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366
南下乌克兰(Ⅲ)——拉开序幕
8月14日,叶廖缅科中将终于获得他梦寐以求的荣耀——方面军司令员。
起初,这个所谓的布良斯克方面军编有两个集团军(第50、第13集团军)。但是,在了解了叶廖缅科兵力捉襟见肘之后,斯大林又毫不吝啬地派来了更多的部队——8月24日,斯大林用直通电话询问叶廖缅科:“是否应该解散中央方面军,将第3集团军与第21集团军合并,并将合并后的第21集团军转交您指挥?”
一听竟有这等好事,叶廖缅科坚决地回答说:“同意!鉴于我打算粉碎——并且必将粉碎古德里安,所以请将南部方向的所有部队都交我吧……”
就这样,在斯摩棱斯克会战中被打残的原中央方面军被撤编,其所辖第21、第3集团军一股脑的交给了叶廖缅科。原中央方面军司令员叶夫列莫夫将军成了叶廖缅科的副手。
那么,吹牛大王叶廖缅科同志的任务是什么呢?很明确的——拱卫莫斯科侧翼,“消灭古德里安流氓”。斯大林说了,一旦抓住古德里安,立刻扭送莫斯科,他要亲眼看见这个法西斯狂徒被绞死的模样。最后,最高统帅部提醒叶廖缅科,“古德里安极有可能攻打莫斯科……”据华西列夫斯基将军追述,在说完此话之后,斯大林突然陷入沉思——他想起了朱可夫的忠告。朱可夫这人虽然狂妄不羁,但他的话总是有点儿道理的……于是斯大林又加上一句,“尽管古德里安向西南方面军侧翼实施突击的可能性不大,但提防这一点总是应当的……”因此,布良斯克方面军务必在最近几天粉碎古德里安集群主力!
这一次,朱可夫的预言成真了……就在斯大林想入非非,认为德军南下的概率微乎其微的时候,古德里安第二装甲集群挥戈南下!一场围绕着基辅地域的苏德大战已经在所难免了。
由于人为因素,古德里安集群的实力虽然大不如前①。但他的攻势仍然锐不可挡。德军先头部队很快插入波塔波夫5集团军各师后方。现在好了,所有希望都寄托在叶廖缅科身上了。既然领袖寄予了如此厚望,并派出了如此多的部队,你叶廖缅科同志怎么也得好好表现一番吧。可是在他的指挥下,布良斯克方面军以三个集团军的优势兵力,对古德里安左翼的突击仅仅前进了十几公里就停滞了,唯一值得吹嘘的战果就是“牵制住了古德里安第47摩托化军的部分兵力”。而古德里安另一只快速装甲部队——第24摩托化军,则继续向西南方面军的纵深猛插。
叶廖缅科确实已经尽力了……在那段时间里,他几天几夜没合眼,亲赴一线指挥战斗,并在几个集团军司令部中间窜来窜去。他后来气鼓鼓地告诉赫鲁晓夫,不是兄弟我无能呐,是手下那群草包太不争气了。他又解释说,局势很严峻呀……可是当我赶到第13集团军司令部时,军事委员会成员却在那里下象棋。叶廖缅科开足马力,挥起老拳打在了其中一名象棋爱好者脸上。他一边打,一边骂,字眼里全是“懦夫”, “叛国者”等词汇,并扬言要枪毙他。挨打的那人表示,你可以枪毙我,但是你没有权力侮辱一名共产党员的人格。当时,叶廖缅科拔出了毛瑟枪——多亏副手叶夫列莫夫拼命拦住,没让他开枪。
就这样,叶廖缅科脾气粗暴、拳打下级的性格出名了。可是无论他如何竭尽全力地鞭策下属,也无法阻挡古德里安南下的步伐。
事已至此,总参谋部显然意识到了叶廖缅科的保证太草率、太没含金量。连一向对斯大林服服帖帖的沙波什尼科夫元帅(接任朱可夫的陆军总参谋长),也建议把西南方面军撤至第聂伯河左岸。
