战、苏军全线大反攻、克里木半岛战役,苏、德1942年夏季攻势,北非战役。

好了,闲话少说,开始吧!

~~~~~~~~~~~~~~~~~~~~~~~~~~~~~~~~~~~~~~~~~~~~~~~~~~~~~~~~~~~~~~~

《失去的胜利》

连载378

最后的闪击——“代号,台风”

这一次,德国人的情报工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给力了。据他们估计,苏军在莫斯科方向部署的是铁木辛哥西方方面军的7个集团军(铁木辛哥到南线后改由伊凡 科涅夫中将接任司令员一职);在它的南面是叶廖缅科的布良斯克方面军(下辖两个集团军);而他们后面,还有一个预备队方面军,司令员是谢苗 米哈伊洛维奇 布琼尼。在师的数量上,苏军拥有绝对优势——95个,比德国中央集团军群多出25个师。不过,苏军师平均人员只有7500人,因此双方大致算得上势均力敌。

然而,德国的情报工作百密仍有一疏。那就是他们没能侦查到一个专门保卫莫斯科的方面军。它是由第32、33和34集团军组建起来的,指挥员为莫斯科军区司令阿尔捷米耶夫大将。

尽管拥有如此庞大的军队,斯大林还是放心不下。他显然意识到这是决定苏维埃俄国生死命运的最后决战,也意识到了盟友的重要性。当罗斯福总统的秘密使者哈里 霍普金斯来访时,斯大林将德国坦克师和摩托化师数量夸张成了70个,步兵师更是不计其数。但他同时表示,德国全国都闹着饥荒,人民随时有可能爆发起义……希特勒在过去的4个月内损失了450万名士兵,他们的人力就要耗竭殆尽了!

因此,他强烈呼吁美国参战——给予希特勒分子最后一击。他甚至还说,“欢迎美国派兵到苏联来”。这当然是不可思议的幻想,甚至有点儿拖人下水的味道,斯大林还以为美国总统跟他本人一样,拥有生杀予夺的无限权力。后来,斯大林又抱上了丘吉尔的大腿,大声疾呼要求英国“派20—25个师到苏联来……”

丘吉尔同样感到不可思议。在谈到物资援助和工业需求时,斯大林更是狮子大开口。他不仅伸手要东西,而且还要得理直气壮,咄咄逼人。因为斯大林愈来愈相信苏联是在为保卫英伦三岛而战。他本人更是大英帝国的救命恩人。在列出的长长清单中,援助物资不仅仅含有坦克、卡车和反坦克火炮。还包括有各种机床设备、发电机、整座整座的炼油工厂……听到这些要求后,西方国家的领导人都感到困惑不解,因为他们的专家断言,苏联的抵抗在最近四、五个星期之内就要彻底崩溃。怎么谈得上建设新工厂呢?甚至给俄国人武器都太冒险——因为极可能落入德国人手中。

但问题是,不给援助也是不行的……丘吉尔极其担心苏联政府因得不到西方国家的援助退出战争,转而投靠敌人。因此,向苏联提供援助必须谨慎从事。譬如:轮胎厂、发电站等大件不能提供,援助仅限于飞机、坦克等战术武器。同时,双方的情报实施共享。伦敦在9月上旬便警告莫斯科当局,德军下一步的战略目标正是莫斯科本身。

斯大林对这份情报是没有理由怀疑的,但仅凭他相信还远远不够,由于认为已是岁末,德军不可能再发动攻势,许多苏军高级将领对德军即将大举进攻的消息置若罔闻。

就是在这种时机下,“古德里安流氓”又开始做坏事了。

连载379

神圣的战争——莫斯科保卫战(Ⅰ)

第二装甲集群在东线一系列的胜利使古德里安的个人声望达到了顶点。现在,他又得到个很拉风新头衔,叫:“迅捷的海因茨”。此时此刻,站在事业巅峰的古德里安怎么也不会想到,莫斯科战役将是埋葬他军事生涯的最后一战了。

海因茨同学不仅打战快,休整部队的速度甚至更快。按希特勒亲自签署的命令,“台风”刮起的时间为10月2日。但“大战略家”实在等不及了,他的大斧早已饥渴难耐……在9月23日斯摩棱斯克召开的集团军群会议上,古德里安大将牛气冲天地表示他用不着等到10月2日,9月30日便可以发起进攻了!

众人纷纷侧目,都感到不可思议。因为第二装甲集群此时远在南方,被困在基辅地区的残敌尚未被消灭。换言之,打完基辅战役就必须马不停蹄的北上,没有一天休息时间。

古德里安非常固执,他顽强地表示,“部队完全用不着休息”。因为第二装甲集群进攻地域没有良好的公路,如果等到10月2日大家一起上,他就赶不上进入莫斯科的末班车了。

的确,古德里安说得倒也没错。由于俄国冬天众所周知的恶劣气候,发动和完成“台风”注定成了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竞赛,用于作战的好天气最多还有四周。中央集群总司令冯 博克当场批准了古德里安的方案,“台风”计划也随即做了个小改动:霍特第3装甲集群与赫普纳的第4装甲集群(是从列宁格勒战区调来的)进攻日期照旧,而古德里安的进攻日期提前2天,定为9月30日

9月26日,基辅会战顺利结束了,古德里安压根没机会去清点抓了多少俘虏,便匆匆北上,返回斯摩棱斯克地区。与它同行的还有来自乌克兰的魏克斯第2集团军。①疲惫不堪的士兵们倒在车上昏昏欲睡,步兵们则骑上自行车或完全步行往北急赶。沿途上他们不断遭到那些从基辅合围圈中跑出来的苏军溃兵袭击,因为苏军把他们当做是前来围剿的部队。双方常常莫名其妙的撞在一起,然后乱打一气。为了摆脱这些战斗,第二装甲集群花了很多功夫,但苏军还是源源不断的在突围,有些估计是迷路的溃兵甚至跑到斯摩棱斯克州的罗斯拉夫尔地域,亲眼目睹了德军为进攻莫斯科在这个地区集结的庞大军队。

俄国人也许还会奇怪,为毛德国鬼子都是面朝东方,屁股对着我们呢??

无论怎样,由于西南方面军溃兵的不断骚扰……第二装甲集群返回斯摩棱斯克地区集结的行动泡汤了。由于进攻日期逐渐临近。古德里安第二装甲集群不得不改由格卢霍夫地区转向西北,也就是莫斯科以南的奥廖尔——图拉这条远离中央集群轴线的位置发起进攻。②他的右翼作为向莫斯科进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将绕过叶廖缅科的布良斯克方面军,楔入其深远的后方,将这个只有两个集团军构成的袖珍方面军一口吃掉。

一脸坏笑的海因茨。古德里安装甲集群共计三个装甲军和两个步兵军,他虽然接手了来自南方集群的第48装甲军,但作为交换,他又将第46装甲军,连同党卫军帝国师和大德意志步兵团交给了赫普纳上将的第4装甲集群。

“虔诚的天主教徒”冯 魏克斯上将指挥第2集团军与古德里安一同行动,该集团军参加完希腊战役后东调时间较晚,固至今未参加过东线的任何主要攻势。主要负责跟在中央集群后面打酱油~~~

布良斯克方面军司令员,吹牛大王叶廖缅科。天咯。他的勋章哟,可以砸死人了

细说二战战史——欧洲战场》小说在线阅读_第201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万国咸宁天下平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细说二战战史——欧洲战场第201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