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连载374

船长与船一同下沉

西南方面军司令部确实离开了戈罗季希村,不过他们的目标不是与巴格拉米扬会合,而是向西前进。为了便于机动灵活,司令部被分成了两个梯队,基尔波诺斯率领的梯队共计1100人,其中包括800名军官。仍然跟随他在一起的有:军事委员会委员布尔米斯坚科、师级政委级雷科夫、方面军参谋长图皮科夫、第5集团军司令员波塔波夫、第5集团军参谋长皮萨列夫斯基,兽医主任佩尼翁日科,以及方面军作战处副主任格列博夫。

总之,整个方面军的“大脑”都在这里了。光是少将军衔的就超过了10人以上!我想说的是……难道基尔波诺斯真不怕被敌人一锅烩全端掉吗?

9月20日凌晨,为了躲避德军空袭,他们一行人在洛赫维察西南约15公里的树林里停下来休息。当地人称这片森林叫作舒梅伊科沃——谁也没有料到,这片毫不起眼的小树林将会是他们的埋骨之地。

虽说没有走出包围圈,但军官们可高调了——似乎忘记了是在打战。一听基尔波诺斯宣布要做长时间休整,他们便纷纷带上副官,跑去敲附近老乡家的门——煮茶叶吃的,讨要食物的,或者干脆躺下睡觉的,搞得是不亦乐乎。这样一来,部队的行踪就暴露了。

由于遭到当地人的告密,上午10时左右,德军从洛赫维察方向开来了约20辆坐满了士兵的汽车,伴随这批士兵而来的还有隶属于德国第3装甲师的10辆坦克。说来也是有趣,这10辆坦克恰恰是莫德尔将军最后的家底了……却不偏不倚,正好将红军总司令部堵了个正着。他们在树林东北和东面大约三公里的地方停了下来。20分钟后,德军占开阵型,发动了第一次进攻,从三个方向对小树林实施冲击。2门部署在树林外侧的苏军反坦克炮和6辆装甲车先后被德军击毁,多亏当地沼泽密布,坦克不敢贸然进入。德国人先后派步兵突击了4次,却都被打了回来。在舒梅伊科沃这片不足1平方公里的森林中,西南方面军进行了它最后、也是最可歌可泣的战斗。

眼见德军坦克无法上前,方面军军事委员会委员、师级政委雷科夫将军便以为敌人坦克可能是没有汽油或者没弹药了。他决定对敌人发动一次反击,以便突围而出。下午1时左右,雷科夫召集所有战士全部集结在树林东部边缘,基尔波诺斯也站在人群中指挥官兵们冲锋,在没有任何重型武器掩护的情况下,红军将士们紧握着刺刀和手榴弹高喊着口号从林中冲了出来,他们一边冲锋一边射击,却被德军密集的机枪子丨弹丨扫倒了一大片,基尔波诺斯腿部中枪,副官把他抬到一记清泉旁洗涤伤口。随后,被炮弹震晕死过去的波塔波夫少将也被人抬到了这里。

(2)

随着局势急转直下,红军指挥官之间的分歧产生了。方面军参谋长图皮科夫将军认为应当等到夜间再行突围,因为这样成功几率更大;而基尔波诺斯则更倾向于再发动一次冲锋。他询问方面军作战处副主任格列博夫夫中校,“是否应该从另一个方向再冲一次?”因为运气好的话或许能找到敌人战线上的薄弱点。正在说话间,德军再度逼近树林,将苏军压缩至一片深度约25米的山沟中,红军将士就趴在土坡上,或躲进灌木丛里拼命抵抗,双方激烈对射持续了整整一个下午,德军还是攻不进来。

眼见这股苏军如此顽强,一时半会儿也消灭不掉。下午6点30分左右,德军又调来迫击炮轰击树林,一枚迫击炮弹正好落在离基尔波诺斯不到4米远的地方,当时大家都在说话,讨论具体突围方案——甚至未注意到将军已经中弹了。当司令员副官格列尼少校扑过去的时候,基尔波诺斯已经无法说话了—— 一个弹片击穿他的钢盔打进了左脑,另一个弹片穿进了他的左胸。

毫无疑问,伤口是致命的……不到两分钟,基尔波诺斯就阵亡了。这个变故实在太快,在场的人都感到十分震惊。格列尼少校痛哭着取下了将军的军衔标记、苏联英雄的金质勋章(为防止德军识辨出身份),然后将遗体就地埋葬在山沟底部的一个小凹孔里。