斯大林仍然不同意——非但不同意,他还要求把已撤到顿涅茨地区的物质运回乌克兰,源源不断地将更多的预备队调往基辅地区,以示破釜沉舟之决心。他坚信,叶廖缅科即使不能粉碎古德里安第二装甲集群,至少也能守住杰斯纳河防线。
连载367
受阻杰斯纳河
杰斯纳河是第聂伯河的一条支流,乌克兰语“右手”的意思。该河源出叶利尼亚城附近的沼泽区,经布良斯克州,向南流入乌克兰,最后注入基辅的卡涅夫水库。
斯大林认为,杰斯纳河拱卫着西南方面军的右翼,是古德里安南下的天然屏障。为了守住这道天堑,斯大林下令组建一个崭新的集团军——第40集团军。其下辖有第2空降军,第135、293步兵师和第10坦克师。司令员为彼得罗维奇 波德拉斯少将。
名义上,第40集团军是一个崭新的集团军,但不过是说出来吓唬德国人的——或者说是斯大林自我安慰的一种方式。因为,第10坦克师仅有几十辆坦克,火炮不过百门。而该集团的步兵更是七拼八凑,不成建制。譬如:第293步兵师是由刚开到前线的补充兵员组建的;第135师原隶属波塔波夫第5集团军,它从边界开始就一直进行不间断的战斗,并不满员。可是现在,却要这两个师沿着杰斯纳河一线展开,防守一条长达125公里的战线。
8月28日,第40集团军刚刚进入杰斯纳河阵地,古德里安集群下辖第24摩托化军的先头部队就杀到了。在没有后援的情况下,苏军与优势敌人展开血战。德军曾两次试图强渡杰斯纳河,但两次都被击退。当时战况之惨烈,简直无法用言语来形容。为了保住东岸的桥头堡阵地,德军第10摩托化步兵师差不多拼光了全师的兵力——甚至将炊事班也送上了前线。尽管这样,德军的桥头堡阵地仍然在苏军第2空降军猛烈的反攻下被夷为平地,被迫退回杰斯纳河西岸转入防御。
到了这个时候,古德里安上将也无可奈何了。他麾下总共才两个摩托化军耶,却要面对叶廖缅科3个集团军来至侧翼的重压,又要从正面穿过第40集团军的防线……压力实在太大了。可笑的是,一直到1954年古德里安病逝,他也不知道斯大林竟然为了消灭他,特意组建了一个方面军、调来了4个集团军的重兵集群……他只是一个劲的奇怪,为什么我每天都要面对打不完的红军师呢?
古德里安上将的想法很单纯——打不过,就求援嘛。9月1日,他打电话到斯摩棱斯克附近的第46装甲军司令部,要求第46装甲军全部南下,增援第24军。古德里安相信,第46装甲军一旦全部就位,他一定能够渡过杰斯纳河,结束基辅会战。可是,他的通话记录却被陆军统帅部窃听去了。大家也许记得,古德里安同希特勒8月23日午夜那次充满争议的会谈。笔者曾在上文引用了古德里安的说法,古德里安说得很清楚,当时他是无法说服希特勒,才最终同意分兵南下的。但是博克和哈尔德却认为古德里安出尔反尔,背叛陆军——说好了说服元首,怎么能被元首说服呢?!故而伺机报复。
所以这一次,哈尔德宁愿让46装甲军无所事事地停在斯摩棱斯克晒太阳,也不愿交给古德里安指挥。甚至在古德里安攻势受阻后,也不愿将第46装甲军交出来。他就是要看古德里安的笑话——你不是支持希特勒南下吗?不给你第46装甲军我看你怎么南下!
可是这一次,不知好歹的古德里安竟敢亲自打电话去要。如此严重的越权行为马上引起了轩然大波。哈尔德义愤填膺,声称要解除古德里安的职务——他确实打算这么做了。在这个问题上,哈尔德真是挖空心思,不断给古德里安制造麻烦,誓要报复他支持希特勒南下分兵的一箭之仇。