现在,方面军总参谋长图皮科夫少将接过了指挥权。那些重伤员——包括无法行走的人员不得不留下来。夜幕降临之后,军事委员会委员布尔米斯坚科组织起残余的苏军将士,再次向德军发起冲锋。遗憾的是,这次冲锋还是失败了。德军包围圈的密度显然要比他们想象中的要牢固。布尔米斯坚科心灰意冷——销毁了他随身携带的所有文件后,钻进一个灌木丛,躺下睡觉了。据他的警卫员后来追述,当第二天清晨他们走近布尔米斯坚科睡觉的那个草丛时,他已经不在里面了。没有人知道他是在战斗中牺牲,还是在绝望中自杀。事后,布尔米斯坚的老友赫鲁晓夫花了几个月时间调查他的下落,结果还是一无所获,甚至连遗体也没有找到。

至9月20日深夜,由于突围无望,剩下的苏军也自行解体了。人们开始自发结伴突围。参谋长图皮科夫少将带领的亲信警卫团官兵,这批人员大约有近百人,他们借助夜色掩护,不放一枪地突然扑向敌人,直到将刺刀顶在德国人的胸膛上,等德军清醒过来时,他们已经杀出了一条血路。这批人中有几十人回到了苏军队伍中,其中就有作战处副主任列博夫夫中校——图皮科夫少将却在突围中身中数弹阵亡。

有趣的是,关于西南方面军司令部的覆灭。后来却被苏联文学家加工演绎得疑云重重,五十年代有些作家不但编造基尔波诺斯自杀身亡的细节,甚至还说将军在最后关头也没有退却,而是带领指挥部义无返顾地冲出重围,杀回了基辅,并在保卫这座城市的最后战斗中英勇牺牲。诚然,基尔波诺斯死得太不值,他带着司令部在洛赫维察地域转悠了两天,却总是不肯对德军战线做最后一击。而那位巴格拉米扬上校却是一个极其的幸运儿,他后来承认,当听说司令部已经向西转移的时候,他第一反应是充满疑惑——甚至是莫名其妙的。

莫非司令员疯,明知道洛赫维察去不得,却偏偏往里面钻?

接下来,他便领着那支小小的先遣队加紧了向东赶路,利用几条小船渡过了普肖尔河,并在当地居民指引下穿过沼泽,于21日黎明时分与接应的苏军顺利会师—— 一路上没遇到哪怕一点儿阻碍。

但是,他一直没搞明白司令员为什么要丢下他自个儿跑路,打听了好几天也没有等到司令部突围而出的任何消息,他问过很多成功突围的战士,可是没有人知道司令员去了哪里,甚至连铁木辛哥也不知道基尔波诺斯和他的司令部的确切消息。因为,他派去潜伏进包围圈的三个通讯兵也在途中失踪了。一直到很久之后,巴格拉米扬才终于遇见了和基尔波诺斯一起转移的作战处副主任格列博夫中校。他问格列博夫: “当初司令部为什么在戈罗季希村迟迟不动,而且没有跟随我的队伍一同前进?”

格列博夫十分惊愕地看了他一眼,甚至比巴格拉米扬还要吃惊地答道:“难道基尔波诺斯没告诉你?!他只是想用您的队伍实施佯攻,把敌人注意力引开吗?

巴格拉米扬:。。。。。。。。。。。。。。。。。。。。。。

后来在基尔波诺斯上将牺牲地建立的纪念雕像,一尊手持钢枪的苏联战士守护着一块黑色的大理石碑。上书——1941.9.20 西南方面军司令员M.P.基尔波诺斯上将在此牺牲。

不知什么原因,笔者在很小的时候就对这段历史相当感兴趣。真是感慨万千。楼上朋友说得好,基尔波诺斯之死和巴格拉米扬的命运说明了生命无常。这是将军生前用过的军服

1943年7月,苏军解放了乌克兰,当时的幸存者扎哈多夫斯基将军在苏联内务人民委员部及当地军政要员的带领下指认了基尔波诺斯将军埋葬地,将军的遗体被挖掘出来,经医生检验无误后,当地政府为其举行了庄严郑重的葬礼。(基尔波诺斯将军的遗体后又被改葬在基辅的无名烈士墓)这是竖立在舒梅伊科沃小树林里的苏军阵亡将士墓。

细说二战战史——欧洲战场》小说在线阅读_第197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万国咸宁天下平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细说二战战史——欧洲战场第197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